來年再吃“團圓飯”

沒有比這更讓冀中能源華北醫療集團峰峰總醫院院感科主管護師張淑娟興奮的消息了——她組織培訓、負責安全管理的8名援鄂返邯醫護人員實現“零感染”!

3月26日,核酸複檢,他們全部呈陰性。在第一時間,張淑娟拿起電話,向遠在3000公里外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工作的丈夫苗飛報喜:“大家很快就可以回家與親人團聚了。”並淚目承諾“明年我一定陪你、陪家人好好吃一餐團圓飯”。

大年初二中午,張淑娟得知自己要參加援助武漢醫療隊的消息,時間緊迫,連午飯都沒來得及吃,她就開始收拾行囊。一旁的婆婆嘆息:“剛把兒子盼回來,兒媳婦卻走了。等兒媳婦再回來,兒子又該走了!”

對婆婆的“抱怨”,張淑娟很理解。丈夫苗飛2019年年初主動報名參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紀委監委幹部選調,當年8月成為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紀委監委幹部。臘月二十七,苗飛休假探親回到了邯鄲市峰峰礦區。而疫情期間,張淑娟的工作非常忙碌,在與丈夫相處的短暫日子裡還沒好好吃過一餐飯,就要奔赴武漢。

“如果把醫護人員到疫區緊急救援比作蹦極,那麼我們的作用就是那條安全紐帶。”張淑娟說。連續的高強度培訓,使她的嗓子都沙啞了。接受培訓的護士王瑞心疼地說:“張老師,您看著我們做就行,就不要再說話了。”但張淑娟知道,只有一遍遍地講解和操作,才能讓大家記得更清楚,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護所有人。當第一批醫護人員身穿防護服站在病區門口時,個別隊員因為緊張而全身發抖。見此情況,張淑娟帶頭走進病區和患者接觸,用自己的行動來消除大家的顧慮。

從住宿到院區,從工作到生活,任何一個環節的“短板”都不放過,她將找到的問題發到微信群,並一一傳達到每位醫護人員,還跟蹤抓好落實。問題詢查、流程規範、心理疏導……50多天裡,她每天僅休息5個多小時。

3月18日,張淑娟和其他河北支援湖北醫療隊首批隊員接到了返程通知,“快了,快了,馬上就可以看到丈夫了”,張淑娟歡欣不已。而此時,苗飛的探親假卻結束了,正驅車前往新疆……路上,苗飛錄了一段視頻給妻子:“從大年初二到春暖花開,你到武漢,已經50多天了。我們欠你一頓圓滿的團圓飯。等我明年回去,一定要好好彌補這個遺憾……”

(本報記者 耿建擴 陳元秋 本報通訊員 周金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