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寄生蟲》

韓國電影《寄生蟲》在各大電影節幾經撤檔,終於在流媒體上與觀眾見面了。這部電影榮獲第7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棕櫚獎,是韓國電影第一次獲得金棕櫚大獎的影片。這部電影調動了觀眾的胃口,同時也為當下暑期檔“無片可看”的影迷們提供了一種滿足。

《寄生蟲》和去年同樣廣受關注的影片《燃燒》一樣,注重剖析韓國社會的肌理,呈現韓國社會乃至全球所出現的階級固化以及階級對立的矛盾與困境。但在影片的表現方式上,這兩部電影不盡相同。

《寄生蟲》將敘事空間建構於一棟富人的別墅裡,在這棟別墅地下室中寄居著底層人,兩個階層共處,但相互隔絕。這種略帶魔幻色彩的設置也隱喻出一個社會的症候,即底層民眾蝸居在地下室裡,逼仄、壓抑;而上層階級可以擁有陽光和舒展。影片將這樣宏大的社會議題,縮小至一棟別墅裡進行敘事,強化了戲劇衝突性,也從一個橫截面上去呈現社會問題。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 作為韓國電影歷史上,首次獲得法國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有太多的光環。


  • 韓國票房人數突破千萬(基本十個人就有兩個看過)。


  • 香港票房,則是超越了《霸王別姬》,成為第一的金棕櫚影片票房冠軍


  • 在高票房的背後,口碑也不俗。豆瓣9.2,清一色五星好評。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這一切,都離不開導演奉俊昊。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 作為韓國的實力派導演,一副個性十足的外表之下,也證實了他的確才氣外露。


  • 《寄生蟲》是其對現實性表達最為強烈的一次。更是被稱為“
    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


  • 其實,這樣的創作風格,早在《殺人回憶》中,就展現的淋漓盡致。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 這是一部對人性慾望最深處探討的電影。


  • 奉俊昊以其慣用的類型片套路,將兩個毫無交集的社會階級,聯繫在了一起。


  • 樸家是窮人階級的代表,長期生活在陰暗潮溼的地下室。


  • 長子金奇友作為一個失業遊民,常常總想能夠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 為此,不惜偽造學歷。在其妹妹的幫助下,通過ps,5分鐘就搞到了一份錄取通知書。


  • 正所謂“實力不行,想法來補”。


  • 他所做的這些,都是希望能夠進入樸家當家教。


  • 而樸家則是富人階級的代表。一棟寬敞靚麗的別墅,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 隨處可見的陽光,寬敞精緻的客廳,這無不處處體現優渥的家境。


  • 作為富人,總想讓孩子從小就接受最好的教育,以便不落後於起跑線、


  • 請家教更是習以為常的事,金奇友則是通過關係,進入了樸家。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 《寄生蟲》作為一部黑色幽默喜劇,從片名就充滿了窒息般的壓抑


  • 兩個截然不同的家庭,一個是社會邊緣,窮困潦倒的窮人,一個是身處金字塔頂層,錦衣玉食的富人。


  • 而這次奉俊昊,則是卸下了社會階級的鐐銬,將兩個不同階級家庭進行了調換。


  • 從表面意義上看,是“鳩佔鵲巢”,但兩個家庭的背後,卻是慾望和人性的困境。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 在一次次的接觸之中,將人內心深處的慾望,刻畫的非常複雜。
  • 說到底,是因利益而連接


  • 如同去年金棕櫚獎得主《小偷家族》,一家人之間沒有血緣關係,卻其樂融融,表面看他們的關係是靠感情維繫。


  • 實際上,利益才是他們的連接點。


  • 這是對社會深層次的探討,因利益聚,最終必將因利益而分裂。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 顧名思義,在影片中,窮困潦倒,生活處處不如意,以折披薩飯盒,蹭WiFi,討工資的金家。


  • 從表面看,自從他們依附於樸家之後,是寄生蟲。


  • 一直以來的窮,讓其喪失自立的勇氣,不僅忍受著社會的處處不公平,更害怕自己再次變窮。


  • 所以,在金奇友以家庭教師的身份,入住之後,在其策劃之下,讓全家人都搬了進來。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 依靠的就是富人,唾手可得的利益。


  • 利益的背後是什麼?


  • 是生存,是權謀,更是人性的陰暗面。


  • 趕走司機,陷害女管家,這一切都是為了私利,去迫害他人。


  • 在富足的表皮之下,是早已掏空的軀殼。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 而這都是窮人想方設法的上位,以擺脫自己的階級出身。


  • 就如同,金家引以為傲的石頭,正充分的展現了其慾望,是對上流社會的渴望。


  • 也就是贈送者,口中的富貴添財。


  • 這也導致其,只能淪為慾望的奴隸,最後被它所壓垮。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 《寄生蟲》作為奉俊昊最驕傲的作品,最不得不提的是他慣用的反轉手段。
  • 眼皮底下的種種看不見,出人意料的發生。


  • 這樣的設定,可以說貫穿全片,不僅從細節處展現了這是兩個家庭鬥爭的故事,


  • 更表現了兩個階級的不同。


  • 平日裡習以為常的樓梯,


  • 在富人的世界裡,是一種上坡路,最形象的就是客廳裡的樓梯。


  • 臺階低矮,筆直向上。上樓梯不急不緩,更顯示了富人的一種優雅。


  • 而在窮人的世界裡,則是一個下坡路。地下室,隧道里。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 不僅曲折,而且又陡又窄,黑暗到看不清前面。


  • 這更能凸顯窮人的窘迫,為了回家不得不在黑夜裡摸索。


  • 除此之外,還有


  • 這個對於慾望最直觀的體現,同樣的動作戲,富人就比窮人更加的從容,全程有條不紊。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 而窮人,則是簡單的草草了事。


  • 還有啤酒


  • 在窮人一家,沒有進入公寓之前,喝的是最低廉,最便宜的發泡酒。


  • 直到進入之後,喝高檔啤酒,喝高價洋酒。


  • 這是兩個階級不同的品味,更是窮和富的不同價值觀。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 這也是窮人拼命想成為富人的原因,拼命往上爬,就是為了依附富人,改變自己的窘狀。


  • 窮人是寄生蟲,難道富人不是嗎?


  • 不,富人也是。他們依託的社會的階級制度。


  • 是一種對窮人另類壓榨,將社會的大部分財富都聚攏在其身邊。


  • 而“貧富差距”一直以來都是困擾的問題。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 前60分鐘,本片呈現出一種和諧幽默的基調。寄生蟲名字此刻說的正是基澤一家,附著於富人以獲取維持其生存的營養。


  • 底層的狡詐聰慧顯露無疑。這裡稍顯的有些不合理,富人真的愚昧嗎?


  • 大概率不是,恰恰相反可能更狡詐。不過,這是導演的寓言故事,不需爭辯是否現實。

  • 接下來是一段完美的60分鐘蒙太奇,奉俊昊終於露出他的刀子。

  • 運用大量對比,前傭人與丈夫發現了基澤一家的詭計,於是乎竭盡全力威脅、嘲諷。熟不知,幾分鐘前自己也在苦苦掙扎。得意忘形、裝模作樣、欺軟怕硬詮釋著底層的特徵。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 而基澤一家,趁富人出外露營,在別墅沐浴、喝紅酒、吃進口食品。當富人突然回來時,立刻蟑螂似的東躲西藏,


  • 被迫躲在桌底聽富人調情,直到人睡去才敢偷偷摸摸回地下室的家。對比出前60分鐘玩弄富人的得意,後60分鐘盡顯狼狽。

  • 類似這樣的對比太多,比如一場暴雨,富人看著充滿情趣,但卻使基澤家被大水淹沒;一段樓梯富人走上去寬闊從容,而基澤一家卻狹小倉促。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富人在雨中架起了帳篷,而基澤的家卻被水淹沒

  • 剪輯方面,上個鏡頭是富人太太在偌大的衣帽間挑選派對服裝,下個鏡頭卻是一群無家可歸的人在領政府派發的救濟衣;


  • 上個鏡頭是無家可歸的兒子躺在體育場,下個鏡頭卻是富人的兒子躺在舒適的床上,甚至色調都是從冷色調轉成暖色調,奉俊昊的細節把握實在太強。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 本片最妙的戲劇衝擊點是“氣味”,富人三番五次強調基澤身上有一股異味,很難聞,但具體又說不出什麼味道。


  • 看過的應該都知道這是地下室的氣味、蟑螂老鼠的氣味、底層的氣味。這是上層對底層的歧視,同樣充滿偏見。


  • 這裡寄生蟲又變成了富人,附著於窮人榨取他們身上的價值來維持其生活。所以究竟誰是寄生蟲?對於這個世界,每個人都是寄生蟲。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自己脫鞋把腳抬的那麼高,還嫌棄基澤身上的味道

  • 可貴的是奉俊昊沒有刻意偏向某個意識形態,只是用一個冷靜的態度表達一種無奈,和《殺人回憶》一樣的無奈。前者是尋找真兇的無奈,後者是社會階級矛盾的無奈。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 “我要賺錢,賺很多錢。上大學、就業、結婚當然重要,但我想先賺錢。等我有錢,會買下這棟別墅,等搬進去,我和媽媽會待在庭院,因為那裡的陽光真的很棒。”

  • 影片的結尾最讓人絕望,經歷此次事件,兒子得到的人生感悟是:賺錢,變成富人。

  • 殊不知,導演的寓言告訴觀眾:其實兩者皆為地獄,這是一個美麗又殘忍、有趣又悲傷的社會。
現實性表達最強烈的一次,稱“韓國社會的病態診斷書”《寄生蟲》

熊貓影視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