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盛世王皇后的故事

开元盛世王皇后的故事

开元盛世王皇后


唐玄宗开元年间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盛世时期。而这一时期的开创,却是经历了数次血雨腥风才得以实现的。这期间,唐玄宗李隆基的皇后王菱发挥了重要作用。

王皇后是唐代下邽县人,今属渭南市临渭区渭河以北。王皇后的先祖本是太原王氏。王氏家族势力雄强,长期以来名将辈出,如南北朝时期梁朝青州、冀州刺史王神念,大司马、领太子太傅、扬州牧的王僧辩等。北魏孝文帝时,定太原王氏为天下四大家族之一。到唐太宗时候,太原王氏仍为天下五大姓之一,故被称为天下第一王。唐朝初年,王家已迁居下邽县。唐中宗李显即位以后,王仁皎被推举为果毅将军,可见王氏家族在军中很有影响。王仁皎生了一对双胞胎,哥哥叫王守一,妹妹就是王皇后。史载王菱“姿容秀丽,聪明好学”。可见,王皇后是一个颇有智慧和勇气的美女子。李隆基慧眼看中了这个她既是李隆基生活上的伴侣,也堪称他事业上的贤内助。

李隆基与王菱的结合,是在李隆基人生处于最灰暗的时期。684年初,李隆基的父亲李旦做了皇帝,685年9月,他的第三个儿子李隆基诞生。虽然李隆基贵为皇子,但武则天垂帘听政,掌握着实权,李旦仅仅是个傀儡而已。690年,武则天干脆废掉李旦,自己亲自做了皇帝。那时候,李隆基因父亲的被废,可谓处于人生的低谷,已经非常落魄了。他不但没有人身自由,待遇也非常差,经济上极为拮据。但王菱对李隆基初心不改,小两口情投意合,恩爱有加,共度危难。

705年,武则天去世后,唐中宗李显再次即位。但李显懦弱无能,大权慢慢落到了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之手。710年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毒杀唐中宗李显,韦皇后便想效法武则天做第二个女皇。这时,一直静观时变的李隆基决定进行反击。

那时,王氏在幕后协助李隆基做了很多工作。据《资治通鉴》记载:“上之诛韦氏也,王皇后颇预密谋。”又据旧《唐书》称:“临淄王时,纳为后妃,上将起事,颇预密谋,赞成大业。”一个“颇”字,使王皇后在重大政治事件中的作用跃然纸上。在和韦后、太平公主的政治较量中,王皇后不仅自己亲自参与策划,还拉上自己的孪生哥哥王守一参加,双双立下不世之功。712年,李隆基登上帝位后,王菱顺理成章地被册封为皇后。

然而,岁月易老,青春难驻。遗憾的是,王皇后入主东宫后,一直没有生子。这在“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社会、特别是帝王之家最为忌讳,为王皇后后来的不幸遭遇埋下了隐患。天下太平的李隆基渐渐疏远了患难之妻王皇后,此时武则天的后人武惠妃进宫。她年轻貌美,容光照人,美艳绝伦,又工于心计,野心勃勃,极善逢迎,深得玄宗欢心。

那武惠妃又接连给李隆基生了几个儿子女儿,在唐玄宗看来,武惠妃居功至伟,愈发地万般宠爱在一身。日子久了,李隆基渐生废后之心,欲以武惠妃代之。武惠妃也因为玄宗的宠爱起了夺后之心。玄宗私下与秘书监姜皎商量,打算以皇后多年无子为借口将其废除。后姜皎不慎将玄宗的话泄漏了。王皇后的妹夫嗣滕王李峤就上本参了他。李隆基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和他整日厮混在一起的宠臣太常卿姜皎。姜皎不慎漏言,引起朝中一片反对之声:武则天乱唐的前车之鉴刚刚过去,怎么能让又一个武氏入主东宫!李隆基恼羞成怒,将泄密的姜皎当朝打了60大板,流放岭南,姜皎没到地方就死了。

开元盛世王皇后的故事


王皇后失去了李隆基的宠爱,整日处于被废的恐惧之中。一日,王皇后哭着向玄宗提起了曾经的往事:李隆基一家被武则天幽禁时行动不自由,经济上也极为拮据。有一年隆基过生日时想吃汤饼(面条),但是一点面粉也没有。多亏情深意长的老丈人王仁皎脱下自己身上崭新的紫色坎肩换回一斗面,才勉强为女婿过了个寒酸的生日。此事虽小,但李隆基并未忘记,想起当年落魄时王仁皎的情分,为之感伤动容,遂暂时放下了废后的打算。此事《旧唐书》上都有记载。

王皇后这一招还真起了一定作用,但管得了一时,却难管永远。皇后无子,毕竟是硬伤。再加上姜皎之死,让王守一害怕得不得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旦妹妹被废,他也将孤身难保,病急乱投医的王守一一不小心中了人家的圈套。他请来武惠妃贿赂了的和尚明悟,商量了一个办法。王守一就将僧人明悟带进宫中,为皇后祭北斗星和南斗星,还剖开霹雳木,在上面写天地二字及唐玄宗的名字,并将两块木片合在一起让王皇后佩戴。谁料很快就东窗事发,唐玄宗亲自查证,将王皇后废为庶人,安置在别院;并将王皇后的哥哥贬为潭州别驾,在途中唐玄宗又转变了心意,将王守一赐死。王家从此衰落,一蹶不振。

724年,王皇后在被废三个月后暴死在别院。史书没有具体说是怎么暴死的,但可以想象一定是非常痛苦的过程。念在往日的功劳和情分上,唐玄宗以一品夫人之礼将其葬在了无相寺。宝应元年(762年),王皇后的养子唐代宗李豫即位,恢复了王菱皇后的称号。

一代皇后王菱,协助李隆基登上权力宝座,协助他开创了开元盛世。但仅仅因为不能替李隆基生个儿子就被疏远,被人设计陷害,至今仍令人慨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