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對待睡眠 身體就會如何對待我們


學會睡個好覺


睡眠是一項非常重要的生命過程。但至今人類對其瞭解還甚少。睡眠幾乎佔據著我們生命的三分之一,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和適當的運動,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三項健康標準。


五天不睡眠人就會死亡,可見睡眠是人的生理需要。睡眠作為生命所必須的過程,是機體復原、整合和鞏固記憶的重要環節,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它直接關係著人體的精力和健康狀態。


我們如何對待睡眠 身體就會如何對待我們


你需要多長時間睡眠?


人們正常的睡眠結構週期分兩個時相:非快速眼動睡眠期(NREM)和快速眼動睡眠期(REM)。NREM與REM交替出現,交替一次稱為一個睡眠週期,兩種循環往復,每夜通常有4~5個睡眠週期,每個週期90~110分鐘。


人類不同年齡的睡眠時間是不同的,嬰兒的睡眠時間為20~24小時,幼兒需要9~12小時,學童需要9~10小時,成人需要7~9小時,老年人需要6~8小時,大於80歲的老年人需要9~10小時。


研究證明,與經常熬夜的人相比,早睡早起的人精神壓力較小,其精神健康程度較高。科學入睡時間是22點~22點30分,半小時或一小時後進入深度睡眠,而且午夜12點到凌晨3點是人體自然進入深度睡眠的最佳時間,這樣才能保證第二天工作精神百倍。


好的睡眠對健康有多重要?


據世界衛生組織對14個國家15個基地2萬餘名在基層醫療就診的患者進行調查,發現27%的人存在睡眠不足。


失眠常常伴隨著精神疾病和內科疾病,有時僅是機體潛在疾病早期的一種症狀。多數人偶爾因時差變化、環境改變和突發事件可能經歷過短暫的失眠,這僅需調整就可恢復正常;但持續、反覆的失眠常常是一個機體預報信號,能夠較早地反映心理障礙性疾病和軀體疾病的隱患。


失眠對生活質量的負面影響很大,但相當多的患者沒有得到合理的診斷和治療。中國睡眠研究會2003年對全國4萬份調查表的統計顯示:38.2%的中國城市居民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狀。


失眠症常伴有焦慮、抑鬱和多種軀體不適症候,除治療失眠症花去的醫療費用外,因失眠耽誤工作以及與其相關的事故發生等諸多問題,都會給患者、家庭和社會造成極大的損失。


近年來我國睡眠障礙相關疾病的發病人群年齡呈年輕化態勢。以往,睡眠障礙疾病的高發人群主要集中在60歲以上的年齡段,而現在發病人群明顯年輕化。隨著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睡眠障礙引發的種種亞健康狀態、猝死及疲勞駕駛造成車禍等問題提醒我們,睡眠健康已成為—個不容忽視的公眾問題。而人們對睡眠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認識。


我們如何對待睡眠 身體就會如何對待我們


醫學研究表明,偶爾失眠會造成第二天疲倦和動作不協調,長期失眠則會帶來注意力不能集中,記憶出現障礙和工作力不從心等後果。


此外,失眠與軀體疾病關係密切,睡眠不足會使人體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低下、容易感冒,並會加重其它疾病或誘發原有疾病(如心血管、腦血管、高血壓等疾病)的發作。


實踐還證明,手術後的病人如果睡眠不好,其傷口癒合的時間會明顯延長;兒童如存在嚴重的睡眠不足,可影響其身體發育,這是因為在睡眠時(特別是在深睡期)兒童腦內分泌的生長激素最旺盛,而生長激素是促進孩子骨骼生長的主要物質。


預防睡眠障礙的最好辦法


睡眠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一種習慣,因而保持良好的睡眠習慣,遵循睡眠的自然規律,是預防睡眠障礙的最好辦法。


此外,還須瞭解影響睡眠健康的可能原因,消除影響睡眠的因素,自我調節和改善不良的情緒。


· 規律作息時間,睡前思想放鬆;


· 每天準時起床(包括節假日);


· 臥室環境要舒適,溫度適宜(18~24℃),避免強光、噪聲等;


· 每日適度規律活動;


· 晚餐不過飽,餐後不飲酒、咖啡、茶,不吸菸;


· 失眠者白天避免午睡


如今,睡眠紊亂已被確認是一種具有公共危害性的疾病。因此,維護睡眠健康非常必要,只有健康睡眠才可為生命質量打基礎。如果是慢性失眠者,則應去專業醫院科學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