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警惕“中華民國臺灣”偷渡過關

中評社:警惕“中華民國臺灣”偷渡過關

  面對標題中“警惕”二字,不諳內情的讀者或許會不以為然,或者認為杞人憂天。曾幾何時,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陳水扁就曾哀嘆“臺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一晃十幾年過去了,大陸已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臺灣與大陸的經濟體量差距不可以道理計,“臺獨”焉能有成功之理?再者“中華民國臺灣”與“臺獨”又有何干?對這兩點有疑者恐不在少數。這恰恰說明,用“中華民國臺灣”護航“臺獨”的障眼法之處心積慮、之隱蔽巧妙、之流毒甚廣,必須予以揭露。
  民進黨當局自我膨脹,覺得以“中華民國臺灣”包裝偷渡“臺獨”時機已到。2016年民進黨當局再度掌權後,拒不承認“九二共識”,表面上標榜所謂的“維持現狀”,實則推行“柔性臺獨”、“漸進臺獨”、“曲線臺獨”,在文教、社會領域大搞“去中國化”,導致兩岸關係急轉直下。去年以來,民進黨當局變本加厲,借香港事態大肆歪曲“一國兩制”、“兩制”臺灣方案,抹黑大陸、煽動敵意對抗,借“反滲透法”製造“綠色恐怖”,屢有得手,自鳴得意,以為有美國反華勢力背後撐腰,“臺獨”迷夢就可以變為現實。
  民進黨當局近年來推動“漸進臺獨”小動作不斷,近期一個新動向就是拋出“中華民國臺灣”論。諸如鼓吹“中華民國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捍衛中華民國臺灣主權”、“中國必須正視‘中華民國臺灣’存在的事實”、“中華民國臺灣是國際社會不可或缺的一員”等等,不一而足。這些蛛絲馬跡失言也罷,試水溫也罷,已經把民進黨當局的圖謀和盤托出,其借“中華民國臺灣”為“臺獨”護航的狐狸尾巴終於按捺不住露了出來。


  民進黨欺騙輿論,企圖瞞天過海,借“中華民國臺灣”為掩護,邁出“臺獨”實質步伐。民進黨多年緊抱“臺獨神主牌”,主張“臺灣是一個主權獨立國家,不屬於中國”,但礙於一時無法實現,為騙取民眾信任、攫取執政資源,試圖將“中華民國”與“臺灣”聯結,直到1999年通過“臺灣前途決議文”,聲稱有條件接受“中華民國”的國號。
  民進黨當局近來炒作“中華民國臺灣”論,其盤算是把“中華民國”與“臺灣”“融二為一”,自然割斷臺灣與大陸的地理、法理聯結,並且利用民眾對“中華民國”的情感想像,把“臺灣”一詞從純地理概念悄然升格為“具有國名意義的政治符號”,其實質是企圖改變兩岸同屬一中的事實,是新型版本的“兩國論”、“一邊一國論”。而由於此論表面顧及、實則矇騙了部分中間及淺藍選民的訴求,又滿足了“獨”派實質推進“臺獨”的願望,從而左右逢源,爭取了所謂“社會共識”,讓民進黨當局“臺獨”主張換了一副面孔,讓藍營反對“臺獨”主張無的放矢。
  “中華民國臺灣”論以“中華民國”之名,行“臺灣獨立”之實,更具有隱蔽性、迷惑性、欺騙性。國臺辦發言人此前曾尖銳指出,這一伎倆實質是以損害臺灣同胞利益福祉圖利其一黨之私,完全是對廣大臺灣同胞和國際輿論的欺騙。

  兩岸同屬一箇中國的事實和法理鐵證如山,任何形式的“臺獨”圖謀都必遭失敗。兩岸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大量史書和文獻記載了中國人民千百年來開發臺灣和歷代政府在臺灣行使管轄權的歷程。即便長達50年的日本殖民統治,也沒有能夠泯滅臺灣同胞的中華民族認同和中華文化火種。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均明確要求日本將臺灣歸還中國。1945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收復臺灣、澎湖,重新恢復對臺灣行使主權。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成為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和在國際上的唯一合法代表。這是同一國際法主體沒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的政權更替,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並未因此改變。有關臺灣的全部事實和法理都證明,臺灣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民進黨當局精心炮製“臺獨”怪胎,後果嚴重。歷史一直在提醒人們,對“臺獨”勢力變化手法的“臺獨”冒險,兩岸民眾不能熟視無睹,因為它欺世盜名,到頭來犧牲的是全體中國人的利益,必須堅決反對。李登輝搞分裂、陳水扁搞“臺獨”均狼狽收場,殷鑑不遠。大陸對“中華民國臺灣”論調內在面目洞若觀火、瞭然於胸。不管民進黨當局如何誤判形勢,操弄民粹,推波助瀾,夾帶私貨,甚或跨出逾越大陸底線的一步,都將遭到堅決反擊,依法嚴懲。

  正如國臺辦發言人指出的,“中華民國臺灣”論暴露了島內某些勢力推動“漸進臺獨”、升高兩岸敵意對抗的險惡用心。大陸和臺灣同屬一箇中國,這是不容改變、也不會改變的事實,“臺獨”是歷史逆流,是絕路。我們呼籲廣大臺灣同胞和我們一起,擦亮眼睛,堅決反對“臺獨”,維護臺海和平。
 
  (來源:中評社 作者海靖系涉臺學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