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普通人来说,有病是最惨的,一场大病就拖垮一个家庭”,怎么看?

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那年我的大伯正值壮年,不幸得了肺癌。91年医疗设备还很落后,一直以为是感冒了,因为到北京去开会,气候不一样,在信阳没有检查出来 然后到武汉检查出来,已经到了后期。

医院通知可以做手术,然后我们就回家凑钱,一个农村人,还有四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哪有那么多钱啊!

当时大伯是茶场的支书,县里比较重视,给我们救济了一部分。总算是把手术做了。

那时候,大伯的四个正在上学的孩子只好辍学了两个。

两个大点的,一个是女孩另外一个是男孩。我的家乡是茶乡祖祖辈辈都是以种茶为生,到了采茶季节,女孩上山采茶,男孩在家炒茶,老妈还照顾大伯。原本好好的日子现在过得紧巴巴的。以至于我女孩为了帮家里干活到了30岁才出嫁。男孩也好大了才说上媳妇。

大伯的病情加重了,不得不又做了一次手术,家里已是一贫如洗,结果93年还是去世了。

假如,我的大伯身体健康,怎么也不会像现在这样。

写不下去了,心疼。


那年那月79067209


前不久,52岁患有尿毒症的姚昌梅刚做完血液透析,57岁的蔡荣也筹到了第一次化疗的费用,两位母亲都盼望着能早日恢复健康,减轻家人的精神压力,但高昂的手术费用以及术后长期的检查和药物费用,使得这两个已经负债十余万的家庭束手无策……

尿毒症母亲:现在,只想着好好养着

今年52岁的姚昌梅,家住西固区吊庄村。夫妻俩长年在家务农,偶尔帮人打打零工。有一个儿子在西固石化学校上学今年大三,学习成绩不错。“那时觉得,我们一家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可是,几年不到,这个家庭却陷入困境。2008年4月,姚昌梅开始时常感到头痛。四五个月过去了,头痛的症状非但未曾好转,反而有加剧之势,甚至会呕吐。2008年11月,她前往医院检查。医生诊断的结果是:肾积水和肾萎缩。

“发病之前,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就是动不动会感冒。而且我家里人身体都非常好,老母亲也还健在,不知为何,突然就得病了。”姚昌梅说。她现在对每个来看她的人都说,要他们每年都体检,花点小钱能掌控自己的身体,不至于造成太大的遗憾。

2009年年初,由于病痛折磨,姚昌梅不得不立刻做了手术,“虽然做了手术,但是肾功能严重受损,无法进行身体正常代谢,一直通过引流管排除尿液,彻底失去了劳动能力。”说到自己的病情,姚昌梅有些无奈和伤感。尽管尝试了各种方法,去了不少医院,不幸的是,病情毫无起色,甚至急转直下,2015年姚昌梅的肾脏已经完全失去功能,从肾功能不全转变为尿毒症晚期,不得不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来挽就救生命。

“每两周去透析五次,每次回来都觉得特别累。”姚昌梅介绍,肾功能不全后不能通过排尿给身体排毒,因而体内的水分和毒素只能通过血透来排出。“现在水都不敢多喝,饭也不能多吃,如果过量超过身体的承受能力,全身就会浮肿起来。透析只能缓解疾病带来的痛苦但不能除根,且会产生很多副作用。”

记者看了一些姚昌梅生病前的照片,虽然常年种地,但那时的她皮肤白皙、眼睛澄亮,而今姚昌梅的脸上、手脚却有很多乌青的肿块。“这都是因为身体内的毒素排不出去,有些就显现在皮肤上了。”姚昌梅略显无奈地说,“家里三亩多地,只有丈夫一个人种,投入三千多,一年下来紧紧张张挣个一万块。现在什么都不想,只想着好好养着,等着去做手术。”姚昌梅说,现在省下一分钱都是好的。虽然政府安排了医保,亲戚朋友也捐了一点钱,但这些钱仍杯水车薪。眼看马上又要没有钱透析了,姚昌梅时常半夜发愁、哭泣。“无论多难,我都会尽全力为我妈治病的。”儿子小海表达了一家人对姚昌梅治病的支持与鼓励,虽然目前他还不能正式工作,但他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能够学一些新技能,尽己所能养活自己和家庭。姚昌梅的丈夫在农闲时也尽可能地多接一些活,赚钱补贴家用,“我们全家说好永远不会放弃,再难也会坚持!”

患癌母亲:特别想能找点事做,想看到儿子成家

2016年底,大学还没毕业的孝顺儿子兼职挣了第一份工资,给57岁的妈妈蔡荣买了体检套餐尽孝心,没想到出结果时医生一脸愁容,强烈建议蔡荣去大型医院复诊。几天后一张宫颈癌晚期的确诊书像一记闷棍,把一家彻底人打蒙了。

单身母亲拉扯娃娃的不易只有蔡荣自己最清楚,原本想着孩子也快毕业了小家庭的日子能慢慢好起来,没想到在最后关头却得了这么重的病。“妈妈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我从小拉扯大,还没享上福,就受了这么多罪。”孩子金强一边掉眼泪一边和记者说。

从2016年底查出癌症后母子两东拼西凑凑齐了第一次手术前67000元整,两年多看病下来前前后后已经花费了15万多。十几年前蔡荣所在的兰州电视机厂效益差下岗了,母子俩自此就没了固定的收入,查出病之前就靠着每个月1500元的退休金和去商场超市打临工卖衣服补贴家用。生病以来身体虚弱的不得了,别说出去兼职工作了,就是一个人在家儿子都不太放心。除了体力与心理的压力外,金强还面临着经济压力。家里失去了收入来源,母亲需不间断透检查、治疗,每月都是一笔不小开支。很快,家里的积蓄花光了,看病、生活都成了问题,金强只能向亲戚求助。在大家的帮助下,母子俩艰难熬过了这些年。

“我成了孩子的拖油瓶,现在娃正是谈婚论嫁的年纪,知道家里有我这个病号,哪个姑娘愿意跟他!”蔡荣含着眼泪偷偷和记者说,她生病后每天都陷入痛苦的自责和病痛的折磨中。蔡荣说,目前,她特别想能找点事做,能挣一点钱为儿子减轻点压力。话语刚落,金强的眼睛也被泪水模糊。他深知,母亲需要好好休息,说这话完全是无奈之举。

在省肿瘤医院的收费口,记者见到了眉头紧锁的儿子金强。“医生说最近就要开始第一个疗程的化疗了,从亲戚那里借了16000元当押金。”化疗一次放疗五次这是一个周期,化疗一次5800放疗一次2800。医生说要做四个疗程,粗粗算下来就是近79000元钱。这还不算每周固定的检查费、化验费、吃药钱。他们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能支撑多久?



生活在青岛的人


我家孩子从9个月反复感冒发烧,高热惊厥4次,每次情况都不一样,有一次连续感冒住院1个月,到1岁10个月,长出软组织纤维瘤,住了2个月医院,刚开始诊断是软组织肉瘤,你就说那时候什么心情。目前没有房子,已经花20万,不算孩子其他费用,现在也无法买房,孩子也快上幼儿园了,心急如焚,想拥有房子,但是力不从心,我也住院了3个星期。


若水韩


普通家庭的家庭收入勉强能维持生活。如果家庭成员有个生了场大病,他们就得把收入投入到治病中,甚至还会有不够的情况。然后向亲朋好友们到处借钱,欠下很多钱💰。到后期还得两边顾,也就是一边挣钱一边还钱还得保证家庭开支。这样确实很容易压垮一个家庭。



眼演演


的确是这样。

对于普通人来说,有病是最可怕的,因为需要花很多的钱去治疗,这是许多人无法支付的。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只是解决了温饱问题,对于病,尤其是大病所需要的医疗费,这对普通人家来说就是天文数字。如果是家里的经济支柱患病了,那将不仅拖累自己,更会拖累整个家庭。

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我看到了国家政府病人的医疗费用,救了许多的人和家庭,国家干预医院,我相信是一种趋势!这次疫情,我们也看到了,没有国,就没有家了,国家亦如此。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坚信,有一天我们将不惧怕有病,因为有我们强大的国家作为后盾,身处这样的国家,你们还怕吗?




希望吧ing


对普通人来说,有病很可怜,一场大病花光积蓄,拖垮家庭的也有。

有条件一定要办理新农合或医疗保险,为自己多一份保障,为家庭多一点分担。节衣缩食,省吃俭用,没有白天黑夜的干,为了孩子为家庭背井离乡,在外面受再多的苦再多的累也心甘情愿,就像是一头老牛只要不倒下,能站就要一直干活。

普通人学历低,大多农民工都是最基层的体力劳动者,扫大街、送牛奶、运垃圾、建筑工人……他们这个群体,为城市做出来自己的贡献:干净的街道、美丽的环境、高楼大厦……你们城里人少一点歧视让他们也感受一下城市的温暖,更好的融入进来落地生根,也让他们感受一下都市大家庭里的福利待遇和自豪感。

国家社会也得多关注一下,提高待遇,或大病全报,小病少花钱,让千万家庭少一点支离破碎,为了社会更美好的明天,让家家都能享受全民医疗红利的时代,全民体检,有大病可以免费医治,小病花小钱,没病没痛提前预防,防患于未然,让全民健康。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心,为公益众筹,关心爱护弱势群体尽一份力量让爱传递下去,幸福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落下,国富民强人安康,唯我盛世中华。


划小船游太空


普通人生一场大病就会拖累一个家庭无非就是花钱多、报销少、挣钱少。

1.花钱多。治疗贵,药贵是个大难题。生一场大病各种检查,各种住院,各种吃药,哪哪都要花很多钱;

2.报销少。虽说有农保或者医保或者商业保险可以报销,但普通人一般不会去买大病商业保险,而且大病很多进口药物,贵的药物都是不在报销名录里的;

3.挣钱少。生了大病的人不能工作不说,陪护的人也没发工作,整个家庭的运转节奏都被打乱了,正常收入肯定大大减少。

花的多,报销少,挣得又少,经济压力会像一座大山压着这个家庭。


浙北小镇青年


是的,就拿我自己家说吧,我小时候,我妈得了皮肤病,花光了所有钱最后还是没好,家里感觉前途渺茫,黑漆漆的,感觉人啊,活着时候有时候真的很无奈,没钱人,最怕有病,


井陉二小


要是公务员就好了,什么都能报销。


用户8216426047269


一方面很多人因病返贫,另一方面巨额医保资金却用不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