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市:“三位一體”強化全領域人才隊伍建設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和科學人才觀,推進人才強市戰略,奮力打造人才聚集地和創業新高地,福泉市堅持問題導向,通過打通黨政人才政策壁壘、掃除民營企業人才服務盲區、補齊鄉土人才培育短板,建立健全“三位一體”人才工作機制,提升招才引智質效,為全市社會經濟發展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剛柔並濟 激活黨政人才幹勁

針對現行人才管理辦法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不匹配,各類政策交叉繁複,對人才的吸引力、針對性、可操作性不強等問題,福泉市強化各類人才政策梳理,整合資源,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暢通社會優秀人才和黨政人才和雙向流動渠道,落實各項人才政策措施,切實讓人才引得進、留得住、發展好。

強化黨管人才工作機制。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雙組長的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一把手”抓“第一資源”責任,明晰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分工和職能。市政府按照“不低於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3%”設立了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對獲批的省級人才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博士後流動工作站(博士點)採取以獎代補的形式給予建設經費或項目經費補助。同時,市級財政每年預算230萬專項資金,採取與高等院校、職業院校開展訂單式培訓。

完善聚才留才服務體系。制定出臺《福泉市高層次人才和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引進管理實施辦法》,全方位落實人才住房保障,配偶工作安置,專利發明獎等優惠政策,不斷加大對人才工作的扶持,在推動人才體制機制改革中不斷完善政策,形成更具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優勢。將優秀人才納入組織視野培養,通過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人才選拔任用機制走上黨政領導崗位。2019年,共發放專利補助(獎勵)187.2萬元,建成了500餘套人才公寓、職工公寓等配套設施,切實保障人才待遇落實。

創新引才用才工作思路。採取開闢“綠色通道”柔性方式引才。依託全市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縣級公立醫院改革創新載體,積極採取顧問指導、兼職服務、聘請大學專家作為科技特派員、返聘上級退休專家到市內進行課題研究等形式,讓專家為福泉獻力獻策。建立由1名千人創新創業人才,1名省管專家,4名州管專家為龍頭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開展人學習、交流活動,強化黨政機關人才服務,以點帶面促進各項人才工作。同時成立由“科技副職+農業輔導員+科技特派員”的專家服務團隊,助力脫貧攻堅。

釋放活力 聚引人才服務民營經濟

充分發揮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專業型示範基地等平臺優勢作用,堅持產業發展導向引領企業人才建設,探索出臺《福泉市關於加強民營企業人才隊伍建設的若干措施》,掃除民營企業服務盲區,全市集中選派42名優秀幹部全脫產進駐126家項目企業指導發展和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形成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社會共同參與的人才工作格局。

抓服務保障,促引才駐泉。全面建立民營企業人才配套服務措施,全面落實住房保障、子女入學、社保辦理、醫療保障、科研服務、創業支持等保障措施,切實消除體制和政策障礙,做到優秀人才一視同仁,為人才成長與發展提供優良的環境,確保人才長效駐留。注重人才專業素質提升,將民營企業高層次人才納入全市幹部教育培訓計劃,有針對性舉辦磷化工、文化旅遊等專題培訓班、專題講座,提升企業人才的科技素質和業務技能。

抓產業招商,促人才聚集。圍繞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福泉把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相結合,建立項目招商與人才引進一體化運作模式。將民營企業引才工作納入全市人才引進範疇,利用重點產業招商活動和赴外參展等機會,配套實施相關行業、領域的招才引智活動。支持企業打破戶籍、地域、身份、檔案、人事關係等人才流動中的剛性制約,按照適應市場經濟和人才社會化發展要求引進人才。目前,全市有大量高端專業化人才研發團隊從事磷化工技術研發,如貴州蘭鑫石墨機電設備製造公司研發團隊15人,甕福集團研發團隊40餘人,川恆公司研發團隊80餘人,從事科技技術90餘人,形成核心技術成果300餘多項。

抓平臺創建,促作用發揮。通過以獎代補、財稅支持等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引進高端人才開展技術創新,對新認定的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及引進的“領軍人才”等給予疊加獎勵政策。支持鼓勵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進行廣泛的技術技術交流、研討活動,支持鼓勵各類組織和企業開展技能競賽活動。對開展相關活動所產生的費用,經審核批准,給予每年不超過5萬元的補助費用。

築巢引鳳 助力鄉村人才振興

為著力解決農村產業、人才“空心化”等問題,充分挖掘農村實用技術人才、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福泉市探索出臺《關於農村實用技術人才管理服務暫行辦法》《關於鼓勵支持有關人員到村領創辦企業、合作社的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為發掘農村產業實用人才、選優配強村級組織“領頭羊”、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強化保障吸引人才。全面實施“五改五化”及村(居)陣地建設標準化、村(居)幹部報酬常態化、村(居)工作管理規範化和村(居)集體經濟發展可持續化“四化”建設,全面夯實農村基礎設施和村級組織的體制機制建設,為吸引人才向農村流動提供基礎保障。2019年福泉市金山街道面向社會公開招考社區幹部,吸引175名人員報名,最終15名大學生進入社區幹部隊伍,14名為大學本科學歷,為社區工作注入新鮮“血液”,進一步優化了社區幹部隊伍結構。截止目前,2019年市級財政補助資金168萬餘元,各鄉鎮(街道)多渠道籌集資金2504萬元,完成標準化村級活動陣地建設19個,村級堡壘形象更為鮮明。

聚焦本土培育人才。依託遠程教育平臺及“黨員創業帶富技能培訓基地”,舉辦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邀請州、市相關專業技術專家、老師進行巡迴授課,不斷提升鄉土人才技術的專業技術水平,把提高農村黨員綜合素質作為鄉土人才培養的一項重要任務,大力實施“雙培雙帶”工程,培養了一批農村致富帶頭人。目前,全市共建立村級遠教中心82個,由879名各級黨員領導幹部、教師、農技人員組成講師團隊,到各鄉鎮(街道)、各村組開展宣講1320餘次,培訓群眾9000餘人。

搭建平臺用活人才。以村社合一為抓手,健全組織發動、產銷對接、利益聯結等工作機制,抓實“四雙”模式,制定出臺《福泉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獎補扶持方案》,鼓勵引導企事業單位人才、農技人員通過領創辦農場、合作社、農業企業,大力發展農業特色產業。同時,將優秀鄉土人才優先列入村級後備幹部隊伍,激發鄉土人才服務本土和發展經濟的熱情。目前,積極向省級財政爭取專項資金1千萬元定向用於10個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60個行政村中,村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41個,其中20-60萬元3個,100萬元以上2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