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 岱嶽實驗中學“和美好家風”故事

【家校共育】

岱嶽實驗中學“和美好家風”故事


卷 首 語


【家校共育】 岱嶽實驗中學“和美好家風”故事


為關愛青少年的成長髮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推動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互融合,解決疫情期間“停課不停學”大環境下的家庭關係親子緊張問題,岱嶽實驗中學舉行了首屆“做和美智慧家長”,傳優良家風家訓——我的家教好故事評選”,初中及小學部各班家長積極投稿,寫出了自己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小故事,小故事蘊含大智慧,我們將其中的優秀稿件陸續展播,以饗讀者。


我陪兒子一起成長

七年一班 劉海紅(張義飛媽媽)

指導教師:施展


【家校共育】 岱嶽實驗中學“和美好家風”故事

2007年3月24日,一個胖乎乎的小男孩降生到我家中,他出生就有著乾淨白皙的皮膚,精緻的五官和黑黑長長的頭髮,他就是我的兒子——張義飛。

【家校共育】 岱嶽實驗中學“和美好家風”故事

由於工作地在青島,產假結束後,我便帶著兒子和公公婆婆回到工作的地方。每天工作之餘,最大的樂趣就是看著他哭,陪著他笑。老公做銷售工作,經常出差外地,陪伴兒子的時間很少。我做物流工作,每天工作時間特別長,陪兒子的時間太短,使得兒子在青島生活的並不快樂。

直到他上了幼兒園,老師告訴我他在園內表現很孤僻,一整天不哭不笑讓老師很擔憂,我才發現,雖然把孩子帶在身邊,但並沒有投入很長的時間去陪伴他,才會使他有這樣的表現。

和孩子爸爸商量之後,我決定辭去我的工作,帶他回泰安定居,讓他有一個穩定的生活環境和舒服的家。回到泰安後果然有驚喜,兒子突然就豁達開朗起來,似乎有了一種主人公的感覺,不論是說話還是玩耍,都透著快樂和興奮,這更加讓我確信了,父母的陪伴對孩子來說是件重要的事情。

卸去繁雜的工作,使我靜下心來梳理以後的生活,慢慢改掉了兒子的壞習慣,每天陪他看圖書,學寫字,為幼升小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小學對每個孩子來說,是一個新起點,也是一個挑戰。而作為媽媽的我,也是和很多家長一樣,有種種擔心。沒有任何經驗,不知道孩子上了小學以後會是什麼樣的表現。我就本著多和他聊天,多觀察他的表現,能讓他順利適應小學生活的原則,陪他開始了小學的生活。

【家校共育】 岱嶽實驗中學“和美好家風”故事

興趣是學好一門功課的最好的老師,為了培養他對每個學科的興趣,讓他喜歡任課老師是重中之重的工作。每天放學我都會和他聊聊學校發生的有趣的事情,有的放矢的聊聊老師帶給他的收穫,順便附和說:“呀,我真羨慕你有這麼好的老師,你的老師對你可真是太好了”。如此反覆,他對老師的喜愛越來越多,他也就習慣了每天放學都和我聊他在學校的種種事情。好的情緒我會讚揚一番,不好的情緒加以糾正,鼓勵他在學校助人為樂,團結同學,快樂陽光的生活。

【家校共育】 岱嶽實驗中學“和美好家風”故事

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也在穩定中上升。但孩子愛玩的天性,逆反的心理讓我感覺到,我和他要有一個規則和約定才行。於是在我們一家人的溝通後約定:在學習上,必須保質保量的完成學習任務,在這個前提下,爸爸媽媽給他充分的自由時間和空間。讓他在輕鬆快樂中學習,他不喜歡的課外興趣班,尊重他的意見,從不強制學習。

【家校共育】 岱嶽實驗中學“和美好家風”故事


有了這樣的約定,我們一家三口的工作就非常明確了,老公安心的去忙他的工作,工作成績一路飆升,由原來的區域經理升到現在的大區部長,為我和兒子提供了舒適的生活,成為我家強有力的經濟支柱;兒子每天積極認真的完成作業,預習複習都不在話下,優異的成績給我們家帶來了歡聲笑語和無盡的驕傲;我做好監督和後勤工作,並且在學習上給予輔導和幫助,減去了老公的後顧之憂。就這樣,形成了良性循環,讓我們家減少了許多“雞飛狗跳”的摩擦。

【家校共育】 岱嶽實驗中學“和美好家風”故事

功夫不負有心人,張義飛從一年級至此,一直擔任班長一職,每年被評為“三好學生”和“優秀班幹部”。2014年,被評為“泰安市優秀少先隊員”。兩次代表學校參加國際象棋比賽,兩次參加奧數比賽並進入決賽。在小學分班考試中,取得了全班第一名的好成績。

【家校共育】 岱嶽實驗中學“和美好家風”故事

升入初中後,2018年參加泰安市小記者活動,作品《有花樣年華有感》被髮表在小記者報刊上,並獲得市、區“優秀小記者”與“大汶口文化使者”稱號。2019年,代表學校參加“泰山挑山工”詩朗誦並屢次獲獎。兒子愛好街舞,學習街舞3年,在省電視臺街舞比賽中獲三等獎。10月份,參加泰安市紅領巾理事會獲得“泰安市紅領巾理事會主席”一職。這些榮譽的取得,讓他更加自信和上進,一路陪伴孩子,我見證著孩子點滴進步,和孩子一起成長!

【家校共育】 岱嶽實驗中學“和美好家風”故事

教育孩子是一門功課,需要我們家長不斷地學習和揣摩。用我們的實際行動來影響和帶動孩子,讓孩子在言傳身教中形成優良的品德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想讓孩子不斷地進步,就要多和孩子溝通和交流,多瞭解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麼。能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我們對他的愛和關懷,讓他體會到學習其實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原來還有很多的樂趣和快樂。當他取得良好成績的時候,當他得到老師表揚的時候,回到家裡興致勃勃地說“媽媽(爸爸),您當初給我的教導是對的,有您的陪伴真好”的時候,我們就會感到,還有什麼能比這更幸福呢!

我的兒子——張義飛,他可能不是最優秀的,學習成績不是最好的,但我敢說,他是最快樂的一箇中學生。接下來的日子裡,我會繼續陪兒子一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