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大數據、人工智能 “新基建”將為汽車產業帶來哪些影響


新能源、大數據、人工智能 “新基建”將為汽車產業帶來哪些影響

[懂車帝原創 行業]最近常聽到一個名詞——“新基建”。這個近來被政府部門和媒體頻頻提到的詞彙意味著什麼?對現階段我國經濟及各行各業的發展又將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首先我們要明確何為“新基建”。所謂“新基建”,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它與傳統意義上的“鐵公基”——修路架橋蓋樓的舊基建不同,新基建主要著力於科技領域的新的基礎設施建設。研究人員稱,新基建將佔到整個基礎設施建設大概10%到15%的比例,新基建在今年將達到2萬億到3萬億的規模。目前來看,以新基建為抓手進行擴大內需正在逐漸達成共識,新基建也將成為拉動國內經濟新的增長點。

新能源、大數據、人工智能 “新基建”將為汽車產業帶來哪些影響

從有關部門權威發佈的信息來看,新基建主要涵蓋了5G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大領域。除了明確提出的建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外,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幾個方面都與現如今的汽車產業息息相關。

充電樁設施建設促進新能源汽車高質量消費

新能源充電樁的改造將成為今年新基建的重點。改造與擴容之後,新型充電模式將推廣到全國。在北京的國家電網某新能源汽車充電站,該充電站內的充電樁目前已經完成了智能化改造,即插即充就能完成整個充電過程,可以省去很多中間環節。據央視消息,到今年6月份,國家電網將完成全國6萬個公共充電樁的智能化改造任務。

新能源、大數據、人工智能 “新基建”將為汽車產業帶來哪些影響

相關專家表示,一定條件下,新基建1元的投入能產生5元的拉動作用。對於充電樁行業來說,新基建帶來了新風口,那麼新型充電樁的建設將如何影響新能源汽車消費呢?201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為120.6萬輛,同比下降4%,是自2009年以來十年間的首次下滑。補貼退坡成為了新能源汽車消費急轉直下的重要因素。而在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繼續探底走勢,前兩個累計銷量不到6萬輛,同比下滑近6成。

新能源、大數據、人工智能 “新基建”將為汽車產業帶來哪些影響

同樣受到疫情影響,國內公共充電樁建設今年以來也基本保持停滯狀態。數據統計顯示,今年2月,公共類充電樁環比僅增加195臺。今年1-2月,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2.6萬臺,同比增速銳減54.7%。截至2019年底,國內新能源車與充電樁比例為3.1:1,距離“十三五”規劃提出的車樁比1:1還有較大差距。行業專家認為,新能源充電樁等新基建對於新能源車市的影響甚微,但是從目前來看,推動新能源汽車消費向高質量發展是顯而易見的。

工業互聯網讓用戶參與制造成為可能

當前,工業互聯網已經滲透應用到製造業多個領域,尤其是在汽車產業,從工業4.0到中國製造2025有效地推動了製造業的轉型升級。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總量達到6109.1億元,而在新基建的大背景下,在5G等新技術的加持下,工業互聯網不光是讓流水線自動化、全智能化生產,而且也支持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個性化定製,讓傳統汽車製造業有了更多的可能。

新能源、大數據、人工智能 “新基建”將為汽車產業帶來哪些影響

例如,業界領先的廣汽智能工廠目前便可以實現全球領先的流程全透明互動式定製。在車輛定製方面,依託工業互聯網和大數據,廣汽新能源用戶可以遠程下單,自選配件,包括顏色、輪轂、天窗、內飾以及智能駕駛程度,甚至還可以進行座椅的刺繡簽名定製等等。另一邊,消費者可以通過手機APP查看到自己定製車輛的關鍵工序製造過程,甚至可以追溯生產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零部件生產批次及生產日期,這些都要依託於工業互聯網的應用。

新能源、大數據、人工智能 “新基建”將為汽車產業帶來哪些影響

同樣是依託工業互聯網優勢,上汽大通自成立伊始便被打上了C2B的烙印,這也帶動了企業整個體系流程和系統的貫通,將產品設計、物流、製造、質量、交付等環節呈現給用戶,實現造車的全透明化。可以說,在新基建的帶動下,工業互聯網未來將繼續對我國製造業產生重要影響,工業互聯網也將會向著普惠化、智能化、去中心化、區域化、集群化和去邊界化發展。

加速推進車路協同和智慧城市建設

除了新能源基礎設施和生產製造端外,新基建中所涉及的大數據、人工智能也將對汽車產業智能網聯起到促進作用。現如今,無論是主機廠還是互聯網企業都將目光對準了智能網聯領域,而隨著無人駕駛路試的普及,5G技術和大數據的應用顯得更加重要。

新能源、大數據、人工智能 “新基建”將為汽車產業帶來哪些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不久前,工信部發布了《關於推動5G加快發展的通知》,通知要求要進一步促進5G+車聯網協同發展,推動將車聯網納入國家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程,促進LTE-V2X規模部署。建設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豐富應用場景,探索完善商業模式。同時,要結合5G商用部署,引導重點地區提前規劃,加強跨部門協同,推動5G、LTE-V2X納入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建設的重要通信標準和協議。

新能源、大數據、人工智能 “新基建”將為汽車產業帶來哪些影響

業內人士稱,5G的應用將徹底激活車聯網,而且被5G賦能後,車聯網將開啟自動駕駛、感知共享、遠程駕駛等更多新的應用場景。可以預見,由新基建開始,未來道路上行駛的不光有更多的智能車,“5G+車聯網”也將為未來智慧城市出行提供重要保障。(文中部分圖片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