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制宜种梨树 认养模式开销路 兰溪小蜜梨发挥大能量

因地制宜种梨树 认养模式开销路 兰溪小蜜梨发挥大能量

“老冯,跟我去看看,要施多少肥我还真没什么底。”近日,兰溪市黄店镇佳泽坞村村民卢福江拉着村委冯真的手,往自家梨山上去。疫情期间,在抓牢防疫的同时,该镇也紧盯种植的关键时期,从从省农科院种植基地运来了3000多棵“翠玉”蜜梨树种。听说是先到先得,卢福江第一时间报名,一口气买了120棵。“一个梨最多能卖15元,这个梨树有种头的。”

佳泽坞村是兰溪出了名的经济薄弱村,之前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共同致富,2017年该村利用110多亩闲置集体土地,种起1000棵“翠玉”蜜梨。“这个梨个头大,汁多肉嫩,品质很好,而且还是早熟品种。”省农科院和市农业局的推荐,让黄店镇农办主任姚楠眼睛放光,“这不就是一条产业扶贫的好路子么?”

第二年7月,蜜梨第一次结果,硕大爽口的果实远远超出了村民们心中的预期。“一个梨大的就有一斤多,第一年小试牛刀就卖了5000斤,村集体一下子进账5万元。”村党支部书记冯建忠挺高兴。

去年4月,蜜梨丰收在即,为了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山沟沟里的好货,黄店镇与兰溪市委组织部和市教育局联合,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联村教师的作用,创新推出了“蜜梨认养”活动。村里拿出200棵梨树用于认养。一棵梨树的认养费每年200元,由村里负责养护,果子成熟了归认养人,一棵梨树确保结果30斤。消息一出,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年就卖了1.6万斤,村集体收入12万元,认养的占了近一半。”冯建忠说。

“到账600元,又有人领走2棵!”这两天,兰溪市黄店镇90后干部梁丹经常会打开“生态黄店”小程序,查看该镇佳泽坞村的蜜梨认养订单。记者了解到,3月初,新一年的蜜梨认养活动开启,兰溪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也带头参与活动。“半个多月时间,近200名顾客认养了300多棵梨树,比去年火爆多了。”梁丹兴奋地说。

“认养的模式不仅解决了一部分蜜梨的销路,每一位认养人还成了佳泽坞蜜梨的代言人,通过休闲采摘游,不断积累口碑,提升知名度。”黄店镇党委书记何翠说。保守估计,佳泽坞村今年的蜜梨收入有望突破50万元。看到这样的收益,村民们坐不住了,纷纷要求资源共享,一起种蜜梨一起致富。所以3000棵梨树一进村,就被村民抢光了。“村里能赚钱,种得好我们也能。”卢福江多了一份信心。

近年来,兰溪在因地制宜产业扶贫,助力消薄上开展了不少有益的探索,黄店集镇范围700多亩茉莉花种植基地已初具雏形,近千亩“玳玳果”基地也初见成效。“佳泽坞村的蜜梨是黄店镇对优渥自然生态环境的充分挖掘的成果,为其他村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村民致富走出了一条新路子。”兰溪市委主要负责人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