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為了更好地賣貨,這些餐飲老闆豁出去了


疫情期間,為了更好地賣貨,這些餐飲老闆豁出去了

餐飲是眾多行業中現金流最好的行業,同時又是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行業之一。現在,為了自救,低調的餐飲人們也開始直播帶貨,甚至不惜把自己變成“微商”和“抖音網紅”。

阿甘鍋盔創始人張玉,自學微商課程,每天在朋友圈發佈產品信息。儘管目前收入還遠遠抵不上線下門店,但張玉坦言,這種方式比“新開一家門店,營業額增加一個億”還讓自己開心。她說她找到了創業之初的樂趣。

有人找到初心,有人爆發出更大的生命力。兩年前,豐茂烤串其實就想過要做外賣業務,但當時線下門店生意火爆,他們並沒有太多動力去開拓不確定性更強的業務。現在無路可退,這一業務瓶頸反而得到突破。

直播帶貨、變成“微商”…… 表面看起來不是很“高大上”,但對企業創始人而言,只要有所轉變、有所應對,都比被動地接受疫情影響,要更受人尊重。其意義不僅在於銷售額的增加,更多是展現自身魄力,讓利益相關方看到信心。

非常年代,信心遠比黃金更重要。


一、被逼成抖音“網紅”

疫情期間,為了更好地賣貨,這些餐飲老闆豁出去了

人物介紹:米鮮米線創始人,曾添華,在湖南長沙、懷化、湘潭三地擁有12家連鎖米線品牌,年收入在千萬級別。

年前囤了一批菜,準備大幹一場的曾添華,被疫情一下子“打懵了”。儘管已經儘量給會員們半賣半送處理庫存,米鮮米線還是有4噸原材料過期,再加上無法開業,他估算12家分店的損失達200萬。

面對巨大的租金和人力成本,曾添華把目光瞄上了最近火爆的方便米線。“方便米線跟外賣最大的區別是,前者賣的是生的,後者賣的是熟的。”

說幹就幹,2月中旬,剛剛復工的曾添華帶著小夥伴,花了37小時,在湖南境內跑1500公里,連夜搞定了上游的生產廠商。最後,他推出了兩款方便米線,一款是保質期只有52小時的自煮米線,只在長沙、株洲、湘潭三地配送;另一款是保質期9個月的方便米線,可以在全國範圍內進行配送。

“我們做了20年的米線,無論是產品研發,還是供應鏈整合,這都是我們的優勢。難的是銷售,餐飲的銷售和快消品的零售是兩回事。”曾添華坦言道。

推出方便米線,為了打開銷路,米鮮米線採取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在線下,沒有營業的店長,拎著樣品一家家去超市推銷,跟團購代理談採購。曾添華深知店長對於上門推銷快消品有不小的心理障礙,為此,他必須衝在一線,先做自我突破。

原先看不起微商的曾添華,開始在朋友圈頻頻推銷自己的方便米線。甚至,他還“趕時髦”地體驗了一把抖音網紅的感覺。

3月8日,曾添華在抖音上開設第一次直播,眉毛很淡的他,不得不讓妻子幫他畫眉。“我特別反感男生化妝,上次畫眉可能是拍婚紗照的時候,但是為了直播效果,不得不如此。”

平時嚴肅的老闆,在抖音上展現出了搞怪、逗比的性格。不少員工看了曾添華直播視頻以後,紛紛留言表示“原來你是這樣的老闆”“原來老闆還有這樣一面”。也因為這次直播,曾明顯感覺到,員工的活力又被釋放出來了,無論是加班,還是推銷,都賣力很多。


疫情期間,為了更好地賣貨,這些餐飲老闆豁出去了

“好好的老闆,被逼成網紅,有時候挺心酸的,但是對於創始人來說,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企業活下去,對團隊所有人負責。” 對於他而言,抖音直播有兩個目的,第一,開闢一條新的銷路;第二,讓員工看到,老闆在第一線為公司努力。

此外,在企業探索線上渠道的時候,曾添華也開始意識到會員體系的重要性。比如,從他們這裡領到菜的用戶,成為了方便米線第一批種子會員。如何建立基於微信小程序、微信群的私域流量池,留住這些人,也成為他思考的方向。

令曾添華自豪的是,在疫情期間,公司沒有一個高層員工離職。方便米線的營業額,儘管無法覆蓋疫情期間所有的損失,但還是讓員工們看到了希望。

二、從賣烤串到賣烤爐

疫情期間,為了更好地賣貨,這些餐飲老闆豁出去了

人物介紹:豐茂燒烤創始人,尹龍哲。全國有48家門店,1700個員工,年營業額5個多億。

“對於有準備的企業來說,疫情是這30年來最好的變革機會。如果沒有疫情,我們很多事情很難推動。”尹龍哲談道。在沒法堂食的前提下,外賣,成了豐茂烤串的救命稻草。

其實,早在兩年前,豐茂烤串就想做外賣,但因為烤串要趁熱吃,送到家後口味就變得很差,影響品牌。再加上當時線下門店生意很火爆,開新門店就能很快掙錢,企業本身也沒有太多動力去開拓不確定性更強、難度更高的外賣業務。

疫情,讓豐茂烤串再次回到兩年前的那個抉擇。這次,他們必須迎難而上,沒有退路。

這次,為了解決烤串變冷的問題,豐茂燒烤想到給用戶售賣烤爐的解決方案。對於尹龍哲這個在烤串行業幹了30年的餐飲老兵來說,無煙烤爐的生產和研發不是困難,最難的還是銷售。

從賣烤串到賣烤爐,儘管烤串本身一樣,但消費者的使用場景從店裡變成了家裡或公司。不同的用戶環境,就需要不一樣的營銷手段。


疫情期間,為了更好地賣貨,這些餐飲老闆豁出去了

“對於線上銷售,我們一點都不懂,只能邊幹邊學。我們知道怎樣的烤串好吃,但是作為一個吃播,將好吃表現出來,很難。”尹龍哲談到。

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當前豐茂烤串單店外賣的日收入,最高已達萬元。儘管外賣還遠遠覆蓋不了因為堂食所帶來的損失,但可以解決員工的工資問題,只要能生存,企業就有向心力。

全員營銷考驗的是企業的管理能力,在尹龍澤看來,老闆有再好的想法,團隊沒有行動力,也沒有辦法把想法變為現實。好的管理、壞的管理,在平時區別不大,但當問題真正出現的時候,差距就出現了。

為了更好的激勵員工,豐茂烤串每10天給員工發一次工資,並在公司的微信群開表彰大會。全員營銷,不僅為企業創造了效益,也提高了員工的收入,實現了企業和員工的雙贏。

此外,尹龍哲還會有意識地讓員工看到自己的行動,開會、學習、體驗產品……每天兩次,多的時候四五次,他會帶著全體管理層在辦公室給全體員工直播“擼串”,體驗並評價產品的味道。其核心目的是讓員工感受到老闆對企業的信心與熱情。

談到疫情對整個餐飲行業的影響,尹龍哲認為未來會有兩點重要的改變:第一,今後不管個人還是企業,不能完全依賴線下,沒有互聯網化會很難生存;第二,安全將成為消費者第一需求,以前消費者可能更加註重產品的口味和服務,今後餐企的天花板將取決於其安全健康性。

“作為企業家,對於這種變化,不是想不想做,而是必須轉變的問題。你不做,你的公司就會倒閉淘汰。”

三、“信心比黃金還要重要”


疫情期間,為了更好地賣貨,這些餐飲老闆豁出去了

人物介紹:阿甘鍋盔創始人張玉,全國200家直營店,1000多家加盟店,年營業額10億以上。

“我是一切的根源,一切皆有可能,想到了就去做。”這是張玉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面對疫情,阿甘鍋盔提出了“三浪疊加”的戰略,內部戲稱為“陸海空三軍”:陸軍指的是原有線下門店,海軍指的是外賣,空軍指的則是新零售。

在新戰略的指導下,阿甘鍋盔做了兩個層面的改變。一方面是“鍋盔+”,在線下門店和外賣服務中,推出牛肉湯和酸辣粉,一次性滿足用戶的所有需求;另一方面,發展新零售,製作大鍋盔和小鍋盔零食,陸續推出梅乾菜醬等半成品。

截至目前為止,相關產品已經在阿甘鍋盔公眾號“阿甘商城”上線售賣。


疫情期間,為了更好地賣貨,這些餐飲老闆豁出去了

“無論外賣,還是新零售,跟門店相比,都是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在線上,你看不到顧客,這種情況下如何定義產品、包裝以及價格,包括如何去獲取新的用戶,都需要全新的運營思路。”張玉分析道。

為了引導員工思維上的轉變,更好的推行全員營銷策略,張玉決定先從管理層直播開始。

2月25日,張玉在朋友圈發佈第一條直播視頻,在視頻中,她直播了自己做“黃金花捲”的過程,自己打好樣之後,她又發動財務、人力、營銷各個業務的負責人開啟“主播”模式。

直播的突破,讓張玉找到了創業之初的樂趣。她說,“我在朋友圈發完產品開單,賣了幾千元的產品,比新開一家門店,營業額加了一個億還要開心。”

對於餐飲企業來說,新零售需要層層突破。首先,是領導起到表率作用,從而改變員工的觀念。當員工的觀念接受之後,再給專業的行動方向。阿甘鍋盔在早期啟動全員營銷的時候,會集中製作PPT,請專業老師教大家如何做微商、當網紅的課程。課後大家PK帶貨量,每天最後三名要出來檢討,第一名分享營銷經驗。

當前,阿甘鍋盔外賣的牛肉湯和酸辣粉受到消費者的好評,客單價30多元,而阿甘鍋盔家的零食,更是賣斷貨。

其實,無論新零售,還是外賣,跟全國1000家多家門店能帶來的營業額相比,杯水車薪。但張玉認為,相比銷量,外賣和零食在消費場景上的突破,才是更重要的。

包括信心的建立。“毫無疑問疫情是個全球性的災難,但它也一定是短暫性的。從長期的人生來看,為短期的困難焦慮、困苦是不值得的,核心就是要行動,讓內部夥伴、股東、消費者看到企業的信心。”她說,“信心比黃金還要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