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神獸”——一場疫情成為家庭教育的“試金石”

作業輔導、監督網課、輔導心理、照顧起居……這場超長寒假,讓不少家長不由心生“不談作業,母慈子孝;一看作業,雞飛狗跳”的感慨,忍不住發出一聲聲“我太難了”的嘆息,盼下課、盼開學;而每當我們為此頭痛的時候,卻總會發現,每個班基本都會有一些“別人家的孩子”上課積極參與,作業獨立完成,在這樣的對比下,家長們除了生悶氣,更應該思考下,自家的“神獸”到底怎麼了?

家有“神獸”——一場疫情成為家庭教育的“試金石”

要知道,人在自己最親的人面前,是完全不會有任何偽裝,最真實的自己!孩子在父母面前的表現也是他最為真實的寫照!經歷過一開始的焦慮,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意識到家庭教育這在孩子成長中所扮演的角色。

在學校停課的現狀下,疫情,儼然成為了家庭教育的一塊“試金石”。

一直以來,我們對孩子的教育都是以學校為主,長此以往,家長們可能對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所忽略。在面對學校的時候,盡全力配合教學工作,把孩子成長的責任都習慣性地劃分給學校,但對家庭教育上總是有各種各樣的苦衷,比如工作沒時間等等。在這背後,則反映出我們家長在“教育”這一概念上的理解尚不成熟,以為只要學好知識、考個好成績就足夠了。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愛因斯坦曾經有一句名言廣為流傳,“教育就是當一個人把在學校的所學全部忘光後剩下的東西”,由此我們可以理解為教育不僅僅侷限於知識的掌握,更多是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所積累鍛鍊的思維能力、習慣、價值觀等等。教育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因此更是需要學校、社會、家庭三方的協助,共同培養,而任何一方的缺失,都是對孩子成長的不負責。

誠然,這次疫情帶來了許許多多的問題,讓人困擾,同時也讓我們不得不去去面對這些潛藏在身邊的問題,從而有機會補充和發揮家庭教育所具備的職能,在學習知識之餘,幫助孩子在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學會感恩等方面獲得提升,從而讓孩子們更加懂事、負責、有愛心。

用經驗和智慧點亮孩子的心燈,用德馨和愛心溫暖孩子的心靈,我是穀雨點學,一個教育從業者,心理諮詢師,關注家庭教育與孩子的成長,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收藏轉發,如有問題也歡迎私信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