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领了,“微信红包”不能收!面对感谢她们这样说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徐丽

3月17日,位于福田沙头街道如家驿站来了两位刚从美国探亲回来的七旬老人,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和奔波,刚到驿站的两位老人显得特别焦虑,也不太配合隔离,然而经过短短几个小时,他们态度却发生逆转,一定要用“微信红包”表达对医护人员的谢意。在场的医护人员拒绝了她的红包,却收下这份“暖意”。

心意领了,“微信红包”不能收!面对感谢她们这样说

3月17日福田区沙头街道如家驿站还是跟往常一样忙忙碌碌,到凌晨两点,所有的房间都住满了,可是还不断地有需隔离人员被送来。

这些隔离人员由于已经乘坐十几小时的飞机,又从口岸或车站转运到驿站,疲惫使他们的情绪十分烦躁焦虑。在这些人员中,比较特殊的是两位70多岁的老人家,阿姨有高血压,在飞机上又没有办法进入睡眠,情绪比较激动,诉说着不能马上进入房间休息的不满。

工作人员白天已经连续工作了十几个小时,晚上依然坚持工作。他们一边请区防控指挥部帮忙协调安排其他酒店房间,一边安抚需隔离观察人员的情绪。在现场值班的医护人员是福田区慢病院健康管理科主任张雪姣,她见状立即先将酒店大堂暂用的储藏室清理后,请阿姨进去休息。担心晚上阿姨会冷,他们端来开水,还找酒店多要了两床被子。到了凌晨4点左右,经过几个小时的沟通安抚,阿姨从最初的抱怨到慢慢理解,“你们太辛苦了,快回去休息吧!”。后来,终于给阿姨安排好了房间。

心意领了,“微信红包”不能收!面对感谢她们这样说

第二天,阿姨在微信群里说,昨晚虽然在外面等的有点累,但是看到工作人员事无巨细,忙前忙后很辛苦,非常感动,想以红包接龙的方式表达对工作人员的感谢。

张雪蛟拒绝了阿姨的好意,心里却感到暖暖的:“他们刚从国外回来,一路上不吃不喝,担惊受怕,再加上对隔离的政策不了解,所以难免焦虑不安,我们医护人员此时就更应该多与他们沟通和交流,多关注他们的心理感受,让他们放宽心情。”

据悉,福田沙头街道健康驿站建立至今,已经累计接收了隔离人员957人。张雪蛟说:“在这个过程中,负责健康监测的医护人员有辛苦,有委屈,但也得到了许多隔离人员的理解和支持。用我们的耐心和爱心做好了工作,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