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仍未企穩,可民以食為天,農業股的機會真的來了

在開篇之前,軍長與廣大股民朋友聊一個詞——“預期差”。

這幾年預期差越來越被人熟知,最早預期差這個詞是由國泰君安黃所長提出而且慢慢讓市場接受這種邏輯的,當年黃所長是申萬研究所的所長,而申萬研究所地位很高,堪稱研究員的黃埔軍校。那句:股價不是樹上的花,是人們心裡的花,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股市交易者。

所以現在只要是炒股時間久的都知道,炒股要看“預期差”,於是每個人都在做著大量功課,去尋找預期差背後的股價波動。一部分更聰明或者更厲害的人,以更加提前的做局,在未來能夠刺激預期的利好事件披露前潛伏進去,在利好事件進入公眾眼球后快速逃離,這批人被稱為事件驅動策略的交易者,軍長就是這批人。

如何通過預期差視角看待A股今天的表現與接下來的大勢?今天開盤前美股那邊暴漲1350點,市場上一派祥和,按理來說A股也該有著不錯表現。

全球股市仍未企穩,可民以食為天,農業股的機會真的來了

此前全球股市最慘的時候獵鷹發文說全球股市有望共振反彈,當眼下反彈真的來臨時我卻沒有了莫名的興奮,反而覺得要加以小心,並在內參中提示今天不會短線追擊,一切的原因還是預期差。

美股為何能反彈?因為市場對美聯儲大放水以及美國財政政策的不斷刺激有預期,上週美國採取了嚴控措施,同時本週一兩黨表態有望就財政刺激政策達成一致,這些促使美股從週二開始啟動反彈,股指漲幅已經達到了12.27%。

美股已經反彈到這種程度後,進一步反彈的空間還有嗎?那還要看有沒有進一步的潛在利好,可怎麼看都不樂觀。美聯儲主席已經多次強調不打算進一步大放水。特朗普多次推特發文要在4月份解除嚴控措施,這意味著一旦看到美股反彈,美國高層很可能停下對股市的呵護。

那麼根據預期差原理,這個週末如果還有政策上的呵護,屬於符合市場預期,美股也難繼續大漲。如果真要是出了什麼不該出的么蛾子,恐怕下週不容樂觀,所以今天我們沒有追擊,只是低吸了一個潛力標的。

不過收盤後再看A股,因為今天的低迷反而導致下週沒有那麼悲觀。美股這幾天奮力的反彈,A股只跟了半天,那麼即便美股下週繼續下跌,對A股的影響也不會很大,那麼主線分支勢必要有表現,這就是悲觀行情下的積極預期差。

主線分支何在?還在農業

由於當今世界,所有的主要貿易國都發生了大面積疫情,全球經濟陷入停滯。隨後很多地方會因物質的嚴重匱乏,對人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衝擊,比如美國在搶購槍支,而歐洲那邊難民很多,這會造成社會動亂的隱患。

這個時候中國在做什麼?我們的偉大祖國是全球最大工業國,又是人口大國,經濟上可以依賴內需,而在全球經濟體系崩潰的背景下,全球的生產活動可能會被中止,但幾十億人口仍要維持生存。中國很可能在此背景下成為全球抗疫的大後方,為全世界人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最基本的保障是什麼?不會是鯤鵬芯片、不會是蘋果手機、也不會是特斯拉。而會是水稻、玉米、肉蛋禽魚奶,民以食為天。隨著全球疫情的進一步擴散,這種預期會持續不斷的發酵。截至目前,全球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50萬人口,並且每天的新增病例還在創新高,疫情仍未到高峰期。

全球股市仍未企穩,可民以食為天,農業股的機會真的來了

接下來,資金也許仍會從代表人類最先進生產力的芯片領域不斷撤出,也許已經到了有奶便是孃的關鍵時刻。另一方面,蝗蟲災害一波未平,貪夜蛾潛伏在各地蠢蠢欲動,拉尼娜造成的氣候乾旱頻發,農業、第一產業從未變得如此重要,農業股的中長期機會似乎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