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疾病最容易“偷襲”青年女性,常常被延誤診斷

作為一名結核科醫生,我接觸到很多結核病患者,其中有一種結核——支氣管結核,引起了我的注意,

它有一定的特殊性,常常延誤診斷和治療半年、一年,有病人甚至誤診長達三年。

支氣管結核最容易偷襲青年女性,(當然其他年齡階段的女性和男性也可患這種病。)而且往往開始時症狀很輕,就是有時有點咳嗽,病人以為是感冒咳嗽,沒什麼大問題,就不去醫院看病,吃點感冒藥、止咳藥就“好”了;或者即使去醫院看了,醫生開點抗生素、止咳藥,沒拍胸片或拍了片沒發現問題,就掉以輕心了。

這個疾病最容易“偷襲”青年女性,常常被延誤診斷

但過不多久又咳,吃吃藥又好些。如此反覆,病人逐漸習慣了,有時看幾次門診也沒查出什麼,也沒好好查。

這樣一拖就是幾個月。到後來病人咳嗽越來越嚴重,甚至出現胸悶、氣喘,無法平躺,有些醫院還診斷是“哮喘”,給病人用平喘藥、激素等,一直不見好,後來病人才輾轉來到我們醫院。

我們拍CT、做氣管鏡發現支氣管已經非常狹窄甚至已經完全閉塞,錯過了容易治療好的階段

每當聽到病人述說他們的病史,耽擱了多長時間;每當看到他們的支氣管,有多少病灶;尤其是每當看到那些年輕女孩如花的青春被病魔折磨得黯然失色甚至過早地凋零,我總是感到非常心痛、非常難過,總想奮筆疾書、大聲吶喊,叫全社會都來關注支氣管結核,讓大家(包括老百姓和醫生)都知道這種病是怎樣的、要怎麼辦。

剖析支氣管結核被延誤診治的原因:一在病人;二在醫生。

病人自己缺乏醫學常識,不重視輕微的症狀,有時輕微的症狀可能是嚴重疾病的早期表現,症狀的輕重與疾病的輕重並不吻合,比如不發燒、輕微的胸痛、少量的痰血可能是肺癌——不治之症;而高燒、劇烈胸痛、較多的咯血卻是急性肺炎——來勢洶洶卻能治好的病。

需知道:普通感冒的病程一般不超過一週,若感冒加重發展為支氣管炎,一般也不會超過2-3周,所以若咳嗽超過2-3周,無論咳嗽輕重,都必須拍胸片,若胸片沒發現病灶但咳嗽一直不好,就必須拍CT,因為胸片的分辨率有限,看不見肺和支氣管裡細小的病灶,而CT的分辨力比胸片要高很多倍,就像放大鏡看不到細菌而顯微鏡能看到細菌一樣的道理。

胸部CT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檢查手段。另一種方法就是支氣管鏡檢查,這是發現支氣管內病變(包括支氣管結核)最直接最好的方法,有一定的痛苦,有的病人不太願意做,但如果長期咳嗽不好或胸部CT懷疑有支氣管病變,就必須要做。

這個疾病最容易“偷襲”青年女性,常常被延誤診斷

基層醫院的醫生和綜合醫院的呼吸科醫生對病人的主訴和病程缺乏足夠的重視,只在門診看,沒收住院仔細檢查,甚至連胸片都沒拍,就簡單武斷地診斷支氣管炎或肺炎,用抗生素,有的病人用了一、兩個月抗生素不好,醫生都沒好好想想、查一查是否其它疾病。

門診對這種病的誤診率很高,而一旦醫生提高警惕、將病人收住院了,特別是如果做了CT和氣管鏡,就幾乎不會誤診了

有些門診醫生對待咳嗽的病人一般都是用抗生素和止咳藥,這是不對的,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找出病因並對病因用藥,才是我們醫生的職責

總結支氣管結核的症狀特點:

  • 病程長(也就是說有症狀的時間長,不管症狀輕重);
  • 症狀反反覆覆、逐漸加重;
  • 初期是偶爾輕咳,逐漸會咳得嚴重、劇烈,甚至胸悶、氣急、平躺會加重、不能平躺,嚴重的病人自己能聽到呼吸時有哮鳴音或鼾音。
  • 其它症狀可有可無:比如發熱、胃口不好、消瘦、夜裡盜汗、咯血等等。

總結早期診斷支氣管結核的法寶:

  • 胸部CT
  • 支氣管鏡檢查

咳嗽超過2周,無論輕重,必須拍胸片。經抗炎治療後無論咳嗽症狀是否好轉,都必須複查胸片。

若抗炎後胸片上病灶未吸收,或胸片上看不出病灶但病人症狀不好轉,就必須拍胸部CT,必須好好檢查到底是什麼病了。而不是換一種抗生素再抗炎,抗幾個月炎也抗不好。花很多錢,而且病情也耽誤了。

​一旦確診為支氣管結核,立即開始治療。

除了口服抗結核藥物之外,必須同時進行霧化吸入藥物及支氣管鏡下的介入治療,包括注入抗結核藥、鉗夾取出結核乾酪物或肉芽腫、微波或冷凍治療、球囊擴張等等,具體採取何種方法要根據病人不同的病情而定。只有一些醫院具有這些設備和技術。

若治療得及時、正確,支氣管結核可以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若治療得太晚或不夠積極有效,結果可能會很糟糕,可能發生肺不張,嚴重影響肺功能和生活質量。

本文作者為梁莉醫生,內容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代替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梁莉醫生 諮詢方式】

專業擅長:

過敏性結核病的診斷及治療。除肺結核、結核性胸膜炎、支氣管結核、淋巴結結核之外的肺外結核主要的治療。

點擊「瞭解更多」,向梁莉醫生諮詢疾病,足不出戶就可獲取醫生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