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普

一、概念

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以肝脏炎症病变为主的传染病。

病原学:甲型肝炎病毒为小RNA病毒科嗜肝病毒属。

二、特点:

1、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2、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无症状感染者常见。

3、主要为儿童和青少年。成人甲肝的临床症状一般较儿童为重。

4、冬春季节常是甲肝发病的高峰期。

5、本病病程呈自限性,无慢性化。

今日科普||甲型肝炎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传染源。

必须记住:患者在起病前2周和起病后1周从粪便中排出HAV的数量最多,此时传染性最强。

2. 传播途径:以粪口途径为主要传播途径。

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物是主要传播方式。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

今日科普||甲型肝炎

手绘图


四、表现:

起病初,出现疲乏无力、食欲下降,尿色加深,可有发热,严重时巩膜、皮肤黄染。成人感染后多表现为显性感染。儿童或老人感染后多表现为隐性感染。

1.急性黄疸型

(1)潜伏期:平均30天。此期多无症状,可大量排菌,潜伏期传染性最强。

(2)黄疸前期:起病急,发热畏寒,体温在38~39℃。继续3天左右,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感或轻度腹泻。少数人群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要表现,尿色逐渐加深呈浓茶色。本期持续5~7日。

(3)黄疸期:自觉症状好转,热退后黄疸现,可见巩膜、皮肤不同程度黄染,肝区痛,肝脏肿大,有压痛和叩痛。本期短期大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肝功能明显异常。持续2~6周。

今日科普||甲型肝炎


(4)恢复期:黄疸消退,症状好转至消失,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本期持续1个月。

2.急性无黄疸型

较黄疸型少见。起病较缓,临床症状较轻。一般在3月内恢复。

3.瘀胆型

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但消化道症状较轻。该病病程较长,黄疸持续2~4个月。本型为黄疸型的一种特殊表现,一过性大便颜色变浅,尿色深呈浓茶色,肝肿大、有压痛。

4.重型肝炎:少见,严重程度与年龄呈正比关系。

5.暴发型甲型肝炎:罕见

起病急,明显的消化道及全身中毒症状;黄疸逐渐加深,肝脏进行性缩小,有出血倾向,中毒性鼓肠,肝臭、腹腔积液不同程度的肝性脑病等死亡,病程不超过3周。

五、检查、诊断

1.实验室检查

黄疸期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均增加。肝功能检查以血清ALT、AST、总胆红素水平检测升高。

2抗原抗体检测

抗-HAV IgM 发病后1周左右即可在血清中测出。

抗-HAVIgM是早期诊断甲型肝炎的重要指标。

抗-HAVIgG是既往感染的指标是保护性抗体。

1、强调早期卧床休息,甲型肝炎是自限性疾病。

2、治疗以一般及支持治疗为适当给予保肝护肝药物,避免饮酒、疲劳和使用损肝药物。

七、预防

1、控制传染源:急性期患者隔离直至病毒消失。凡是确诊患者一律不得从事食品加工、餐饮服务、托幼等工作。

2、切断传播途径: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加强粪便、水源管理,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等措施。

3、保护易感人群:HAV IgG(--)者均可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主要用于幼儿、儿童及其他高危人群。接种后免疫期至少为5年。对近期接触者,可注射丙种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时间越早越好,免疫期限为2~3个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