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愛,是人生最高級的修行

懂得自愛的人,才能越活越高貴。

——茲心


有人曾說:


人生是一場修行,有一些人陪你走一段,最終你都是一個人前行。


在人生修行的這條路上,陪你走完全程的,只有自己,一定要把自己陪好。


生活中,我們會遇到一些人,經過一些事,心態是關鍵,自愛是根本。


亦舒說:自愛,沉穩,而後愛人。


人生最高級的修行,從自愛開始,然後才能擁有愛人,以及熱愛生活的能力。


自愛,是人生最高級的修行

自愛,需要放大格局


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在武則天登基女皇后,曾經寫過一篇《為徐敬業討武瞾叫檄》。


把武則天說到不堪的地步,褒貶她的出身,甚至用極其激烈的言辭,諸如:

洎乎晚節,穢亂春宮。


加以虺蜴為心,豺狼成性,近狎邪僻,殘害忠良,殺姊屠兄,弒君鴆母。


從旁觀者的角度讀來,簡直到了目不忍睹的程度。


如果武則天本人閱讀,一定會勃然大怒,或許會帶來一場血腥的屠殺。


據《新唐書》所載,武則天初觀此文時,還嬉笑自若。


當讀到“一抔之土未乾,六尺之孤何託”句時,驚問是誰寫的?


並且感嘆道:“有如此才,而使之淪落,宰相之過也!


讀到此處,不得不感嘆武則天的格局之大,境界之高。


她看了罵自己的文章,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心生歡喜,並且感嘆駱賓王的文筆之好,替他沒被提拔而感到不平。


往往我們聽到別人讚美就欣喜,聽到不好的評價,就心煩意亂,聽到謾罵會心中不滿,產生怒氣。


自愛的人,需要格局,不會為他人的評價而活著,會實實在在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本本分分做自己能做的事。


別人怎麼說,那是別人的事。


這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非常難。


前不久,我曾遇到過一件糟心事,我一位堪稱閨蜜的人,竟然在我的背後造謠,言語極端惡劣。


我回想這麼多年的感情,兩人到了無話不談的地步,想想自己也沒有對不起她的地方。


遭受如此無端的傷害,越想心裡越委屈。


後來,一位朋友的一句話,幫我解開了心結。


你並沒有對不起她,你比她好,讓她覺得自己受到了傷害,她想辦法貶低你,來尋找內心的平衡,這都是嫉妒心作的怪啊。


流言蜚語最能打亂一個人內心的安寧,最容易在他人的中傷中迷失自己。


我們在社會上行走,難免會遇到不公正的待遇,遇到居心叵測的人,被冤枉,被陷害,被誤解。


自愛,需要放大格局,看淡那些莫須有的事,站穩腳跟,做好自己是關鍵。


用旁觀者的角度看待榮辱,內心會變得冷靜,才能真正看清事件的本來面目。


自愛,是人生最高級的修行


自愛,是人生最高級的修行

自愛,要學會苦中作樂


叔本華說過:人生實如鐘擺,在痛苦與倦怠之間擺動。


沒有一個人的人生是不苦的,如何在苦中品出一點甜滋味,需要大智慧。


木心最是一個苦中作樂的人,十年動亂期間被抓進監獄。


他在寫檢討書的紙上作詩、寫散文。


在紙上畫上鋼琴鍵,每晚藉著囚窗的一絲光,在囚牢中“彈鋼琴”,心中流淌著巴赫的曲調,陪自己度過一個個寂寞的夜晚。


他在方寸之間的牢房中,自己縫製衣服,擦拭皮鞋,把自己打理得乾乾淨淨。


別人被釋放時,精神頹靡,思想垮塌,唯獨他精神爍爍,目光炯炯。


他走出牢房,穿著得體的西裝,乾淨體面得像個旅行歸來的西方紳士。


正如勃特勒所說:生命是從缺憾中獲取完滿的一種藝術。


木心是真正懂得生活藝術的人,真正明白生命的自愛,就是來自苦中作樂的大境界。


弗蘭西斯·培根曾說過:


如果問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麼?


那麼回答則是:第一,無所畏懼;第二,無所畏懼;第三,還是無所畏懼。


蘇東坡可以說是一個無所畏懼第一人,他一生顛沛流離,仕途不順一貶再貶。


從杭州到黃州,再到人煙罕至的惠州,在別人看來是赴死的路上,他總能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


他滿腹才學,躬耕田野,絲毫不減快樂,他能與村婦坐在田埂上聊家常,天黑了都忘記回家。


他做東坡肉,吃的不亦樂乎;他手植翠竹,吟詩作畫;他自制墨,燒了房子,一臉烏黑,卻嬉笑如常。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儘管人生諸多不幸,蘇東坡仍是那個無所畏懼的人。


真可謂:黃連樹下彈琵琶,苦中作樂的第一人。


生活從來沒有圓滿,真正的自愛,就是要學會苦中作樂,才能與幸福相伴,才能得人生的大圓滿。


自愛,是人生最高級的修行


自愛,是人生最高級的修行

自愛,做個精神富足的人


許知遠曾講過一次普通的旅行中,一次偶然的相遇。


那是2007年,他到長春的白城旅行,隨意進入一家普通的旅店。


他看到吧檯上的女孩兒,正在讀一本書《窮爸爸,富爸爸》。


他立刻知道,這是一個懷揣夢想的女孩兒,渴望通過實現財務自由,實現自己的夢想。


這次遇見給他啟發很大,他覺得人生就要有夢想,不斷豐富自己的內心。


每一個人無論身處何處,無論生活如何,都應該懷揣著不滅的夢想,做個精神富足的人。


只有努力朝著認定的目標行進,不停下腳步,總有一天會到達。


人生是一場修行,物質上有欠缺,精神上一定要做個富足的人。


前蘇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被流放西伯利亞。


在那個冰天雪地的蠻荒之地,連一棵樹、一株草都不生長的地方,周圍的人群是殺人犯、流氓、無賴。


他沒有一片可以欣賞的風景,沒有一個可以交流的人。


陀思妥耶夫斯基憑藉哥哥為他寄去的書充實內心,在閱讀中逃離現實的殘酷,幫他度過人生最艱難的時刻。


後來,走出困境,反觀那段經歷,完成流芳百世的著作《卡拉馬佐夫兄弟》。


愛自己,不浪費時間,在困境中慢慢積澱,才能走出至暗時光,過好餘生。


自愛是一種能力,在不斷充實內心的同時,人漸漸變得富足而強大。


屠格涅夫說:人應尊敬他自己,並應自視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


人生一世,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境遇,或許外在物質非常貧乏,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放棄自己的辦法,就是渾渾噩噩度日,讓光陰虛度,讓精神世界荒廢。


自愛,就是在精神世界中播種秧苗,不自滿,不自輕,辛勤耕耘,終將收穫人生的豐盛。


自愛,是人生最高級的修行


自愛,是人生最高級的修行


呂凱特說:生命不可能有兩次,但許多人連一次也不善於度過。


在人生這場修行中,保持自愛的能力,放大格局,不要活在他人的評價中。


人生實苦,要學會苦中作樂,保持樂觀的心態。


無論境況多麼糟糕,物質多麼貧乏,都要堅持內修,不斷豐富自己。


在自愛中不斷修行的人,人生一切皆有可能。


*注:配圖來自攝圖網


*作者:青衣,十點讀書籤約作者,寫有溫度的文字,交有深度的朋友~個人公眾號:青衣的微態度(qingyi20186)。本文首發慈懷讀書會(ID:cihuai_dushuhui),因書明理,以慈懷道,轉載請在後臺回覆“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