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步恢復開放 文化點亮生活——我市公共文化場所見聞

點擊右上方字體“關注”,即刻免費閱覽和分享《運城公益網》,獲取最快好人好事,並參與留言評論

穩步恢復開放 文化點亮生活——我市公共文化場所見聞


市民在架前挑選圖書

草長鶯飛的3月,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的逐步好轉,我市公共文化場所陸續穩步開放,迎來了停課不停學的學生、熱衷文藝的市民和喜愛文博的學者……萬物復甦的景象就在眼前。

新華書店 雙“線”並舉

咖啡色書架,上萬冊圖書,新華書店的工作人員戴著一次性手套分門別類在整理圖書,數名讀者戴著口罩活動在不同區域。他們有的在書架前翻選書本,有的在角落靠牆低頭閱讀。3月份以來,新華書店復工營業後的有效防控措施為讀者營造了安全輕鬆的購書環境。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進一步好轉,作為市民“精神食堂”的新華書店按照防疫要求,每天做好公共區域消毒、員工及讀者體溫檢測等防控工作。市民進入書店前,工作人員會測量體溫,進行實名登記,發放一次性手套,並將同一時段進店人數控制在20人次以內。同時在店內播放滾動字幕、廣播等,提醒讀者全程佩戴口罩,人人保持合理間距等。據統計,該書店近日每天接待讀者200人次左右。

除了“線下”服務,新華書店還推出“線上”服務,滿足更多市民的閱讀需求,讓讀者在疫情期間能擁有美好的閱讀時光。

“線上”服務藉助的是微信公眾號、讀者群及新華e在線、新華e書城小程序等,書店還為讀者專門設置了值班熱線,方便各年齡段讀者查詢與訂購書籍。“安全放心的購書環境,便捷的網上閱讀、購書體驗很適合這個階段。”一王姓市民說。

運城圖書大廈副主任邵栓良說:“我們推出了一系列惠學、便民服務,還特意針對廣大中小學生推出電子課本,免費供師生使用,就是為了讓孩子們停學不停課、學業不懈怠。”

市博物館 分流有序

3月24日,運城博物館門前,有市民在接受體溫檢測。在出示了本人有效證件原件,提供了本人實時“健康碼”後,他們得以順利入館。

在館內,觀眾須全程佩戴口罩,觀展均保持1.5米以上距離。據介紹,為了創造健康、文明、有序的參觀環境,運城博物館嚴格執行“一日一進一測一登記”制度,監督每人參觀時間控制在1小時內,館內無滯留現象,避免造成人員聚集。

運城博物館於3月18日起恢復開放,開放時間為9時至17時,週一閉館。在疫情防控期間,館內開放實行限時分流措施,日接待量不超過日最大承載量的50%,瞬時觀眾流量不超過最大瞬時流量的30%。

市群藝館 網課發力

3月24日,市群藝館內正為群眾藝術殿堂的開放作準備。消毒液、測溫設備等有關物資的儲備工作已然到位,文化場所設施已經完善,場館內定期的無死角消殺工作正常進行著。

連日來,市群藝館將防疫工作放在首位,制訂科學可行的開放應急預案,明確防疫具體措施,將責任落實到個人。“考慮到這段時間的特殊性,館內暫時不舉辦線下講座、培訓、演出、比賽等人員聚集活動。在逐步恢復場館服務的同時,我們繼續通過微信公眾號及開發運城市群眾藝術館App等開展線上公共化服務,提供線上培訓等,保障社會公眾的公共文化需求。”市群藝館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該館邀請了知名音樂、舞蹈藝術家等專業人員為市民錄播音樂、舞蹈、戲曲等線上課程,為文藝愛好者提供交流學習的平臺。

市文化和旅遊局辦公室主任衛景海說:“市文旅局將進一步指導公共文化場所有序開放,監督各級博物館、文化館等繼續實施疫情防控,穩步做好恢復開放相關工作,統籌疫情防控,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好人好事投稿熱線:0359-2120208 郵箱:qrj921079616 .com 公益慈善合作微信:1305142223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