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胎怎麼做到這麼透亮的?

瓷胎怎麼做到這麼透亮的?

清乾隆 白釉玲瓏瓷西番蓮紋碗


玲瓏瓷正如“玲瓏”的本義一般:靈巧、明徹、剔透。是在明宣德年間鏤空工藝的基礎上創造和發展起來的,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


來源趣聞

瓷胎怎麼做到這麼透亮的?

相傳,在宋代景德鎮瓷器中有一種燻爐的產品,爐蓋採用鏤空裝飾。在燒成過程中,溫度往往控制不嚴,常使窯內溫度過高。加之釉料的高溫流動性好,從而使釉料熔融後流動而將爐蓋上的空洞填平。可當出窯後對光一照,卻是光亮透明。這種偶然的產品缺陷卻使工匠們大受啟發,終於在明代永樂年間成功燒製出晶瑩剔透的玲瓏瓷器。

瓷胎怎麼做到這麼透亮的?

瓷胎怎麼做到這麼透亮的?

玲瓏瓷的製作需要經過做坯、雕眼、填眼釉、乾燥、施釉、燒成等步驟,其中玲瓏眼的雕鏤和填眼釉屬玲瓏瓷製作的特殊技藝。

瓷胎怎麼做到這麼透亮的?

傳統玲瓏眼的雕鏤方法是按照畫面的安排,在半乾的坯體上用金屬刀具逐步將坯體鏤空,形成各種形狀的玲瓏眼。

瓷胎怎麼做到這麼透亮的?

玲瓏眼雕成後用毛筆蘸玲瓏釉,逐次填入玲瓏眼中,填釉的速度和次數都要靠瓷工的熟練技藝來完成。

瓷胎怎麼做到這麼透亮的?

瓷胎怎麼做到這麼透亮的?

在清代,瓷工把青花和玲瓏瓷巧妙地結合一體,形成了人人喜愛的青花玲瓏瓷。碧綠透明的玲瓏瓷和色呈翠蘭的青花互為襯托,相映生輝,給人以一種特殊的美感。

瓷胎怎麼做到這麼透亮的?

瓷胎怎麼做到這麼透亮的?

被稱之為“米通”、 “鑲玻璃的瓷器”的玲瓏瓷,以玲瓏剔透、晶瑩雅緻而蜚聲中外,在日用茶具上也達到了普遍運用。

瓷胎怎麼做到這麼透亮的?

玲瓏眼的形狀也已從傳統的米粒狀發展到月牙狀、流線狀、圓珠狀、菱角狀、多角狀等多種規則、不規則的形狀。有時還與"半刀泥"相結合,組成各種圖案。

瓷胎怎麼做到這麼透亮的?

“玲瓏眼”的釉色也由原來的單一碧綠色發展為紅、黃、綠、藍交相輝映的五彩玲瓏更豐富和增強了玲瓏瓷的表現力和藝術魅力。

瓷胎怎麼做到這麼透亮的?

瓷胎怎麼做到這麼透亮的?

玲瓏小巧、剔透晶瑩的玲瓏茶杯,讓茶人在喝茶時,更多了一份賞器的雅緻,不亦樂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