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經開區《梅家埠街道(鎮)總體規劃(2017-2035年)》

↓ ↓↓

臨沂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於2003年,下轄芝麻墩、朝陽(原重溝)、梅家埠三個街道辦事處,2010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2013年8月,《梅家埠街道(鎮)(2013—2030年)》《朝陽街道(鎮)總體規劃(2013-2030)》經市政府批覆實施。總規實施對兩個街道的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科學引領和積極推動作用,有效指導了城鎮建設和社會經濟發展。但隨著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快速發展以及綜合保稅區的建立,原規劃已不能適應新形勢發展,2017年1月,經開區管委會對兩個街道總體規劃進行修編。

下面我們來詳細瞭解一下這兩個總規!

1

梅家埠街道總體規劃


臨沂市經開區《梅家埠街道(鎮)總體規劃(2017-2035年)》

1

規劃範圍和規劃期限

規劃區範圍為東接朝陽街道和沭河,南至引沂入沭河道,西臨沂河,北接芝麻墩街道,面積91.6平方公里。

臨沂市經開區《梅家埠街道(鎮)總體規劃(2017-2035年)》

規劃期限為2017—2035年,其中:近期為2017—2020年;遠期為2021—2035年。

2

總體規劃目標

臨沂市經開區《梅家埠街道(鎮)總體規劃(2017-2035年)》

暢達高效的工貿區、濱水舒適的宜居處、綠色生態的田園地。

3

城鎮性質與人口規模預測。

1、城鎮性質:臨沂市發展承接地,區域產業突破區,智慧物流新領地,水利田園觀光城。

2、人口及城鎮化水平:近期(2020年)總人口13.8萬人,城鎮人口8.07萬人,其中鎮區人口3萬人,城鎮化水平58.5%;遠期(2030年)總人口31.01萬人,城鎮人口24.21萬人,城鎮化水平78.1%。

4

鎮域規劃。

1、城鎮空間佈局結構:

“一環、兩翼、三帶、四心、六軸”。

“一環”:是濱河沿線的濱河交通環路,也是濱河生態休閒帶。

“兩翼”:鎮區形成的綜合服務產業區和東南部的生態農業觀光遊覽區。

“三帶”:結合彭白河、解白河、玉白河濱河景觀路打造的慢行沿河公園帶。

“四心”:駐地集聚發展形成的綜合生活服務中心、兩個社區服務中心,一處旅遊服務中心。

六軸:沃爾沃路(54)、聯邦路(60)、東外環(60)、太陽城路(40)、柳州路(50)及南外環(60),這六條對外聯繫的主要發展軸。

臨沂市經開區《梅家埠街道(鎮)總體規劃(2017-2035年)》

田園觀光業。深度結合農業與旅遊產業,挖掘本地特色,打造多樣化的田園觀光主題,構築城鎮產業新高地。將重點建設:萬畝苗木花卉基地、葡萄小鎮、生態有機蔬菜示範基地、城際農場、好運角生態旅遊基地、溼地公園。

臨沂市經開區《梅家埠街道(鎮)總體規劃(2017-2035年)》

城市設計

通過對建築風貌、空間尺度、城市色彩、臨街界面等各方面的梳理和引導,使城市達到如下整體目標:

“延展現代風華,延伸生態水文”,塑造具活力、個性的特色新城。

1、 綜合一體的現代新城。

2、 特色鮮明可識別。

3、設施完善與先進。

4、創造與自然環境和諧融合的生態之城。

臨沂市經開區《梅家埠街道(鎮)總體規劃(2017-2035年)》

來源|臨沂城鄉規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