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濟南人,誰沒吃過濟南釀造廠生產的“風船”醬油呢

老濟南人,誰沒吃過濟南釀造廠生產的“風船”醬油呢

陶玉山

老濟南人,誰沒吃過濟南釀造廠生產的“風船”醬油呢

作為生於濟南,長於濟南,工作成家於濟南,已是年近花甲的我,打小就知道這樣一句從上一輩就口口相傳、而且傳誦已久的民謠一樣的俗話:“濟南的醬油洛口醋”。這裡所說的“濟南的醬油”就是指的濟南釀造廠生產的“風船”牌醬油。那時候,你在街頭巷尾隨機詢問遇到的老濟南人,沒有吃過濟南釀造廠生產的醬油的還真稀罕少有。尤其是春節前,你每次從濟南釀造廠附近途徑路過,總是會看到購買醬油的市民排起的長隊曲裡拐彎的,可以說是見頭不見尾,非常壯觀,成為惹人注目的一道靚麗風景線。濟南釀造廠生產的醬油不僅給大家的餐桌增加了芬芳馥郁,同時那種獨有的味道也深深地留在了廣大市民的心中,每每回味,總是那樣醬香醇厚,口感舒適,綿綿流長。

老濟南人,誰沒吃過濟南釀造廠生產的“風船”醬油呢

說起濟南釀造廠的沿革發展史,就我目之所至、接觸瞭解掌握的範圍而言,生於1951年,1968年參加工作就一直在濟南釀造廠,直至退休,先後擔任車間班組文書,醬油車間主任,負責生產設備技術副廠長——我的老友兄長黃立林,應該是最有權威、最有發言權的。初冬一個乍暖還寒的下午,按照事先約定,我到了黃立林兄長的家裡,聽他飽含深情地聊起了他腦海印象中的濟南釀造廠的點點滴滴。整整一下午,三個多小時的時間,外表樸實幹練,穩重平易近人,給人一種為人處世讓人放心的黃兄如數家珍一樣娓娓道來,打開泛黃的記憶,細數過往經歷,口中所言皆出自肺腑,語出之理更是極盡恪守,讓我感受頗深,切實領悟到了“最讓人驚豔的風景,就藏在歲月長河裡”這句話的真諦。更切實認識到了雖然時光飛逝無情,真情卻是恆久遠的本質意義。

老濟南人,誰沒吃過濟南釀造廠生產的“風船”醬油呢

“我們廠開始在天橋區寶華街,在1959年12月遷到這兒來的,當時門牌號是營市南街654號,後來是經十路478號。現在位於寶華街的老廠址還有我們廠子的職工宿舍呢。”話題一變,黃立林廠長的情緒也緩和輕鬆了許多,室內的氣氛好像也隨之溫暖了許多。“我們廠的味精是‘紅光’牌,而醬油產品卻是‘風船’牌,為什麼它們不是一個商標呢?”我不失時機地插問道。“雖然‘風船’是我們的老商標,也是在1949年和1951年曾經正式註冊過,而且遠在1954年市工商局批准了風船商標圖樣的。其實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們廠生產的醬油一直是‘紅光’商標的。之所以味精產品叫‘紅光’牌,這是因為1967年味精試製成功投產後,工商局註冊批准使用的商標就是‘紅光’。大約1982年,國家規定商標重新註冊,我們的醬油就又恢復了原來的‘風船’牌,一直使用至今。後來企業改制的名稱就叫‘濟南風船有限責任公司’,也算是對老商標名稱的一種紀念傳承吧。”黃廠長簡明扼要的一席話讓我恍然大悟,茅塞頓開。真的沒有想到看上去不復雜的一件事,這裡面竟然還有這麼多的故事呢。據《濟南釀造廠廠志和大事記》記載,早在1954年,“風船”牌醬油就被當時的國家地方工業部定為全國優良產品,那時候“風船”牌濟南醬油就名聲在外。“風船”醬油1994年和1997年先後被評為“全國食品行業名牌產品;1996年12月,原汁醬油為中國調味品協會推薦產品;2001年在“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上,被評為名牌產品”……廠子先後獲得“濟南市文明單位”、省級先進企業、“濟南名牌產品”和“中華老字號”等諸多殊榮。

老濟南人,誰沒吃過濟南釀造廠生產的“風船”醬油呢

(摘自《槐蔭人記憶中的老工廠》,有刪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