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和領導說話,一見面就慫:簡單3招,讓你和領導友好相處

​公司電梯裡,站著兩個人,一前一後。

阿峰站在前面,恨不得貼到電梯門上,盡一切可能離身後那個人遠些。

一想到那個人,他就感覺口乾舌燥,手掌心裡全是汗,眼睛死死地盯著電梯樓層顯示器上的數字,默默的祈禱著:“快點兒,再快點兒!”

3,4,5,6……

終於,10樓到了,阿峰趕緊走出電梯。

想了想,他還是轉身跟那個人打了聲招呼:“領導,再見!”

不等領導回話,阿峰就逃也似的跑了!

他,害怕和領導說話!

不敢和領導說話,一見面就慫:簡單3招,讓你和領導友好相處

01、你,害怕和領導說話嗎?

回想一下,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 不喜歡跟領導彙報工作,能拖則拖,一直拖到不得不去的時候;
  • 領導不在時,可以跟同事侃侃而談;領導在的時候,一句話都不敢說,只想做個小透明;
  • 開會的時候,永遠坐在離領導最遠的位置,全程低頭,生怕領導對上眼後會點名讓我發言。

職場中,很多人都有類似的情況——他們害怕和領導說話,儘量避免和領導見面或者溝通,覺得這樣才是最舒服的狀態。

但是,這種舒服對你來說並不是好事!

領導是決定你升職加薪的那個人,而你卻不敢和他說話,後果何其嚴重:

  • 因為你不喜歡彙報工作,領導不知道你做了什麼,即便想給你升職也沒找不到理由;
  • 因為你開會時不敢發言,其他同事提出了建議,領導讓他試試,效果不錯,於是升職;
  • 因為你情願做個小透明,而別人卻天天去跟領導“邀功”,於是,你只能眼睜睜看著別人加薪。

當你因為害怕和領導說話而儘量避開對方時,你其實也避開了升職和加薪的機會,更是切斷了自己的職業前途。

不敢和領導說話,一見面就慫:簡單3招,讓你和領導友好相處

02、你為什麼害怕和領導說話?

你可以跟同事談笑風生,但卻害怕和領導說話,為什麼?

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是領導,自帶壓迫屬性。

不同於同事,領導是我們的上級。這是一個天然的等級差距,無法消除。

雖然有的領導會說“大家都是朋友”,但我們都知道這句話不能當真,大家永遠都不可能是朋友,上下級關係一直是存在著的,無法避免。

正因為彼此是上下級關係,所以我不能像跟同事聊天一樣隨便開玩笑,說話時謹小慎微,生怕說錯了話,給領導留下不好的印象。

既然和領導說話這麼痛苦,那還不如不說了,於是我們就真的不和領導說話了。

除此之外,當有時候我們的工作完成的不夠好時,我們會擔心領導批評指責,於是就更加害怕和領導說話了。

不敢和領導說話,一見面就慫:簡單3招,讓你和領導友好相處

03、3招,讓你不再害怕和領導說話!

該來的,總要來的。有些事,躲不了。

人在職場,身不由己,不可能不和領導說話。

而且,想要升職加薪,就必須跟領導打好關係才行。

這裡,給大家介紹三招實用的方法:

1、微習慣

微習慣,是一種培養習慣的有效方法,其主旨是把目標無限縮小,小到自己都鄙視自己的程度。

比如說,你打算每天做50個俯臥撐,但你又很難保持每天都做到,這樣的話,習慣就很難建立了。這時,你就可以把這個目標無限縮小,小到自己都鄙視自己的程度——比如說每天只做1個俯臥撐,這樣你就肯定能保持每天都堅持這種習慣了。

跟領導說話也是一樣,我們一開始不用和領導長篇大論,只需每天說聲“早上好”、“下班了,領導再見”,漸漸形成一種微習慣,等到你對這種交流過程得心應手時,再嘗試多聊些內容,自然就可以克服“領導恐懼症”了。

不敢和領導說話,一見面就慫:簡單3招,讓你和領導友好相處

2、皇帝的新衣

上學時候我們都學過《皇帝的新衣》,說的是一個愚蠢的皇帝被兩個騙子愚弄,穿上了一件看不見的——實際上根本不存在的新裝,赤裸裸地舉行遊行大典的醜劇。

我當然不是讓你去把領導的衣服扒光,而是要告訴你可以給領導穿上一件“皇帝的新衣”。

舉個例子吧,我的上一任老闆每天都是西裝筆挺,很有歐美成功人士的範兒,讓人敬畏。有一次,我去他家拿一份文件,剛進小區,就看見他穿著背心大褲衩子陪孩子遛彎,腳上還踩著一雙女士的紅拖鞋。直到現在,我依然忘不了老闆的這個裝束,跟他聊天也沒那麼多負擔了。

領導,作為成功人士,一般都穿得非常正式,就算不是西裝革履,也很有氣勢,讓人望而生畏。

但是,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他穿著背心大褲衩和拖鞋,跟鄰居大叔沒區別,你還會害怕嗎?

不敢和領導說話,一見面就慫:簡單3招,讓你和領導友好相處

3、重複領導的最後一句話

舉個例子:

你去領導家作客,領導拿出一套自己的集郵出來跟你聊說:“你看這套郵票,真是太棒了!”

你不懂郵票,不知道棒在哪裡,最好的回應就是重複領導的最後一句話:“對啊,實在太棒了。”

領導又繼續開口:“這套集郵可是我花了好幾年才集齊的,估計很難再有人能集得這麼齊了。”

有些人這時急於表現自己,可能會立馬答:“不會啊,我認識一個人,他好像也集齊了很多呢。”

這樣一來,你的確是表現了自己,但領導就會覺得被你冒犯了,這個話題也就聊不下去了,你在他心裡的印象估計也很難繼續好下去。

正確的方法是什麼?還是重複領導的最後一句話:“是啊,想要集齊這麼多的確是挺難的。”

領導又說了:“我就覺得這套郵票特別精美,不知道是紙的問題,還是設計的原因?”

來了一個疑問句,而且還是一個選擇性質的疑問句。這個時候,有人就開始賣弄小聰明瞭,覺得自己可以猜一猜,碰碰運氣,說不定蒙對了呢!

但是,萬一你沒蒙對呢?這樣,不僅會顯得很冒失,而且很容易給人一種不穩重的感覺。

所以,這種時候,還是重複領導的最後一句話:“是啊,真的很難說清是紙的問題還是設計的原因。”

就像這樣,只要稍加變化的重複領導說的最後一句話,這個話題就可以一直繼續下去,而且給他一種你在聽他說話、聽懂了他的話以及你和他是同頻的感覺。

關於這一技巧,有兩個點需要注意:

  1. 不要一字不錯的重複對方的最後一句話,很容易變成鸚鵡學舌,給人一種很不舒適的感覺,你應該稍加變通,改變一下句子結構,自然一些。
  2. 千萬不要畫蛇添足,加上自己的觀點和總結,只會弄巧成拙。
  3. 如果是必須到了要給出意見的時候,一定要乾脆果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