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汉占据巴蜀险地,却轻易被灭?“赌徒”桓温对时机的把握很准确

东晋势微,却不乏一心为“晋”的臣子。就像庾亮、庾翼两兄弟都想要“灭胡平蜀”,但从当时的形式来看,都知道“胡强蜀弱”,可他们却偏偏先选择“灭胡”最终却一事无成。到了桓温担任荆州刺史后决定先从蜀地下手,此时蜀地的政权就是李氏所建的汉政权。

穆帝永和三年(347年)一举灭蜀,自晋王朝南迁之后,这是第一次大面积收复土地。今天搜史君就带大家来看看“成汉”是怎么被灭的。

成汉占据巴蜀险地,却轻易被灭?“赌徒”桓温对时机的把握很准确

东晋时期各国分布图

一、为何都说平蜀不难?

我们都知道“八王之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就是出现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八方之乱结束后十六国中就已经有两个建立了,其中之一就是巴氐的成汉李氏。

李雄建立成国后,蜀中在和中原相比,曾是一片相对安定的地区。李雄的堂弟李寿即位后把国号改为了“汉”,这个国家就是在李雄死后开始变得混乱。


成汉占据巴蜀险地,却轻易被灭?“赌徒”桓温对时机的把握很准确

李雄

李雄这个人,说起来还是比较“忠”的。在给凉州张骏的书信中写道:“进思为晋室元功之臣,退思共为守藩之将。”还说“晋室陵迟,德声不振。”说明他在“忠晋”的同时对晋朝也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节在里面。

但是就搜史君来看,李雄归根结底和门阀士族是不一样的,这是为何呢?

因为李雄只能算是一个“流民首领”,所接触到的“朝政”也是十分有限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来看看李氏家族的发家史。

魏武帝克汉中,李氏将五百馀家归之,拜为将军,迁于略阳北土,号曰巴氐。其孙特,庠、流,皆有材武,善骑射,性任侠,州党多附之。——《资治通鉴·卷八十二》

从这段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巴氐”族是被创造出来的,巴氐人最早就是“汉中李氏”,又因为李氏后人李特等人出众,性格豪爽而被推到前台做了“首领”。所以说,“李氏”是流民政权,并没有直接接触晋朝的“核心权力圈子”。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流民政权”如果建立起来,但是却没有一个“封建贵族”长期积攒的权力体系,即使组建起一个政权,但一定不会长久。


成汉占据巴蜀险地,却轻易被灭?“赌徒”桓温对时机的把握很准确

如果说除了这个原因以外还有什么?

那搜史君最先想到的就是“开国之主”李雄的心思根本就没再“称王称霸”上。

雄以西山范长生岩居穴处,求道养志,欲迎立为君而臣之。长生固辞。……诸将固请雄即尊位,以永兴元年僭称成都王。——《晋书·载记第二十一·李雄》

虽然李氏在当地很有影响力,但是这李雄却是“被迫”上位的,李雄的心思是“一心向道”根本没想过要称王,称王怎么是被迫的呢?

大家看看这一段史料就知道了,“母罗氏,梦双虹自门升天,一虹中断,既而生荡。后罗氏因汲水,忽然如寐,又梦大蛇绕其身,遂有孕,十四月而生雄。

也就是说这李雄的母亲在生李荡、李雄兄弟俩的时候,都是有过异象的。哥哥李荡出生的时候,母亲罗氏梦见两道长虹从家门飞上天,其中有一道飞了一半断了;生李雄的时候更夸张了,简直跟“汉高祖”刘邦的出生是一个桥段。母亲在草地里睡着了,然后梦见一只大蛇“绕身”然后就有了李雄。

最后还有传言说:“吾二子若有先亡,在者必大贵。”当然了最后李荡英年早逝,所以也就是李雄大贵了,这里说的“大贵”自然就是指建立政权了。

在搜史君眼里,《晋书》中记载的异象其实是每个建立政权建立之前,统治者必须要做的一件事,那就是——造势。但是在这件事中搜史君还有一个疑问:李雄的志向并不是称王,他完全没有必要为自己造势,不过这称霸既然不是李雄之志,那么“灭蜀”自然也就变得简单了。

二、成汉灭亡的内部原因


成汉占据巴蜀险地,却轻易被灭?“赌徒”桓温对时机的把握很准确

剑阁险峻

“李特至剑阁,太息曰:"刘禅有如此地,面缚于人,岂非庸才邪!"闻者异之。”——《资治通鉴·卷八十二》

李特在世时,成汉政权还没有建立,但是我们都知道“巴蜀之地”自古就是“天府之国”气候宜人,适合农作物耕种,而且北有剑阁天险,东有大江,西面南面全被高原占据,可以说是一片“宝地”了。

要是想攻打巴蜀之地,说不上很难,但也不是很简单,但是政权要是内部出了问题呢?

(1)成汉“继承人”问题

李雄虽然建立了政权,但是他对权利体系的了解毕竟没有门阀士族一般,于是就在立太子一事上犯下了很大的错误。

“其后将立荡子班为太子。雄有子十余人,群臣咸欲立雄所生。”——《晋书·载记第二十一·李雄》

皇帝一般立太子都是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这李特却是一反常态,李特自己有十多个儿子,却硬要将自己哥哥李荡的儿子李班立为太子。这就要和上面搜史君提到的“李雄的志向”联系在一起了。

成汉占据巴蜀险地,却轻易被灭?“赌徒”桓温对时机的把握很准确

李班

李雄的志向并不是称霸,对于什么皇位也是没兴趣,刚好前面有人传言:“吾二子若有先亡,在者必大贵。”李雄就觉得自己的位置应该是哥哥李荡的,所以就将太子之位传给了自己的侄子李班。

自己是皇帝,却将位子传给了侄子,他那十多个儿子能愿意吗?

晋咸和九年(334年)李雄死后,李班即位,李寿以遗诏辅政。

李雄的儿子李越从江阳赶回成都奔丧,就和自己的兄弟李期商量从李班手里夺权,说起来这个李班真的是一个有“大德”的人,对于前来奔丧的李越兄弟是一丝也不怀疑,一点也不防备。当时的太史令韩豹看天上有白气两道就对李班说:“宫中有阴谋兵气,戒在亲戚。”意思就是你那几个堂兄弟想要谋反。可是李班呢?还是一点也没防备,最终被李越杀死在了殡宫中。


成汉占据巴蜀险地,却轻易被灭?“赌徒”桓温对时机的把握很准确

李寿

李越立李期为皇帝,把李寿打发到涪城做梁州太守。

班谦虚博纳,敬爱儒贤;班以古者垦田均平,贫富获所,今贵者广占荒田,贫者种殖无地,富者以己所余而卖之。——《晋书·载记第二十一·李班》

期字世运,雄第四子也。聪慧好学,弱冠能属文,轻财好施,虚心招纳。——《晋书·载记第二十一·李期》

李越杀了李班后,自己并没有即位,而是让位给李期,这一点搜史君很疑惑,而李越自己是这么解释的:“越以期雄妻任氏所养。”难道说李越和李期是同父异母?而且李期的母亲是正室。

如果事实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搜史君就看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李氏宗族里的“宗族意识”很强,而李雄之所以传位李班完全是一个例外。不过从史料中看不管是李班,还是后来即位的李期,在历史上的风评都是极好的,但是李雄立太子这件事的确影响了成汉内部的团结。

(2)兄弟之间相互猜忌


成汉占据巴蜀险地,却轻易被灭?“赌徒”桓温对时机的把握很准确

成汉皇室世系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来,李寿和李期、李越虽然同为李氏宗族,却并不是“亲兄弟”,在古代亲兄弟直接都相互猜忌,勾心斗角,更何况“堂兄弟”呢?

“寿威名远振,深为李越、景骞等所惮,寿深忧之。”——《晋书·载记第二十一·李寿》

前面说到过,李寿被李越、李期兄弟俩给挤到涪城当了个梁州刺史,可是这兄弟二人依旧对李寿不放心,经常派人到涪城打探李寿的动向。

李寿向巴西名士龚壮请教 如何做才能保全自己。龚壮本身就不赞成李氏一族割据巴蜀之地,就劝说李寿推翻李期,向东晋称,而刚好身边也有人赞成李寿向东晋称臣。


成汉占据巴蜀险地,却轻易被灭?“赌徒”桓温对时机的把握很准确

搜史君觉得,此时的李寿也早有推翻李期的心思,只是不好自己说出口,找一个有名气的人给自己一个推翻李期的恰当借口罢了。

晋咸康四年(338年),李寿带兵,袭击成都,废李期,放纵士兵在成都城内劫掠,成都城乱了好几天才安定下来,李期被幽禁没多长时间就自缢了。

这么看来,这个李寿和李班、李期相比还真是差了很多,说是“兄弟之间相互猜忌”倒不如说是大家都觊觎着皇位,相互争夺。

(3)背弃誓言,不得人心

思明曰:“数年天子,孰与百世诸侯!”寿曰:“朝闻道,夕死可矣。任侯之言,策之上也。”——《晋书·载记第二十一·李寿》

李寿在起兵之前,歃血起誓,跟自己的部下都说要向东晋称臣,可是等打下成都后,就又想着称帝了。


成汉占据巴蜀险地,却轻易被灭?“赌徒”桓温对时机的把握很准确

李寿称帝

在称帝之前,李寿特意让人起了一卦,占卜之人说李寿可以做几年皇帝,解思明就说:“几年的皇帝,怎么比得上百世的诸侯!”意思就是说让李寿向东晋称臣,而李寿却说:“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就是我宁可当一天皇帝,我都满足了。

看来这李寿已经着魔了,铁了心要背弃誓言当皇帝,之后就把国号改成了“汉”。

李雄在世时,为人宽厚俭约,但是李氏的很多子弟已经养成奢靡之风,古代人打天下,大都是为了享福,很少有当权者真正为百姓着想。

“发州郡工巧以充之,广修宫室,引水入城,务于奢侈。又广太学,起宴殿。百姓疲于使役,呼嗟满道,思乱者十室而九矣。”——《晋书·载记第二十一·李寿》

李寿打下成都后没有选择向东晋称臣,所以说成汉和东晋这条路就算是断了,所以要和东晋建交是不可能了,于是李寿便和后赵石虎通使。


成汉占据巴蜀险地,却轻易被灭?“赌徒”桓温对时机的把握很准确

后赵宫殿

使者到了邺城后,回来就跟没见过世面一样,把邺城描述的富丽堂皇,听得李寿心里痒痒;还说在石虎严苛的律法统治之下,没有人敢不服从命令。

李寿不向东晋称臣也就罢了,却还去学习石虎蹩脚的“政策”把落后当成先进去学习。从各地征发壮丁,充实成都,大兴土木造宫殿,引水为护城河,而且生活越发的奢靡,百姓们都十分疲惫,民间怨声载道,十户人就有九户想要推翻李寿。

李寿当了五年皇帝后,就去世了,而李寿的继任者——李势,比之李寿有过之无不及。

李势不理国政,而且荒淫无道,对于朝中大臣没有一个信任的,本来李势无后,弟弟李广就想着,哥哥李势能不能立自己为“皇太弟”,这不问还好,一问李势就对自己的弟弟起了杀心,派李奕前去捉拿,就这样李广被自己的哥哥给逼死了。


成汉占据巴蜀险地,却轻易被灭?“赌徒”桓温对时机的把握很准确

李势无能,李奕自然就想取而代之。

“李奕自晋寿举兵反之,蜀人多有从奕者,众至数万。”——《晋书·载记第二十一·李势》

李奕领兵攻打成都,百姓在受到李寿压迫后,这新上位的皇帝不但不为民着想,反倒变本加厉,蜀地的百姓们都跟着李奕一起,不过着李奕却是没有当皇帝的命,带领大军冲锋的时候,被小卒给一箭射死了。

综合以上种种,再看此时蜀地的局势,就李氏自己已经乱成一堆了,所以在此时选择灭蜀,自然容易很多,桓温也是在这个时候选择“灭蜀”的。

三、桓温灭蜀

成汉占据巴蜀险地,却轻易被灭?“赌徒”桓温对时机的把握很准确

成汉当时的地理位置

从图中地理位置上看,东晋在长江下游,如果要寻求安稳,那就必须要拿下巴蜀之地,因为巴蜀之地地处上游。只有上游在东晋手中,东晋的日子才能过的相对安稳一点,所以说巴蜀地区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消灭成汉也就是必然的趋势了。

“时李势微弱,温志在立勋于蜀,永和二年,率众西伐。”——《晋书·列传第六十八·桓温》

永和二年(346年)十一月,桓温出兵伐蜀,当时东晋朝堂之上,反对的声音很多,大多是说蜀地地形险峻,路途遥远,桓温的兵力又不足,很难取胜。可是这一众大臣都不知道,桓温的性格说的好听点就像是一名老谋深算的高人,其实也就是感觉很准的“赌徒”,除非有必胜的信念,否则绝不会轻易出兵。

成汉占据巴蜀险地,却轻易被灭?“赌徒”桓温对时机的把握很准确

成汉、东晋势力分布图

李势仗着蜀地的地势险峻,根本一点也不担心。桓温领兵长驱直入,等快打到成都李势才如梦初醒,派自己的叔父李福、堂兄李权等人出兵。

“温又击权等,三战三捷,贼众散,自间道归成都。”——《晋书·列传第六十八·桓温》

李福攻打彭模,却被孙盛给打了回去。李权碰到了桓温,结果可想而知“三战三败”,成汉军队一路溃散逃回了成都。等到桓温兵临城下,李势这下急了,亲自带兵出城在“笮桥”于桓温作战。

这“笮桥之战”就是成汉的灭国之战。

桓温带领的晋军一路畅通的打到了成都城下,而此时对晋军来说却也是一场硬仗,参军龚护阵亡,晋军军心大乱,幸好鼓吏在这时不小心敲了战鼓,士兵们听令行事,一举打到成都城门口,放火烧了城门。李势自知没有翻盘的机会了,就交了降书成汉就此灭亡。

成汉占据巴蜀险地,却轻易被灭?“赌徒”桓温对时机的把握很准确

但是搜史君认为成汉灭亡一路都很顺利,唯独“笮桥之战”有一个疑点,就是鼓吏擂鼓事件。

《资治通鉴》与《晋书·载记第六十八·桓温》史料对比:

《晋书·载记第六十八·桓温》中:参军龚护战没,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于是攻之,势众大溃。

《资治通鉴·晋纪》:众惧欲退,鼓吏误鸣进鼓。

都是说晋军在此战中觉得艰难,军心不稳,士兵想要退却。但是在古代,难道是士兵想要退就能退的吗?


成汉占据巴蜀险地,却轻易被灭?“赌徒”桓温对时机的把握很准确

桓温

这种原因只能出在主帅已死的情况下,所以在主帅没有说“鸣金收兵”的情况下,士兵是不可能退的。

这“误擂战鼓”的情况很有可能是故意的,古人作战时进退的信号十分明显,擂鼓进军,鸣金收兵。如此重要的位置,不可能将一个冒失的人安排到这里,所以搜史君觉得应该这个鼓吏与桓玄的关系比较好,看情况紧急没顾得上向桓温请示,直接擂起战鼓,鼓舞军心。

从李雄称王算起,到李势上书表降,李氏的成汉政权仅仅存在了四十四年。

总评:

成汉政权占据险地却还没有取得长久的国祚,完全印证了那句“德之不修, 险亦难恃。”,李氏宗族在李雄死后就一直内斗不止,削弱了成汉的力量,李氏宗族之所以能在蜀地站稳脚跟完全是依靠百姓和当地大族,但是从李寿开始就不得民心,动摇了李氏政权能建立的根本,所以这种局面根本就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

桓温选择在李势在位期间灭蜀,也是把握了一个良好的时机,乘蜀汉势弱之时,轻兵远袭灭了成汉,这不仅表现出桓温的果决与魄力,还有他行动之迅速,自东晋在建国以来,论将才除王敦、陶侃以外,没有人比桓温更加有将帅之才了,而他的“赌徒”心理,使他不管是在军事还是政治上没有绝对的把握,绝不出手,十分谨慎,这么看来桓温的这个性格也是灭蜀的一大因素。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卷八十二》、《晋书·载记第二十一·李雄》、《晋书·载记第二十一·李班》、《晋书·载记第二十一·李期》、《晋书·载记第二十一·李寿》、《晋书·载记第二十一·李势》、《晋书·载记第六十八·桓温》、《资治通鉴·晋纪》、《中国历代战争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