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温、桓玄父子二人锲而不舍的“皇帝梦”,实现梦想后结局却很惨


桓温、桓玄父子二人锲而不舍的“皇帝梦”,实现梦想后结局却很惨


自古以来,“皇权”就是至高无上的。历史上有不计其数的人,为了登上皇帝的“宝座”而丢掉性命,但后来者仍然是前赴后继。也正是如此才推动了朝代的不断更迭和社会的进步。但是位置只有一个,全靠实力说话。绝大多数朝代的更迭,都需要家族几代人的力量积蓄,才会有机会将前朝取而代之。历史上也不乏一些权力膨胀的大臣“废帝自立”的情况。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个好士兵”,但是想当皇帝的大臣,就不是好大臣了。东晋的桓温、桓玄父子就有着强烈的“皇帝梦”,虽然最终由桓玄得以实现,但其不但下场很惨,而且所建的朝代在历史上也没有存在感。

少年桓温侠胆英豪

桓温是东晋宣城内史桓彝的儿子,小时候就显得有点与众不同。当时的名士温峤见到他后,对他的父亲桓彝说:“这孩子将来不是一般人啊!”桓彝见温峤如此夸奖自己的孩子,就以温峤的姓为儿子取名桓温。

少年时的桓温,身上沾染了不少“官二代”的不良习气。他沉迷于赌博,经常流连于赌肆之中。有一次,桓温手气不好,输了很多钱。虽然桓温的父亲桓彝是做官的,但相对还算清廉,欠了不少赌债的桓温也不敢回家要钱。桓温想到陈郡有个叫袁耽的名士,是个远近有名的赌博高手,就想去求他帮忙。桓温找到袁耽时,他正在家中居丧期间。桓温硬着头皮将来意一讲,袁耽果然是个好赌之人,二话不说跟着桓温就到了桓温输钱的赌场。赌场老板不认识袁耽,对桓温请来的这个颇自信的帮手很是轻蔑,说“汝故当作袁彦道(袁耽)邪?”袁耽也不说话,坐下之后不一会就将桓温输的钱给赢回来了。桓温在旁也是欢呼雀跃,袁耽站起来,从怀里掏出丧帽砸到赌场老板身上说“汝竟识袁彦道不?”说罢和桓温一起扬长而去。

桓温、桓玄父子二人锲而不舍的“皇帝梦”,实现梦想后结局却很惨


一件事的突然发生,一下子改变了桓温的命运。晋成帝咸和三年(328年),历阳内史苏峻发生叛乱,桓温的父亲桓彝在参与平叛的时候,被叛徒出卖,最后死于苏峻的手下韩晃手中。经此打击的桓温,瞬间长大成熟了,再也不是那个只知道嬉戏玩耍的无知少年了。这也成为桓温人生的转折点,此时的桓温,无时无刻不在想着为父亲报仇雪恨。

桓温通过调查得知,泾县县令江播曾经参与了杀害桓彝的行动。于是桓温请求官府严惩江播,但是在桓温几次请求后,江播不但没有被严惩,而且竟然获得了朝廷的赦免。愤怒的桓温终于明白,自己的仇恨必须由自己亲自去报了。但桓温毕竟年纪很小,自己去复仇,弄不好连自己的命也丢了。桓温虽然冲动,但头脑清醒。他开始“卧薪尝胆”,每天练习武艺,就连睡觉都抱着兵器,就这样过了三年。正在桓温准备行动的时候,传来仇人江播病死的消息。对此,桓温很受打击,觉得生活突然失去了目标,自己几年的努力都白费了。最后桓温决定“父债子还”,他要向江播的儿子们复仇。于是,桓温怀揣利刃,来到江播府上,以前来吊孝的理由进入江家,在江播的灵堂上将江播的儿子江彪杀死,江播的另两个儿子见势不妙准备逃跑,也被桓温追上杀死。虽然说杀人偿命,但桓温的行为不但没有受到社会的谴责,反而以为父报仇的至孝行为,赢得了老百姓的一片称赞。一时间,桓温成了大家眼中的大英雄。

当时名士、大臣庾翼听说桓温的事情后,非常钦佩桓温的胆识和豪气,就将桓温作为人才推荐给晋成帝。晋成帝便接见了桓温,两人相谈甚欢。于是就将姐姐南康公主嫁给了桓温,并封其为驸马都尉。自此,桓温正式开始了他翻云覆雨的政治生涯。

桓温、桓玄父子二人锲而不舍的“皇帝梦”,实现梦想后结局却很惨


“如果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遗臭万年”这是桓温的人生信条

得到晋成帝的欣赏后,桓温的仕途也是一帆风顺,先是被封为安西将军,随后接管了庾翼督查六州的军务,并担任了荆州刺史。桓温的升迁速度太快了,但他毕竟没有做过什么突出的贡献,再说荆楚地区多年来一直是由庾氏家族在经营,桓温必须为树立自己的权威做点事情了。

当时的蜀汉地区有一个割据势力,就是由李特率领流民建立的成汉政权,也被称为“后蜀”。由于蜀地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桓温就将这里选定为自己建功立业的目标了。桓温向朝廷请求征讨成汉,但大臣中有大多数人不赞成,认为蜀地道路艰险,桓温的人马少,很难获得成功。但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桓温那不羁的性格决定了他拿定了主意就难以更改了。在朝中还在为到底该不该出兵而争吵时,桓温早就命令自己的部队向蜀地进发了。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二月,桓温率大军逼近成都。

成汉皇帝李势派叔叔李福、堂兄李权等人率兵迎战。桓温在与李权的对战中三战三胜,一时间,蜀军军心大乱败逃回成都。眼看要被灭国了,平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的李势这一次决定拼一下,他亲自带着自己的御林军出城迎战桓温,在城外笮桥上两军发生激战,李势的御林军都是世代效力与李家的亲兵,战斗力很强。这一战是晋军入蜀以来战斗最为激烈的一次,桓温在阵前督战时,对方有一支箭差点射中他的脑门,受到惊吓的桓温命令鸣金收兵,但是传令兵却出现了乌龙,命令变成了击进军鼓,听到鼓声的将军袁乔率士兵再次发起冲锋,竟然一鼓作气将李势一方杀的大败。桓温也指挥部队乘势冲进了成都城内。李势见大势已去,在大臣们的劝说下向桓温投降。桓温对李势以礼相待,派人将他送到晋朝的都城建康,并任命原来的成汉官员就任原职。自此,割据蜀地四十六年成汉政权灭亡。

桓温、桓玄父子二人锲而不舍的“皇帝梦”,实现梦想后结局却很惨


桓温率兵灭掉成汉后,朝中大臣对桓温立即刮目相看,桓温也成为了东晋的大功臣,并晋升为征西大将军,正式开始了他的权臣之路。在西征中尝到了甜头的桓温,又将目标瞄准了北方。永和五年(349),后赵皇帝石虎病死,北方形势大乱。桓温立刻上书朝廷,请求北伐。但东晋的士族早已习惯了江南安逸、平静的生活,并不愿意北伐。再加上此时的桓温已是手握重兵,朝廷也不愿意让其再次出征,以免其势大后难以控制。但架不住桓温几次上书,而后赵的石虎死后也确实是个机会,朝廷就派征北大将军褚裒为征讨大都督,督徐、兖、青、扬、豫五州军事讨伐后赵。朝廷派别人就是不派桓温出北伐,令桓温非常失落,但不久,褚裒的北伐失败。

到了永和七年(公元351年)朝廷又决定派殷浩进行北伐,还是不打算派桓温去。这个殷浩是一个清谈名士,其实就是个像纸上谈兵的赵括一样的人物,史书说他“弱冠有美名,尤善玄言”。苦苦等待了两年的桓温非常失望,他做出了一个举动,令朝野十分恐慌。桓温亲率大军五万,自江陵顺流而下,一直到了武昌,朝廷大臣们以为桓温是前来逼宫的。但在会稽王司马昱的写信劝说下,桓温率兵返回了驻地。但他此举还是吓得殷浩要辞职。见桓温回去了,殷浩才由寿春率军北伐,但这是一次注定要失败的行动,在大军出发时,主帅殷浩竟然在上马时,从马上掉了下来,摔了个大马趴。军中皆认为是不吉之兆,果然殷浩的北伐以大败而回告终。桓温趁机上书朝廷弹劾殷浩,最后殷浩被贬为庶人。自此,东晋朝廷中也只剩下桓温一枝独秀了,朝廷大权也逐渐地落入桓温之手。

桓温、桓玄父子二人锲而不舍的“皇帝梦”,实现梦想后结局却很惨


一直没有放弃北伐念头的桓温,再一次提出了北伐,这一次再也无人能阻止他的计划了。但是此时的北方已经不是当初了,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前秦和前燕在北方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就是说东晋已经失去了北伐的最好时机了。永和十年(公元354年),桓温统帅四万步骑兵从江陵出发,开始了北伐。桓温大军先是攻占了上洛,生擒了前秦的荆州刺史郭敬,又攻破了青泥。晋军的的进展非常顺利,以三面夹击的形式向前秦攻击。晋军和前秦军队在蓝田展开激战。前秦的淮南王苻生骁勇善战,他单骑冲入晋军中来回十几次,杀伤大量晋军,前秦士兵也很受鼓舞。桓温见此毫不示弱,亲自督阵,率领晋军最终将前秦军打的大败。前秦的太子苻苌也在战中被箭射伤,最后伤重而死。与此同时,桓温的弟弟桓冲率领的另一路晋军,也在白鹿原击败了符雄率领的秦军。

前秦经此一战也已是岌岌可危。桓温率大军一路推进到霸上,直逼长安城。当地的百姓见到晋军,都异常兴奋,纷纷说终于盼到官军到来了。史书记载:

三辅郡县皆来降,温抚谕居民,使安都复业,民争持牛酒迎劳,男女夹路观之。

眼见到形势片大好,桓温的第一次北伐就要成功了。但桓温却出现了决策性错误,他迟迟没有下令进攻近在咫尺的长安。正在他犹豫不决时,前秦军队发挥骑兵优势,在子午谷突袭了晋军司马勋部,而另一部晋军也为秦军所败。刚刚取得的大好局面实然发生了改变。桓温本打算待当地麦子熟了,就地补充军粮,但被前秦符健抢先一步将还没有成熟的麦子全部收割了。面对粮草缺乏的现实,晋军的军心开始动摇,桓温只得下令大军撤退,前秦军队却在晋军撤退时不断追击,使晋军损失了上万人。桓温的第一次北伐以失败而告终。

痴心不改的桓温经历了第一次北伐失败,却仍不改初衷。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桓温开始了第二次北伐,征讨羌族人姚襄。桓温亲自披甲上阵,晋军在他的带领下战斗力大增,最终击败了姚襄。在收复了洛阳后,桓温特地祭拜了历代的帝王陵墓,然后班师回朝。

太和四年(公元369年),桓温开始了他的最后一次北伐,桓温率五万大军征讨前燕。晋军前期进展十分顺利,连战连胜,还擒获了前燕的宁东将军慕容忠,很快晋军就离前燕都城邺城只有二百多里了。前燕向前秦请求援助,前秦符坚派二万大军前来救援前燕,在前燕和前秦的相互配合下,桓温率领的晋军被打败,死伤三万余人。桓温的第三次北伐失败了。其实我们来看,桓温不能说没有军事才能,他的西征和北伐还是有可圈可点之处的。只所以北伐最后失败,也有东晋错过了最佳时机,北方各政权的实力得以改善,而东晋政权的实力却早已在走下坡路等原因有关。

第三次北伐的失败对桓温的打击很大,他的政治威信也大受影响。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温采取了历史上权臣惯用的做法,就是“废帝”。恒温曾对亲信说过“为尔寂寂,将为文景所笑!”言下之意有效仿曹丕接受禅位而登基的意思,这从恒温的一句流传千古的名言也可以看出来:“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应骂名千载!”

世上总有那么一帮喜欢给别人出坏主意的家伙。桓温的谋士郗超就对恒温说:

明公既居重任,天下之责将归于公矣。若不能行废立之事,为伊、霍之举者,不足镇压四海,镇服宇内,岂可不深思哉!

桓温听后,深以为意,两人当场就定下了废帝的计划。桓温想通过废掉皇帝,换上一个便于控制的人来抬高自己的威望。太和六年(公元371年)十一月,桓温以晋废帝司马奕有“痿疾”生不出孩子为由,逼褚太后废了皇帝,立会稽王司马昱为帝,即简文帝。

桓温、桓玄父子二人锲而不舍的“皇帝梦”,实现梦想后结局却很惨


恒温的计划是自己慢慢地代晋自立,谁知简文帝登上帝位后很快就驾崩了,让还没有准备好的桓温措手不及。本来简文帝生前已经写好一份诏书,要让位给桓温,被大臣王坦之给撕了。糊涂的简文帝竟然说“天下,傥来之运,卿何所嫌也!”王坦之答“天下,宣元之天下,陛下何得专之!”意思责怪皇帝不该将天下当做自己一个人的东西,拿去送人。简文帝死后,大臣将遗诏改为由桓温辅政,并拥立太子继位,即孝武帝。

本以为简文帝会让位给自己的桓温,得知消息后,带兵从姑孰赶到建康。朝中大臣以为桓温要兴师问罪,人人自危,王坦之更是吓得想逃走,只有谢安较为坦然,并劝王坦之道:“晋祚存亡,决于此行。”桓温到后接见百官,见谢安态度从容,桓温考虑到王、谢家族尚有实力,就打消了兵变的计划。几天后,桓温的旧疾复发,只得带兵返回了姑孰。随着病势日渐严重,桓温知道自己时日不多了,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皇帝梦”了。退而求其次,桓温要求朝廷给自己加九锡,也算是个安慰。都病到这种程度了,桓温还是如此贪恋权力。

朝廷不敢直接拒绝桓温的请求,谢安、王坦之就让袁宏起草为桓温加九锡的诏书。袁宏很快就写好了,拿给王坦之和谢安看后,两人挑了不少毛病,改来改去。袁宏就问王坦之是怎么回事,王坦之说:“闻彼病日增,亦当不复支久,自可更小迟回。”袁宏这才明白,这是要把桓温拖死算了。最终一代枭雄桓温就在加九锡的等待中去世了,终年六十二岁。终其一生也没有实现“皇帝梦”

桓温、桓玄父子二人锲而不舍的“皇帝梦”,实现梦想后结局却很惨


锲而不舍,桓玄来继续完成父亲没有实现的梦想

桓玄是桓温最小的儿子,小时聪明,极受桓温喜爱。桓温去世的时候,桓玄只有五岁,他承袭了桓温的封爵南郡公。在叔叔冲的培养下,桓玄逐渐长大,但因为父亲曾有篡位的嫌疑,导致朝廷一直不愿意重用桓玄,直到二十三岁,桓玄才被任命为太子洗马。慢慢地,桓玄通过在荆州的经营,凭借着父亲和叔叔的影响,桓玄也有了自己的一支力量,并趁机吞并了殷仲堪的军队,一举夺得了荆、雍二州。有了实力的桓玄上表朝廷,要求任领荆、江二州刺史。考虑到江州地理位置重要,朝廷更是大方,授桓玄都督荆、司、雍、秦、梁、益、宁七州,为后将军、荆州刺史,由桓脩为江州刺史。几乎将整个西部都送给了桓玄。但桓玄不满意,坚持要领江州,朝廷不得不加桓玄都督江州及扬豫八郡,并领江州刺史。之后,桓玄又提出要朝廷任命其兄桓伟为冠军将军、雍州刺史;侄子桓振为淮南太守,朝廷都不敢不答应。

恒玄势力的上升,也让他有了继续实现父亲桓温“皇帝梦”的实力。朝廷也对桓玄越来越不放心了。元兴元年(公元402年),司马元显派镇北将军刘牢之作为前锋都督,以前将军谯王司马尚之为后部,举兵讨伐桓玄。面对朝廷大军,桓玄心中也没了底,不知道能不能打得赢。于是,桓玄采取保守战法固守江陵。但其手下长史卞范之建议说:

公英略威名振于天下,元显口尚乳臭,刘牢之大失物情,若兵临近幾,示以威赏,则土崩之势可翘足而待,何有延敌入境自取蹙弱者乎!

受到鼓励的桓玄,一下子来了勇气,决定由哥哥桓伟留守江陵,自己亲率大军沿江东下,并发布檄文列举司马元显的罪行。檄文传到建康时,司马元显给吓得不知所措,也真是废物一个。

桓温、桓玄父子二人锲而不舍的“皇帝梦”,实现梦想后结局却很惨


桓玄大军到达寻阳,一路上基本上没见到官军。桓玄见士兵们士气高涨,原本还担心士兵不听指挥而提着的心也放了下来。桓玄大军先是击败了谯王司马尚之,刘牢之也向桓玄投降了。然后桓玄挥兵直抵建康城外的新亭,司马元显吓的不战而溃,逃回了京城。面对桓玄大军,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父子只知道相对而泣,最终父子二人被桓玄所擒。进入建康的桓玄,将司马道子和司马元显父子掌权时的大臣进行贬谪后,全部安排上自己的亲信。晋安帝已成为桓玄手中的傀儡,下一步就是桓玄实现父亲的梦想的时候了。

元兴二年(公元403年)十一月,桓玄先是封自己为楚王,并为自己加了其父恒温死都没实现的九锡。随后,桓玄的幕僚卞范之写好禅位诏书,让临川王司马宝逼迫晋安帝进行抄写,将帝位禅让给桓玄,并将晋安帝迁至永安宫。桓玄面对父亲和自己两代人梦寐以求的“帝位”,内心激动难奈,但是形式还是要走的。于是他又表演了三劝三让的把戏,在筑坛告天后,于十二月三日正式登上帝位,改元“永始”,改国号为“楚”,史称“桓楚”,并改封晋安帝为平固王。桓玄追尊其父桓温为“宣武皇帝”,桓温终于在他死了三十年后,由其儿子恒玄帮他实现了皇帝梦。

桓温、桓玄父子二人锲而不舍的“皇帝梦”,实现梦想后结局却很惨


桓玄登上帝位不久,就开始了骄奢淫逸的生活,游猎玩乐不分昼夜。一位开国之君的表现完全和亡国之君没有区别,这也注定了他建立的政权不会长久。这时候,在征讨孙恩中崛起的刘裕已经有了相当的实力。桓玄身边有人劝桓玄说:“

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早为其所。”但桓玄听了不以为然,并未放在心上。

其实刘裕早有打算,皇帝轮流坐,你当得我也当得,他不过在等待一个机会而已。在一切准备好后,刘裕联合何无忌集结部众起兵,先在京口、广陵杀死了桓玄的亲信桓修和桓弘。桓玄在明白过来后,连忙召桓谦、卞范之等人商讨对策,最后桓玄决定派顿丘太守吴甫之、右卫将军皇甫敷率大军北拒刘裕。桓玄认为,只要刘裕一见大军就会吓坏。可他忘了刘裕不是一般人,他武力值超强,曾经有过以一当千的战绩。双方会战于江乘,刘裕手执长刀,亲自上阵,手下士兵受其影响,也是个个奋勇拼杀。桓玄派出的吴甫之、皇甫敷皆被斩杀于阵前。桓玄又派出桓谦屯兵东陵口,卞范之在覆舟山西屯兵。刘裕率兵到了覆舟山东,恰在此时,天上刮起了东北风,刘裕命令士兵纵火,一时间火烟铺天盖地,桓玄的最后一道防线也土崩瓦解了。兵败如山倒,见到大势不妙的桓玄带着亲信沿长江南下逃走了,刘裕随即又攻下建康。

桓温、桓玄父子二人锲而不舍的“皇帝梦”,实现梦想后结局却很惨


刘裕派出追兵继续追击桓玄,在峥嵘洲再次大败桓玄。桓玄打算逃往蜀地汉中,想当年桓温率大军在蜀地建功立业,今天桓玄却要往蜀地逃命,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呀!倒霉的桓玄在逃亡的路上却碰上了益州刺史毛璩的手下。当益州都护冯迁跳上桓玄的坐船时,桓玄拔下头上的玉饰递给他说:“你是什么人,竟敢杀天子?”冯迁道:“我只是杀叛贼而已。”说罢拔刀上前将桓玄杀死。这时的桓玄哪有他父亲手刃仇人的威风,活像一只待宰的小鸡。桓玄死时仅三十六岁,他的头颅被砍下送到建康,挂在一个大杆子上示众,百姓见了竟然十分欣喜,可见桓玄是多么不受人待见了。

桓温、桓玄父子二人锲而不舍的“皇帝梦”,实现梦想后结局却很惨


桓温、桓玄父子是将曹操和曹丕父子做为偶像的,就连桓温的名言:“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应骂名千载!”也和曹操的那句“宁我负人,毋人负我”有相似之处。经过桓温、柜玄父子二人两代人的努力,最终由桓玄圆了皇帝梦。可惜从建立楚国到桓玄被杀,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楚国存在时间短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根本没有存在感,也不被后人所承认,认为桓楚只不过是伪朝而已,也实为可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