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沒有優秀的家長哪有優秀的孩子,這樣做孩子才有出息

有句老話說:“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看似說的孩子是不是出色,從小就能看出來, 但是實際上意思是從小家庭環境影響孩子的不止一點點,大家都是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從小對孩子的教育,將影響孩子的一生,不同的家長培養出來的孩子也是不同的。


李玫瑾教授:沒有優秀的家長哪有優秀的孩子,這樣做孩子才有出息


“有很多的家長都是該管的時候不管,不該管的時候卻開始管孩子”這是著名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經說過的。我們的許多家長要對李教授說的這句話深思,該如何糾正孩子,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考上好的大學,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對社會有貢獻,這個應該從小抓起。


李玫瑾教授:沒有優秀的家長哪有優秀的孩子,這樣做孩子才有出息


我在看來了所有李教授的講座之後總結出李教授針對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的4個觀點。

1、要學會善待自己

當你因為孩子的問題倍感自責的時候,你覺得是一個糟糕的媽媽,你處在耗竭的狀態,怎麼能投入精力去幫助你的孩子呢?

這讓我想起來,《媽媽是超人》中伊能靜因為沒有看好寶寶,讓孩子直接從凳子上摔下來的時候,當時看的人心驚膽戰,那麼小的孩子摔在了地上!誰看著都會心疼,誰都不想讓孩子出事,但是在事後伊能靜到廚房抽了自己一耳光,也是叫人心疼。


李玫瑾教授:沒有優秀的家長哪有優秀的孩子,這樣做孩子才有出息


對自己的情緒和需求有一種寬容和體貼的態度,才能以更好的態度來對待孩子。還要為自己的行為和情緒保持苛刻或者是一種批評的態度,以後當孩子有這樣的情緒時他們遇到困難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現在請努力地善待自己,停止一切自責。


李玫瑾教授:沒有優秀的家長哪有優秀的孩子,這樣做孩子才有出息


2、尊重孩子的想法

不要覺得你是孩子的父母就要解決孩子所有的問題。當你的孩子清楚消極,對你的提議產生抗拒的時候,你可能覺得孩子不尊重你,你總是想去幫助孩子,你覺得對不起孩子,不應該讓他難過,內心無法接受他拒絕你幫助的好意。但是,這些都是好的現象,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要給孩子一定的選擇權,要給孩子留出一定的空間,鼓勵和允許他們探索自己的解決之道。


李玫瑾教授:沒有優秀的家長哪有優秀的孩子,這樣做孩子才有出息


3、科學的管教孩子

我們要把孩子當做一個個體,他們都有自己的性格,要按照他本來的樣子去養育他,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別是在這個充滿了壓力和競爭的社會,需要建立在你對他的反思性養育理念之上的,我們應該尊重和順從他本來的樣子。


李玫瑾教授:沒有優秀的家長哪有優秀的孩子,這樣做孩子才有出息


4、鍛鍊獨立

很多家長都是出於對孩子的愛護,覺得孩子還小,而且做事很慢,家長就會幫助孩子去完成。比如說穿衣服,打掃衛生。家長會覺得孩子做的慢而不讓他做。慢慢的孩子的獨立意識就逐漸的消失,他們越來越依賴父母。因此,他們長大之後就很難自己照顧自己,之後可能就會變成我們之前所說的啃老族。


李玫瑾教授:沒有優秀的家長哪有優秀的孩子,這樣做孩子才有出息


一個人所在的原生家庭對他的一生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父母恩愛,家庭和諧在一個充滿無限愛的環境里長大的孩子,要比家庭不健全或者整天吵鬧的家庭裡成長的孩子,心裡要陽光很多,而且這些都是孩子在學校所學習不到!


李玫瑾教授:沒有優秀的家長哪有優秀的孩子,這樣做孩子才有出息


很多優秀的家長他們往往都是能夠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優秀孩子的背後往往都是有眼界有見識的父母。所以由由媽給大家推薦《父母這樣教,孩子性格好,有教養,學習棒》。這本書中包含了怎麼做一個合格的父母,怎樣培養一個性格好,積極樂觀,不被挫折所打倒的孩子。


李玫瑾教授:沒有優秀的家長哪有優秀的孩子,這樣做孩子才有出息


這本書主要是講父母面對孩子應該怎麼做,怎麼能陪出一個性格好,有教養的孩子。父母可以藉著這本書來培養孩子的習慣,改掉孩子的一些壞習慣,為孩子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李玫瑾教授:沒有優秀的家長哪有優秀的孩子,這樣做孩子才有出息


孩子小的時候是培養性格習慣最好的時候,父母一定要重視。當孩子長大以後,就很難改變孩子的性格,不要因為自己的過錯傷害了孩子。


李玫瑾教授:沒有優秀的家長哪有優秀的孩子,這樣做孩子才有出息


好的性格會讓“雛鷹”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才可以飛的更高,各位家長不要錯了最佳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