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銀行亮眼成績單背後,王牌業務信用卡不良率再次上升

招商銀行亮眼成績單背後,王牌業務信用卡不良率再次上升

2019年末招商銀行信用卡不良率升至1.35%,時隔三年來的再次上升


出品|每日財報

作者|王慧

日前,招商銀行公佈2019年度業績報告,年報顯示,招商銀行2019年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為928.67億元,同比增長15.28%;淨利息收入為1730.90億元,同比增長7.92%;非利息淨收入為966.13億元,同比增長9.57%。

資產負債規模方面,截至2019年末,招商銀行資產總額已達到74172.40億元,同比2018年末增長9.95%;營業收入達2697.03億元,同比增長8.51%;貸款、墊款總額為44906.50億元,同比2018年末增長14.18%;負債總額為67995.33億元,同比2018年末增長9.63%;客戶存款總額為48444.22億元,同比2018年末增長10.08%。

資產質量方面, 招商銀行截至2019年末的不良貸款總額為522.75億元,同比2018年末減少13.30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16%,同比2018年末下降0.20個百分點,在同業中處於較低水平;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為426.78%,同比2018年末提高68.60個百分點,能進一步提升也是基於其優質的資產質量。

綜上所述,招商銀行淨利潤增速創2013年以來新高,資產負債規模在2018年的基礎上穩健增長,資產質量更趨於優質,風險抵禦能力也在資產質量基礎上進一步提升。作為國內銀行業的“零售之王”,招商銀行的成績單確實亮眼,但細節處卻也暴露出其自身甚至於銀行業目前的侷限性。

息差下行壓力

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深入推進和居民投資意識的不斷提升,同業間存款競爭顯著增加,而相應的企業融資需求卻在下降,進而導致企業貸款派生存款不足,兩方壓力下活期存款佔比不斷下滑。

通常情況下零售定期存款佔比明顯提升則表示存款競爭壓力加大,企業融資需求低迷會導致企業貸款派生存款能力和企業活期存款佔比顯著下降。

根據招商銀行公佈的數據,2018年以來,招商銀行零售活期存款佔比已從2017年的72.64%降至目前的64.84%,公司活期存款佔比則從2017年的58.03%降至目前的55.69%,全部活期存款佔比從2016年的62.94%下降至目前的59.10%。

存款行業競爭加劇的直觀影響是招商銀行存款成本的不斷增加,其存款平均利率從2017年的1.27%上升至2019年底的1.58%,僅兩年上升了31個基點,其中企業定期存款由2016年的2.43%直接上升42個基點達到2.85%,零售定期存款更是由2017年的2.06%拔升90個基點達到2.96%。

除此之外,招商銀行在2019年8月實行的LPR新報價機制衝擊了其資產端收益率,且此衝擊效果在未來還將持續。比較明顯的是,招商銀行自2018年以來連續上升的貸款平均利率,已在2019年下半年開始下跌,2019年下半年招商銀行貸款平均利率下降14個基點,其中企業貸款和零售貸款平均利率分別下降6個基點和21個基點。

存款成本逐漸上升,而貸款利率卻開始下跌,雙向衝擊下息差下行壓力不斷增加。以數據直觀顯示,招商銀行息差在2019年下半年已收窄19個基點,而其零售存貸息差也已在2015年的近6%的基礎上收窄至目前的4.79%。

信用卡業務不良率再次上升

招商銀行的總體資產質量表現依然不凡,但從2019年年報中可見,其信用卡貸款的不良餘額大幅上升,由2018年末的63.92億元拔升至2019年末的90.33億元,同比增長41.32%;不良率也升至1.35%,同比上升0.24個百分點,於此同時,個人消費貸款不良貸款率也漲至1.18%。

而招商銀行2016-2018年間,其信用卡貸款不良率分別為1.4%、1.11%、1.11%,也就是說,這是時隔三年來招商銀行信用卡不良率的再次回升。

此外,3月23日,招商銀行召開的業績發佈會上,招商銀行行長田惠宇直言道,整個2月份信用卡、房貸、小微客戶等貸款的逾期率同比大幅提升。同時,在信用卡和個貸還款能力和意願方面都有所下降,整個2月份信用卡、房貸、小微等貸款一個月的逾期率同比大幅提升。

正如田惠宇直言背後,“零售之王”招商銀行的王牌零售業務要接受考驗了。

息差下行壓力不僅存在於招商銀行內部,這是行業普遍面臨的難題,或者說,在招商銀行都不得不面對次難題的當下,其他銀行的壓力應該更甚。目前銀行業仍處於風險釋放期,消費信貸類資產質量仍面臨壓力,信用卡業務不良率回升同樣也也是行業普遍困境。且就近期來看,疫情衝擊下,消費數據低迷,必將對零售貸款業務造成相當衝擊。

但所謂光必衝破黑暗,隨著疫情好轉,政策加碼,消費恢復,零售業務呈現邊際向好趨勢;而銀行業的息差下行壓力顯然非一朝一夕可以解決的,招商銀行又將如何在普遍困境中脫身而出?

聲明: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