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開孩子人生差距的,不是孩子的智商,而是他們的思維模式

文丨一更育兒

很多家長喜歡說孩子的起跑線問題,其實孩子的起跑線有很多,落下了一個還有下一個,這是很正常的。家長對此不要過於憂慮,而是要找到孩子的優勢。

為什麼孩子和孩子之間會有差距呢?一些家長認為,這是由孩子的智商決定的。有的家長說,我家孩子就是不夠聰明,沒有誰誰家的孩子智商高,所以成績差。

其實有的時候問題真不是出在智商上,而是出在孩子的思維方式上。不同的思維方式,決定了孩子能夠達到的不同高度,這是很多家長所疏忽的地方。

拉開孩子人生差距的,不是孩子的智商,而是他們的思維模式

案例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這部電影很搞笑,也很有深意,是一部讓人輕鬆看完的關於教育的勵志電影,目前這部電影的評分依然很高。

這部電影講述了三個學生,在大學的不同經歷。影片中蘭徹是典型的"成長型思維",而查爾圖則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維",兩種思維決定了他們不同的命運。

固定型思維讓人關注的不是成長,而是最終的結果,是直接的成功。為了能夠考第一,查爾圖可以做到每天苦讀18個小時,並且認為只有考第一才是人生目標。

一個成功的人,他的成功只是階段性的,但是並不是終身的。所以如果把成功當成自己唯一的目標,而忽視的成長的過程的話,那麼最後獲得的只能是失望。

拉開孩子人生差距的,不是孩子的智商,而是他們的思維模式

分析

固定型思維的人也不願意從自身去找原因,而是更願意推卸責任,把問題歸咎在別人身上。他們總覺得自己太聰明,別人都不如自己,這樣就陷入了自負狀態。

電影中的查爾圖就是這樣,他很害怕挑戰,總是來給自己設限。他們總是急於證明自己的能力,一旦沒有取得成功的話,就會陷入挫敗感中,而不願意往前看。

和查爾圖相對應的,就是蘭徹這樣的成長型思維。蘭徹不懼怕權威,而是善於在困難中找到出口。權威說的話就一定是對的嗎?蘭徹的做法可以給出更多答案。

拉開孩子人生差距的,不是孩子的智商,而是他們的思維模式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也不會因為別人的看法,而給自己設定限制。失敗和犯錯是在所難免的,如果被暫時的困難打倒,那也就失去了成長型的思維。

在電影中,查爾圖是個為了學習而學習的人。他的目標就是要考第一,要證明自己。像他這樣思維的人非常多,只要取得好成績,找個好工作就可以了。

但是蘭徹,最終卻成為了擁有400項發明專利的科學家,並且把科學研究當成自己一生的事業。這是因為蘭徹認為,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不能為了學而學。

通過影片中的人物對比我們不難看出,其實人的成功並不是由智商決定的,而是由思維方式來決定的。如果人有成長型思維方式,那不管做什麼都遊刃有餘。

拉開孩子人生差距的,不是孩子的智商,而是他們的思維模式

作為家長,該怎樣提升孩子的成長型思維呢?

1) 忽略孩子的天賦,關注孩子的進步。

現在很多家長都意識到了,要用鼓勵的方式來提升孩子的信心。這樣的教育方式本身沒有錯,但是一些家長表揚孩子的話卻出了問題,把重點給搞錯了。

有的家長這樣表揚孩子:你真聰明,你是個天才!與其這樣表揚孩子,不如換成這樣的方式:經過努力付出,才有了這麼好的成績!告訴媽媽,你是怎麼做的?

拉開孩子人生差距的,不是孩子的智商,而是他們的思維模式

2) 給孩子建設性的批評。

有的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會直接用嚴厲的語氣、語調來批評孩子。其實這樣的批評除了給孩子帶來內心的恐慌之外,對孩子並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幫助。

與其如此,不如給孩子一些建設性的批評。在批評孩子的時候,可以換一種更為友善的方式,指出孩子的問題在哪裡,讓孩子下一次進行改善。

拉開孩子人生差距的,不是孩子的智商,而是他們的思維模式

3) 注重孩子逆商的培養。

有的孩子在遭受打擊和挫折的時候,馬上就變得一蹶不振。比如在一次考試的時候出現退步,接下來就直接自暴自棄了,放棄了努力。這其實就是逆商不夠高。

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孩子的逆商。在孩子遭遇困難的時候,父母要給孩子更多的支持,讓孩子往前看,而不是被這一塊石頭絆倒。

拉開孩子人生差距的,不是孩子的智商,而是他們的思維模式

媽媽寄語

《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確實是對應試教育的批判,但是給家長們更大的啟發是,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是不是應該轉變下思維方式呢?

用固定的思維方式來看問題,看不到事物的發展性,總是糾結在事物現在的問題上,肯定很難走出正確的一步。所以決定孩子成長的,是思維而不是智商。

今日話題:

你有看過《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嗎?你的孩子屬於成長型思維還是固定型思維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