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真的沒有時間批改作業嗎?

切諾3


如果不佔用午休和放學時間,有部分老師的作業是無法認真批改晚的。

每學期業務和學習都要寫,教案、反思,批改記錄,聽課記錄…每天一共七節課,一般要上五節,每天兩節課自己的東西都寫不完,我們是三個老師兩個班,上級檢查的作業每週最低四次,家庭作業和練習冊有的老師就不改,我一般是中午午飯後改作業。


起個名字想半天


教師的時間我感覺還是很充足的,我教兩個班的數學,每天都需要備課,備完課就是給學生批作業,我感覺時間很充足,雖然有的時候也需要加班,但是我一般都住在學校裡,晚上閒著沒事就去教室批批作業,看看書,但是最近學校裡嚴令禁止老師佈置作業,所以我已經好長時間沒佈置作業了。已經有三個周了,不批作業的日子我感到了不安,感覺日子沒有以前那麼充實了,尤其是一模考試,就怕平時不佈置作業學生因此會考不好,好多老師說不需要佈置作業,那數學不做題學生能會嗎?好多老師又說用課堂上的時間做,好一個二次函數的題一般學生一節課就做這一個,時間根本不夠用。課堂上還得講題。即使這樣我還是不敢佈置作業,為什麼呢?一旦我佈置了很多老師就說我搶時間壓作業,班主任就找我談話,好多老師就說我。也許這就是年輕教師吧!誰也有說年輕教師的權利,所以現在的我特別的矛盾。特別的矛盾!!!不想寫了,累了。


墨然她爸爸


我不是老師,但教過一年學前班,一年後就沒繼續教了。沒進學校工作前,覺得做老師太輕鬆了,每天多的才上幾節課,少的才一兩節課,每年除了國定假期,還有寒暑假。當時被學校聘請當幼師,真的很高興,就覺得自己也是老師了,是老師隊伍的一員。特別是剛第一天上班,每一個學生見了你,都叫老師好,那感覺,那心情,不知道該怎樣形容,就是高興,有點沾沾自喜。開始工作後,才知道自己把老師的職業想的太簡單了。老師除了大家知道的上課,改作業,評試卷,還有大家不知道的很多工作要做。


重來9323753


我當了二十多年的中學語文老師,從來沒有覺得教師會忙到連批改作業的時間也沒有。

迄今為止,我都是帶兩個班語文,學生約百人。之前還帶過兩屆班主任,而現在還在擔任中層幹部。算起來,非教學行政事務比以前當班主任時還要繁瑣,但也沒有說忙到腳後跟打屁股,沒空坐下來批改作業。

實際上,造成忙碌而無功的原因在於對時間的利用效率太低。

1.一天當中的有效時間其實不到三個小時。據美國一項針對2000多名員工的調查,每個員工每天集中精力高效工作的時間,平均為2小時53分,其他時間消耗在無意義的活動中,比如扯閒篇、刷微博、聊微信、翻網頁,以及發呆、分神上。當老師的,下課後總覺得渾身疲軟,提不起幹其他事的勁頭,於是就懶散地休息一會,試圖通過身體的放鬆來達到心理的放鬆。但由於大腦松不下來,還在為教學、教育方面的事情運轉,所以,仍然感覺到精力不濟,行動遲緩。

2.因為職業倦怠而選擇拖延。批改作業這事每天都幹,也沒啥新意和挑戰。學生的情況也大都瞭然於胸,很少有什麼意外的驚喜。自己的職業一眼能看到未來的感覺,缺乏興奮起來的刺激。似乎立馬就批改跟緩一緩再批改也沒多大區別,但有些事情只要一緩下來就容易拖著不開始了。無法從批改作業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索性得過且過了。

根本原因在於,教師沒辦法掌控自己的工作,而是被工作所掌控,備課、寫教案、考試、批改作業、寫教學反思、參加各種瑣碎的活動,總之,幾乎沒有一項工作是自己想主動去做的,每天都被各種任務推動著,為了完成任務而工作,確實是迷茫而打不起精神的。

這時候,應當停下來,思考自己一天當中所做的事情究竟有什麼目的,能取得什麼結果,它的意義和價值到底在哪裡?把任務驅動轉化成目的驅動,為了意義而去做事,情況就會不同。

3.時間無法管理,但自己可以管理。在適當的時間做適當的事,就是對時間最有效率的利用。什麼是適當的時間,就是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比如說,課下一切不受其他事務干擾的時間,教師要心中有數。在單位或者下班回家後的這些時間,都可以利用起來。而且,批改作業也可以看成是一種重複勞動,重複勞動就可以想辦法使之集約化。找到最為簡省、便捷的方式,也能提高批改效率。

綜上所述,教師工作任務的確重,沒當過教師的不能理解,但怎樣把時間的有效性充分榨取出來,是教師在埋頭工作時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最後,用魯迅先生的話來作結:“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只要肯擠,總是有的。”


劍客談教育


這個提問一看就刺眼,再一看就刺心,多看一眼就抽筋。抽著抽著就想劈悶雞!

我從教三十多年,交流過眾多同行、送走過成千上萬學生、接觸過不少家長和社會人士,還從沒聽說過教師怕批閱學生作業、不想批改作業、沒有時間改作業的議論聲和反映聲音!

批閱學生作業,是教師教書育人職業生涯中,最重要、不可缺少、心甘情願的職責!作為教師的每一位都視批閱學生作業為本、為樂、為榮!通過批閱既瞭解自己教的效果,又瞭解學生學的情況,每個教師都把這當作教學中的一面反光鏡。沒有這面反光鏡,教學就失去眼睛,就是瞎子、聾子、跛子!

別說教師有的是時間,就是沒有時間也會擠時間認真細緻改作業的!

提問者是臆造的、杜撰的、試探的,還是什麼的?無論哪一種都責不到老師、傷不到老師!

請一起再重溫而現在仍在唱的一首歌――

“靜靜的深夜群星在閃耀,老師的窗前徹夜明亮……”、“今天深夜啊燈光仍在亮,嘔心瀝血您在寫教材……”

看到沒?這不僅是唱詞,而是真實寫照!老師的奉獻的確如蠟燭燃燒……


東方G視界


如果一個班50人,把本子翻開,瀏覽一下,不看,就看看做完沒,就需要四十分鐘左右,如果細看。。。

最怕學生考試改作文,認真看,一個班改作文就要四個小時,因為你要看,要做記號,要寫出修改意見,一份作文至少六七分鐘。。。兩個班,那就什麼都做不了了。所以,全批全改,半個月一次就了不起了,如果你花了心思學生不看,就會沒有動力了

然後每天還要備課至少一個小時以上(備課要看數十種材料然後整合,修改),然後寫成教案(至少一個小時,如果按要求要寫教學目標,教學手段,教具,德育目標。。。要近兩個小時),還要寫黨員讀書筆記,還有一週或兩週至少聽別人一節課的要求,還要隨時接受學校備推門聽課,要製作課件(每個課件製作一般要三個小時左右)還要寫聽課記錄,還有工作計劃,工作總結,述職報告,還要開學校大會,還有大教研活動,還有小組集體備課,還有升旗儀式,還有。。。你覺得老師有時間天天認真改作業嗎?


願心在桃源


一個一年級學生,語文一科一週13套作業,天天要寫5份作業,0號本,1號本,2號本,寫字本,練習冊,預習複習。這些老師都要日日清,就算一個班35人,35人*5(套)=175本,每本錯誤要打字頭,敲田字格,劃括號,寫等第一本一分鐘,要175分鐘,3個小時,加上上課,執勤,訂正,活動,交各種材料文案等。備課根本有要回家做。


明蘭我愛你


我來先說一下教師的工作吧。大概可以用七個字來概括。備教輔改考研思。

備當然就是指備課了。大家能夠平時看到的教師可能只是在臺上的45分鐘,殊不知這45分鐘需要在臺下準備n多個45分鐘,也可能是幾天。一堂好的課一定是經過長時間的,精心的準備的。

教當然就是隻教學了。這是我們教師的主體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大家平常能夠看到的,或者說評價的對象,主要就是教師的教學工作。

輔就是指教師對學生的輔導。一個負責任的教室,在上課之餘還會對班上的學生進行輔導,包括培優補差拔尖等。因此輔導也是教師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

改,就是隻改卷或者改作業。因為學生需要練習才能把自己所學的知識真正的掌握和鞏固。而這學生做完練習後需要教師批改才能夠看到結果,或者說能夠有改進的地方。改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教師通過批改作業,能夠發現學生的長處和不足。針對作業裡面出現的問題,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輔導,所以批改身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考就是考試。平時學校裡面可能會有月考,週考,期中考試,中考,高考等等考試,這些都需要我們教師去組織和準備。而且需要全程的監考,然後批改評比等等。

研就是我們的教研。要給學生一碗水我們教師需要有一桶水。這一桶水怎麼來?通過教研就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教研能夠實現教師之間的互幫互助,共同提高。

思就是指反思。我們就是要定期不定期的對自己的所有教學工作進行一個反思。只要能夠對自己的工作進行思考,才能夠真正的有所啟發和改善。這是我們普通的教師晉級到一個專家型的教師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和步驟。

除此以外,教師還要應對上級主管部門的各種評比和檢查。經歷過的教師都知道,這也是一件非常磨人的事情。

綜上所述,教師所負責的工作是非常非常之多的,這消耗了教師大部分的精力。並不是像大家所看到的那樣,就是每天只上幾節課,然後就沒事幹了。

所以教師沒有那麼多的時間來批改作業也是可以理解的,也可能會真實存在與我們正常的教學工作中,而不是教師的藉口,當然了,如果教師一定要去做這些工作,那肯定會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時間。希望我們大家能夠看到教師的背後工作,從而能夠對教師這份職業這類人多一分尊敬。


教育幽默觀察哨


如果不是班主任,我覺得基本有時間改作的!班主任就呵呵了!全市整治電動車,學校又是要求發短信,又要求發傳單,又是……,因為小手拉大手!論文,素質比武,基本全部都的上,男老師55.女老師50以下!

還有教師三筆字(鋼筆粉筆還有一個忘了)

還有安全教育啥的,學生論文評比也得班主任操心啊,國家開學前還在說要減負我們這裡是越減越多,真心累啊


玉蘭迎春


恢復早晚集中辦公備課,寒暑假家訪,嚴打層層直接間接教育腐敗,嚴查教師吃喝嫖賭,索取禮物紅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