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用鼻子呼吸慢跑6公里,这样强度是不是有点低,配速615?

用户2664414338075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这个问题。

一直用鼻子呼吸慢跑6㎞,配速在6′15″,强度应该是有点低了。



我们平时跑步是为了锻炼身体的,既然是锻炼身体就必须有一定的强度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强度上去了,血液循环就会加快,心肺系统才能得到锻炼,免疫系统也会加强,肌肉骨骼才能变得更加强壮,身体就会越来越好。

如果强度不够,身体的各个系统就会一直处在舒适区里,得不到相应的刺激,我们锻炼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该如何界定跑步时的强度呢?这个标准就是我们跑步时的心率是不是在有氧运动的范围内。

因为我们在有氧运动时的心率大约是在最大心率在7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一位跑者的最大心率是200次/分钟,那么他有氧运动时的心率应该在140次/分钟左右。这时,我们的锻炼效果是很好的。



而如果他跑步时心率一直在120次/分钟左右,那么,这个强度基本上就属于热身的状态,锻炼的效果就被打了折扣。

除非天赋极强,没有经过特别呼吸训练的跑者,有氧能力一般都不会太强。如果他正在进行的是有氧跑步,基本上都是鼻吸口呼,或者是口吸口呼,用鼻吸鼻呼的方式是不容易做到的。



而题主用鼻吸鼻呼的方式跑步,很大概率是强度低了。配速达到6′15″,说明题主的水平还是很不错的,要知道许多跑者的配速都在7分开外了。

建议题主不妨以身体微微出汗,边跑边能说出简单的句子的强度来跑步,如果还是可以鼻吸鼻呼,那就很牛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够帮到你,谢谢。


山水之墨白


我不知道楼主所说的配速615是什么意思?对长跑的呼吸配合,本人有较深入的研究和实践。我在中学时代,就是县里面的田径队运动员。当年有个教练,是得过全国长跑冠军的,曾经被当时的报纸称呼为“飞毛腿”的人。他传授了他的一个诀窍,叫我长跑时呼吸和脚步的节奏要均匀。最好采用五步一呼,四步一吸的节奏进行,全部是用鼻子呼吸的。节奏固定不变,速度的快慢用步长来调整,但一般的步长也是稳定的。如此跑,先慢后快,越跑越快。刚开始时,遇到那“极点现象”时,是有点难受,但是放慢一下速度,放松一下身体,比较有意识地深呼吸惯性跑一段后。就没有难受的感觉了,越来越轻松兴奋。跑到后来,只感觉两耳之间,只有风雨之声,自己尤如腾云驾雾,非常畅快。当时,我家和学校距离五六公里,如果没有行李,我都是这样跑步往返的。感觉那些在公路上骑自行车的人都没有我跑的快。后来,经过我一两年的训练,我的身体变成非常好,有一阶段,脉搏跳动每分钟才42下,和国家队专业长跑队员差不多。这种心肺功能,对我一辈子帮助很大。去当兵时,和别人一起训练。大家气喘吁吁跑不动,我仍然轻松愉快。所以,我感觉那个九步呼吸法非常好,后来,我有阶段将其改为11步一个呼吸,感觉也不错。但具体如何,必须因人而异,各人根据自己体质,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节奏出来。


真相探索者


训练强度大小,最直观的数据就是心率,心率越高,强度越大。

鼻子呼吸只能说明进气通道少了一个,强度低的时候,鼻子呼吸的供氧量足够维持运动强度,随着强度上升,鼻子的通气量不够,仅用鼻子是不够用的。

训练强度大小跟你训练目标相一致,如果是锻炼心肺能力,在有氧阀值心率以下训练就可以了。

如果是模拟马拉松强度跑,一般在混养区,即有氧阀值和乳酸阀值之间的心率。

如果训练耐乳酸能力,那就训练乳酸阀值心率。


跑步数据控


以我跑步7年,大大小小跑了几十个马拉松的经验来看,您能提出这样的问题,的确说明,你用615配速跑6km的强度对你来说不算大。

请记住,你罗列的数字啊,仅仅跑了6km。如果你用这个配速跑10km去试试看。我认为作为耐力及有网活动长跑来说,10km才有可比较性。

另外,你说一直用鼻子呼吸这么跑的。也说明你6km这个区间跑的强队对你自身来说不算大。

一般高强度的训练,最后我们都是鼻子吸气,然后用鼻子和嘴同时呼气。这么做是为了你能在下一次更好的吸入氧气。有时候我们觉得吸进去的氧不够,不是吸的问题。而是呼的问题。呼出来排空的不够。

另外一个科学考察你所说的强度的方法,就是用一块带心率监测的手表来监测你运动时的心率。两个数据来考量:

1.220减去你的年龄,是你的最大运动心率,就是说,无论你做什么运动,都不要超过这个临界值。

2.180减去你的年龄,是你的最大有氧运动心率。如果你不常运动的话,可以在这个值上加4或者加5。超过这个心率,无论你此时做的什么运动,都不再是有氧运动了,而是进入到了混氧运动或者无氧运动。



体育的力量


铃木清和曾经是一名中长跑运动员,也是日本著名接力耐力赛——“箱根驿传”中的一员猛将,有兴趣可以看看动画片《强风吹拂》。

铃木清和后来从事长跑运动研究,他发明了适合亚洲人种的“细胞分裂法”跑步发法,“细胞分裂发”讲的是运动强度与身体供能比例之间的关系,“细胞分裂法”的关键是找到自己的原生速度,原生速度的主要评判指标,就是能否只用鼻子呼吸完成长距离跑步,跑者找到自己的原生速度很关键。

能只用鼻子呼吸也就是用原生速度跑步是一种良好的耐力训练方式,也是自己心肺功能的评判标准之一,专业训练者的80%训练都是低速慢跑,能有615的原生速度,楼主的水平还是可以的,可以尝试增加距离,6K的距离有点短。

跑的快不是最重要的,跑的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如何无伤的跑下去是业余跑者的关键。欢迎交流。


秀才爱跑步


你的问题要从好几方面分析:

根据身体状况来说,一般人慢跑在五分钟到六分钟一公里左右。

经常锻炼的人,跑一公里在4分钟左右。慢跑亦称为缓步、缓跑或缓步跑,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目的在以较慢或中等的节奏来跑完一段相对较长的距离,以达到热身或锻炼的目的。

运动时间

  慢跑的时间取决于慢跑者的训练程度。对于初学者或是中断体育运动较长时间的人来说,一开始每次运动最好不要超过10到15分钟,中间可以有一个慢走的过程。慢跑时间可以在一个月内逐步提升到20分钟。慢跑运动的关键在于坚持,平均一周需要3次训练。如果一直坚持下去,4到5年之后可以参加马拉松。

  关于呼吸,跑步用嘴巴还是鼻子呼吸看具体情况。跑步通常分为慢跑和快跑,如果是强度不太大的慢跑,这种情况下通常都是用鼻子来吸气的。尤其是在冬天更要用鼻子来吸气,并且通过鼻子的缓释以后,就能够有效的防止吸入冷气。假如是进行强度比较大的快跑,这种情况下可以直接用嘴巴和鼻子来呼吸。在跑的过程中,如果强度已经达到了最大的时候,以后千万不能只用鼻子呼吸。呼吸的时候可以用舌头抵住上腭,可以有效的防止吸入冷空气。

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你就可以尝试更长距离。很多备战马拉松的跑友都会在周末进行长距离慢跑,一来保持耐力,二来弥补周一至周五,因为工作忙碌没时间跑步欠下的跑量。跑友们往往会花费一小时至数小时的时间跑上20~30公里,这种训练方即被称为LSD训练。长距离慢跑训练,已经成为很多跑友最经常进行的一个训练内容。其实,LSD训练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训练方式。早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世界中长跑训练基本都采用这种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的持续训练法。





白猩猩


强度不低,615就是每公里平均配速六分十五秒,比我强点,我每天7公里,平均配速六分三十秒左右,目前跑了7000多公里了,运动贵在坚持,不必争一朝一夕,


燕双英


这要看你的目标,如果是维持健康,增加心肺功能,慢跑615的配速没啥问题,相当于保养身体。

但是如果你希望增加跑步距离或者速度,就要适当增加距离或者速度。

速度增加,自然无法智勇鼻子呼吸,一般来说要用到鼻吸口呼。

距离增加,时间长了,维持这样的速度鼻子呼吸也没问题。


黑跑团


看你跑步目标是什么,如果减脂运动强度在60--65%就可以,这个强度属于中等偏上一点,自我感觉有些累,到还能正常呼吸,可以说话,如果呼吸困难运动强度就大了,也可以心率监控,但本人觉得用自我感觉来评定更适合一般健身着


老尹的健身与生活


强度和配速,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比如同样跑十公里,专业人士4分钟配速,不经常运动的8分钟配速,你说谁的强度大?可能专业的跑完十公里还能再跑十公里,不经常运动的可能还没跑完已经累到不行了。所以跑步不要考虑配速,只要尽力就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