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接連下行,“兩桶油”卻說沒掙錢,市場在刮什麼“風”?

3月份對於群眾來說,最為關心的就是全球疫情問題了,除了之外還有國際油價一直處於下行,也引起了廣大車主的重視。以沙特為首的石油組織國與俄羅斯的石油減產協議未達成,於是沙特開展了“價格戰”,率先降低了國際原油的價格。

國際油價接連下行,“兩桶油”卻說沒掙錢,市場在刮什麼“風”?

原本達到每桶50美元的價格,已經降至30美元左右一桶了。一直以來作為全球石油消耗大國,國際油價處於下跌局面,按理說獲益最大的應該是中國。畢竟每年進口原油就接近5億噸,在進口原油這方面的費用也處於高位。

而國際原油價格下跌近一半之多,那麼也就意味著中國進口石油可以省去大量的費用。對此不少人表示中國應該加大石油進口量,增加石油儲備,實際情況是怎樣的呢?中石化和中石油不僅沒盈利,虧損反而更多了,成品油市場到底在刮什麼“風”?

3月26日港股收盤之後,中石油披露了2019年年報。其中中石油實現營收2.52萬億元,同比增長達到6.0%。但是在利潤這方面卻出現了下滑的局面,中石油營業利潤1155.2億元,同比下滑15.3%,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在456.82億元。

國際油價接連下行,“兩桶油”卻說沒掙錢,市場在刮什麼“風”?

這一數值與2018年的530.36億元相比,已經少了73.54億元。一年少掙超73億元,這一數字還是值得重視的。在中石油的四大板塊中,業績下滑較為明顯的是煉油和化工板塊。對此中石油也直接表示,由於受到國內煉化產能過剩、化工產品價格下降等因素,導致煉油和化工板塊業績有所下滑。

2020年全球石油市場供需相對比較寬鬆,國際油價又一直處於低位,甚至還有著進一步下行的趨勢。由於疫情的原因,很多人待在家裡不出門,出行次數也減少了很多。出行少了,加油次數也就減少了,這樣一來對中石油自然也產生了一定影響。

按照目前國際原油價格來算,國內石油開採行業自然是虧損的。因為在石油開採這方面的成本是高於30美元一桶的,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為了保證油田正常運營,應該降低自產原油數量,以此來降低損耗。

國際油價接連下行,“兩桶油”卻說沒掙錢,市場在刮什麼“風”?

至於有人說國際油價降低,“兩桶油”反而虧損的原因,是因為原油從進口、存儲到煉化成汽油,最後進入銷售環節,還有著一個多月的週轉期。以2019年底原油價格來算,再到3月份平均原油價格,雖然表面上來看價格降低,油企能賺錢了,但是算上週轉期,其實“兩桶油”並沒有我們想的那麼賺錢。

國際油價接連下行,“兩桶油”卻說沒掙錢,市場在刮什麼“風”?

想要大量囤油的想法是好的,不過沙特也沒那麼“傻”,亞洲有幾家煉油廠也提出了增加原油進口的要求,但是沙特都拒絕了。為了考慮到平衡,沙特是不會無限量供應原油的。所以從短期來看,國際油價下跌,中石油和中石化確實有著一定虧損,但是之後隨著價格變化會逐漸平衡。通過這點也就可以理解,國內油價為什麼要設置上限和下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