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版人民幣80年50元,為什麼它能成為幣王

今年五月,第四套人民幣的退市可以說是近幾年人民幣收藏圈裡最重大新聞,標誌這套人民幣已經成為了文物,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收藏品,可以自由進行買賣了。

1987-2018走過了31年的第四套人民幣,可以說它見證我們的成長。每一套人民幣都有屬於自己的幣王,第四套人民幣也不例外。今天就和大家來聊一聊第四套人民幣中的幣王---1980年50元

第四套人民幣80年50元發行冠號24個,其中有一個補號JZ,補票量很小,按每個冠號發行一億張計,1980版50投放量不足20億張,總量比80版100元多,價格反而高不少,終其原因是經30多年的市場沉澱和消耗,存世量非常少。至於1980年百元紙幣後期會不會超越80版50元,至少至今還沒有看出苗頭來。

四版人民幣80年50元,為什麼它能成為幣王

第四套人民幣80年50元在藝術性上也很有特點。背面是著名的黃河壺口瀑布。洶湧澎湃的黃河流經山西的壺口,這全國第二大的瀑布就宣洩於九曲黃河河床中,日夜轟鳴,其瀑布之聲現仍舊在冼星海的《黃河大合唱》中咆哮著,一直流傳下去。

在刻畫主題的三個不同職業的人物時,通過使用當時先進的凹版雕刻工藝,讓人物的線條流暢清晰,極生動地體現了三者不同的精神風貌,其精緻程度不亞於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被業界稱為醉人"黃金紙"。

四版人民幣80年50元,為什麼它能成為幣王

就投資價值來說,四版幣整套的價格可以說是根據80版50元的價格來帶動和影響其他品種價格的,這就是龍頭效應!

搞收藏就是收藏一些龍頭品種,有價值的品種,其次還要注意的是:品相不一樣,價格不一樣;80版50元分為裁切版和原版,裁切版的是由80版50的四連體裁切而成,冠號為EE,原版的和裁切版的區別就在於其冠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