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殚精竭虑,最终蜀汉政权还是难逃灭亡,给后世怎样的启发?

商山长河


笔者是名历史爱好者,正好最近在读《三国演义》,简单回答下题主的问题。

为了蜀汉政权,诸葛亮殚精竭虑,但还是避免不了蜀汉灭亡的局面,带给后世的启发就是---千万要避免猪队友。正是因为以下几人,导致诸葛亮数十年苦心经营,一朝散尽,走向灭亡之路。

第一个人,关羽。三顾茅庐我们都知道,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请了诸葛亮三次。这里要说的是刘备第三次去请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为刘备的帝业列好了宏图大计,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根据诸葛亮的计划,刘备只要经营好荆州、益州,那么进可攻,退可守,霸业可成。但是重中之重的荆州就被关羽弄丢了。五虎上将之首关云长我们都再熟悉不过了,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温酒斩华雄,英雄事迹数不胜数,但英雄之人都有傲气,导致大意失了荆州,并且引发后续不良反应,将诸葛亮数十年经营,毁于一旦。

第二个人,刘备。都说刘备爱哭,更有甚者说刘备的江山是哭来的,但是哭,也说明刘备重义气,是真的仁君。刘备有此猪操作,归根结底还是和关云长有关。桃园三结义千古流芳,刘备、关羽、张飞意气相投,桃园结义,关羽兵败身死,如此深仇大恨刘备岂能不报,此时刘备完全把诸葛亮外结孙权的策略抛在了脑后,造成的后果就是陆逊营烧七百里,白帝城遗诏托孤,这下诸葛亮真的是欲哭无泪了。

第三个人,刘禅。刘禅是刘备的儿子,刘备死后刘禅继位,尊诸葛亮为相父。刘禅在位期间,诸葛亮数次北伐,可惜都未取得什么成果。第一次,因为马谡失街亭,退兵;第二次,粮尽退兵;第三次,得两郡,稍有成果;第四次,刘禅召回,退兵;第五次,诸葛亮身死五丈原。这里要说的是第四次北伐,为何会被刘禅召回。其时诸葛亮大破魏兵,正剑指长安,结果刘禅听信谗言,怀疑诸葛亮有不臣之心,于是下诏召回了诸葛亮,就这样失去了最好,也是最后一次机会。

可惜诸葛亮谋划一生,毁于一旦,如果都能按照诸葛亮的策略进行,谁能入主长安尤未可知。可见再好的策略,远不及正确的人更重要。如果关羽守下了荆州,如果刘备没有冲冠一怒,如果,,,可惜终究没有如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