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对“双胞胎”野菜,春夏季路边随处可见,营养价值很高

野菜在地里自然生长看似平淡无华,不过相对于栽培蔬菜来说,却有着无可比拟的营养及保健等功能。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及结构也发生了改变,老一辈人用来度荒的野菜,如今被发掘出更好的价值,走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


3对“双胞胎”野菜,春夏季路边随处可见,营养价值很高

春天很多人喜欢到农村地里挖野菜,既放松了心情还丰富了饭桌,不过野菜种类非常之多有些长得还非常相近,犹如是“双胞胎”,挖野菜时常误认是同一种植物。农村4对“双胞胎”野菜,营养高无公害,长在路旁却少人识。


3对“双胞胎”野菜,春夏季路边随处可见,营养价值很高

一、地黄、荔枝草

图中的两种植物,左边的是地黄菜,右边是荔枝草(癞蛤蟆草),它们的叶子形状都是长卵形,叶面上均匀褶皱及凸起,幼苗期叶子都贴在地面上,像一对双胞胎。地黄菜俗称土地黄,卵形叶面上有绒毛,花朵像小喇叭,又叫“小鸡喝酒”、饽饽酒子。

荔枝草(癞蛤蟆草)又叫雪见草、皱皮草、野薄荷草。叶面光滑,为轮生花絮,花朵是灰绿色,地下根须细长。荔枝草可以当菜吃,有清热解毒,散瘀止血的作用。


3对“双胞胎”野菜,春夏季路边随处可见,营养价值很高

地黄菜根肉质外形像红薯,外皮黄白色因而得名“地黄”,地黄菜的茎叶及根茎均可以食用。有着安神补虚的作用,是一种传统药草。《本草纲目》记载有“服之百日面如桃花,三年轻身不老。”


3对“双胞胎”野菜,春夏季路边随处可见,营养价值很高

二、蕨菜、猴腿菜

蕨菜与猴腿菜这是两种不同的食用蕨类,其中,蕨菜茎光滑直立顶部蜷曲,因此又称“龙头菜”,主要分布于南方气候湿润的浅山区。初春时采摘蕨菜未展开的嫩叶芽,口感滑润清香,蕨菜炒腊肉是常见的一种吃法,还可以腌渍成咸菜食用。蕨菜含有胡萝卜素、氨基酸、维生素、钾、钙、镁等十几种微量元素,有清热解毒、利尿通便排毒的作用。

猴腿菜是“猴腿蹄盖蕨”的俗称,与常见蕨菜不同的是,此类蕨菜茎干上有一层绒毛,主要分布于长白山一带针阔混交林及灌木丛中。味道鲜美而独特,是一种东北著名山野菜。


3对“双胞胎”野菜,春夏季路边随处可见,营养价值很高

三、面条菜、毛妮菜

面条菜和毛妮菜,是北方农村麦地里常见的两种野生植物,冬季开始萌芽,初春时随麦苗一起成长。幼苗采集后可当蔬菜食用,这两种野菜外形上叶片细长,形似绿色面条,常误认为是同一种植物。

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植物,面条菜又叫“麦瓶草”,叶面油亮光滑,植株少有分枝,可长到一米多高。


3对“双胞胎”野菜,春夏季路边随处可见,营养价值很高

毛妮菜又名田紫草,幼年期植株低矮,叶面有一层灰白色绒毛,植株多分枝成簇生长于麦田或荒地里。面条菜和毛妮菜均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维生素、钙、铁及纤维素,有着清热解毒,促进新陈代谢之功效。


3对“双胞胎”野菜,春夏季路边随处可见,营养价值很高

面条菜与田紫草幼苗期外形上像是一对“双胞胎”,而成株却有很大不同,面条菜植株高大,花朵顶生形似油瓶,为淡紫色。田紫草多分枝,根为紫红色,腋生花朵小巧呈蓝紫色或粉红色。


3对“双胞胎”野菜,春夏季路边随处可见,营养价值很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