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捂盘惜售”,如今现房“降1万”卖不掉

最近三四年,全国绝大多数地区的房价经历了过山车似的变化,令很多人迷失了方向。在房价高涨的时候,人们挤破头冲进楼市,想尽各种办法希望能“中得”一套房,然后坐享升值。然而,这个时候,开发商却偏偏不想卖给你,每次开盘只拿出很少的一部分销售,造成很多人都去抢。过段时间,看房价还一直上涨,就对外宣称已售罄。捂盘惜售就成为当时的主流现象,导致当时很多刚需都没能抢到房子,至今有些依然还没有买到。

这不,最近和青岛的一位朋友张先生聊天,说道他买房的经历,历经坎坷。张先生说,他在2016年底,就把自己仅有一套房子挂出去,想置换一套,当时青岛房价刚开始上涨,由于楼层不好,一直到2017年6月才卖掉,多层,单价1万。不过这期间他的挂牌价也是跟随市场不断调高了几次。


曾经“捂盘惜售”,如今现房“降1万”卖不掉

当时卖掉时正赶上青岛限购,对方贷款审批延迟,尾款晚了一个月才拿到。这一个月,当地的房价每天都在上涨,已经超过他的卖出价了,张先生也很是焦虑,不舍得多花钱买。

一个多月过后,张先生去当地一个新楼盘看房,报价14000元,毛坯期房,预计18年底交房,售楼人员说过几天开盘,只有10几套,需要抢。最后,张先生没有抢到。后来张先生慢慢继续看房,到了2018年7月,张先生又去看上次的楼盘,单价涨到了2万,另外需要给10万摇号费,张先生没舍得交摇号费,只是交了2万的意向金,后来开盘没有摇到号,就落空了。售楼人员说,意向金可以转下期优先选房。然而2个月后,再次开盘价涨到了2.4万,张先生依然没有摇到号,于是他放弃了,申请退了意向金。这个价格即便买上了,压力也大,所幸不管了,继续租房住。

后来看到房价开始逐渐回落,张先生焦虑的心也逐渐好转,偶尔关注一下房价走势,也无心买房了。春节前,该楼盘给张先生打电话,说现在清退了一批房源,而且现在是现房了,单价1.45万,张先生没有买。

曾经“捂盘惜售”,如今现房“降1万”卖不掉

近日,张先生又收到该售楼处的电话,说现在推出10套特价现房,即买即住,单价1.35万,10天内交首付,还可以送车位。但是现在疫情对经济影响如此之大,美国感染数量已经全球最高,还在爆发式增长中,张先生说先留着现金,等等再说。

从这个真实购房经历可以看出,房价涨的时候,开发商不想卖,期房变现房,价格2.4万,降到1.35万,每平米降了1万元之多。看来,开发商也很难把握市场动态,普通炒房客就更难把握了。

房价低的时候,买家又要等等,但是等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呢?这个普通购房者很难预测,其实对于刚需来说,只要感觉达到自己心理价位就可以买了。

虽然全国范围内房价下降了,但是大家是和过去的高点比看似将了。如果回到2015、2016年,现在的房价,有些地方还是当时的两倍左右。所以,我认为,房价还没见底,疫情可能会让这个底部更低一些。

比如,网上数据显示,青岛某郊区二手房挂牌价,2015年均价是7755元,2020年3月是1.6万多。实际成交要低于这个价格10%-30%吧。但,依然还是在高点。​

曾经“捂盘惜售”,如今现房“降1万”卖不掉

在看看青岛收入和房价的对比,2015年郊区房价7000多,全市平均工资4476元/月,现在均价1.6万左右,2019年全市平均工资5952元/元。收入和房价差距越来越大。所以为了缩小这个差价,一是降房价,二是涨工资。目前来看涨工资几乎不可能了,有份工资领就不错了。那么只能降房价来缩小差价。

曾经“捂盘惜售”,如今现房“降1万”卖不掉

纵观全国来看,房价和收入差别大,不只是青岛,基本都存在这种现象。从期房开始,捂盘惜售成为了现房,反而低价卖的现象,也比比皆是。两年前没有抢到房子的买房,当时灰头丧气,现在看来,反而是件好事。反过来,当时抢到的,现在一筹莫展。

其实有些时候,一些事情就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买房子这件事上,莫要太强求,顺其自然些比较好。今年大概率房价还会继续下跌,但是幅度可能不会太大。对刚需来说,跌一点,就相当于几个月的工资。对炒房来说,跌一点,就比较揪心。

​未来,城市分化会比较突出,不排除有些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由于人口不断地流入,房价会有所上涨。留不住人的地区,房价会持续走低。海景房也不一定价格高,比如烟台、威海的海景房价格比内陆县城都低。因为海景房不是稀缺产品,毕竟我国1.8万千米的海岸线,都是海景房。近些年,台风肆孽,地震偶发,距离海边太近也未必是长久之计,看似平静的海面,却也蕴藏着风险。

曾经“捂盘惜售”,如今现房“降1万”卖不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