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三國時期,曹操漢中之戰註定失敗,這幾個原因必須清楚!


漢末三國時期,曹操漢中之戰註定失敗,這幾個原因必須清楚!

漢中之戰是三國時期的著名戰役,影響非常深遠。此戰是劉備集團進入鼎盛時期的關鍵性戰役,進一步穩固了三分天下的態勢,改變了曹魏碾壓吳蜀聯盟的局面。同時!也使曹魏的國策由對外擴張,逐漸改為了防守待變。

——換句話說,漢中之戰前,劉備、孫權幾乎沒有跟曹操正面為敵的資本。而漢中之戰後,使吳、蜀集團看到了進取天下的希望。

漢末三國時期,曹操漢中之戰註定失敗,這幾個原因必須清楚!

漢中之戰,是劉備從黃巾起義開始,經歷過的最難打的一場戰役。期間蜀軍也有頻繁失利,也有損兵折將。但最終還是咬緊牙關堅持下來了。在拿下益州四年後,奪得了漢中全境。一個小小的漢中郡,竟然阻擋了劉備超過四年之久。


漢中爭奪戰的具體過程如下:

一、從劉備奪得益州開始,漢中之爭就拉開了序幕

赤壁之戰後,劉備坐擁荊州。公元211年應劉璋之邀進入益州。在益州苦戰三年,公元214年劉璋舉成都投降。劉備集團不勝歡喜。然而在歡喜之餘,劉備又得到了一個壞消息。曹操親自率十萬大軍出關中,打算搶先奪取漢中地區。

由於漢中是益州的門戶,若無漢中,則蜀地門戶大開,益州就會陷入被動的局面。於是劉備也決定對漢中用兵,與曹操爭雄搶下漢中這塊肥肉。

漢末三國時期,曹操漢中之戰註定失敗,這幾個原因必須清楚!

二、吳主孫權對荊州用兵,逼迫劉備回防荊州

孫權遣使索還荊州,被劉備空話搪塞,於是派呂蒙襲取了荊南三郡。劉備遂放棄了漢中戰事,領大軍趕入荊州搶奪三郡。此舉無異於將漢中拱手送給了曹操。張魯敗北逃入了巴地。曹操分置巴郡為“三巴”,並以原賨夷少數民族部落首領樸胡、杜濩、任約提領了三巴太守。

劉備割還一半的荊土給孫權,火速領軍返回益州,並令黃權去接應張魯。只可惜為時已晚,張魯投降了曹操。

漢末三國時期,曹操漢中之戰註定失敗,這幾個原因必須清楚!

三、益州危在旦夕,孫權舉兵合肥,曹操還師中原

曹操拿下漢中後氣勢如虹,劉備的益州明顯感到非常大的壓力。正在其慌忙組織防禦之際,孫權突然舉十萬大軍對合肥用兵,間接的緩解了益州方面的壓力。曹操處理好漢中的事宜後,揮師返回了中原。

只留下夏侯淵、張郃、徐晃、杜襲等人駐守漢中。並特令張郃伺機騷擾二巴之地。



四、杜襲遷徙漢中居民,張郃伺機騷擾二巴,後被張飛擊敗

襲綏懷開導,百姓自樂出徙洛、鄴者八萬餘口。

杜襲安撫開導漢中百姓,自願遷入洛陽、鄴城的百姓多達八萬餘人。與此同時,張郃對巴東、巴西用兵,併成功拿下二郡,遷徙了二郡的百姓。後在宕渠被張飛擊敗。

漢末三國時期,曹操漢中之戰註定失敗,這幾個原因必須清楚!

五、劉備反攻漢中,戰事頻繁失利;與此同時,曹操對濡須口用兵。

公元218年,劉備率領諸軍進攻漢中,並派馬超、張飛、吳蘭、雷銅等人駐軍下辯,被魏將曹洪、曹休等擊敗,吳蘭部將任夔被斬。劉備屯軍陽平,以所部十部精兵夜攻張郃,張郃親自領兵搏戰,劉備不能攻克。於是分遣陳式等十餘營絕馬鳴閣道,徐晃領兵交戰,大敗蜀軍,死傷者不計其數。前期的戰事中,劉備方頻繁失利。

中原方面,曹操在搞定孫權之前,不敢貿然支援漢中。於是舉兵向濡須口進發。吳將甘寧率領百騎劫殺曹營,曹軍士氣低落,曹操被迫撤軍。不久後,曹操再度發起濡須口之戰,孫權不能抵擋,於是向曹操稱臣。

漢末三國時期,曹操漢中之戰註定失敗,這幾個原因必須清楚!

六、漢中戰事吃緊,曹操回援漢中,可是東窗事發。

雖然魏軍前期打得不錯,但是夏侯淵等人兵力嚴重不足,援軍卻遙遙無期。加之漢中之前經過徙民,沒有民眾基礎,將士們的開支都必須從魏國的後方運送。蜀道的難行,物資押運的難度越來越大,導致魏軍漸漸佔據了被動。

曹操本來打算支援漢中,親自率大軍出發至長安。突聞塞北烏丸各部造反,如果不及時平叛,可能會威脅到京都的安危。於是下令讓曹彰統軍平叛,自己則留駐長安關注兩邊的動向。

漢末三國時期,曹操漢中之戰註定失敗,這幾個原因必須清楚!

七、援軍遲遲不到,夏侯淵兵敗被斬,曹老闆親臨漢中

曹彰平定烏丸叛亂返回長安,未及曹老闆起行,就收到了漢中的敗報。夏侯淵中法正計謀,被蜀將黃忠斬殺。魏軍由張郃統領,退守在陽平一帶,做最後的困獸一斗。

曹老闆雖然趕至了漢中,但他此行已經沒有跟劉備爭奪漢中的資本了。他只不過是來救回夏侯淵餘部。所以幾乎沒有跟劉備交兵,便主動撤退了漢中的軍馬。

漢末三國時期,曹操漢中之戰註定失敗,這幾個原因必須清楚!

綜合以上“漢中之戰”全過程,劉備贏得漢中之戰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1、戰線過長,蜀道難行,魏失地利

曹操曾說過“南鄭就好比人間天獄,中間的斜谷道更像是五百里的石穴。”因此他慶幸自己的漢中之行成功的救出了夏侯淵軍。

——其深其險不言而喻。

加之漢中戰場靠近益州,魏軍的戰線拉扯過長。物資的轉運、兵員的調度、援軍的支援速度,使其後勤得不到持續的保障。進一步給了魏軍很大的壓力。

2、無民眾基礎

起初,曹魏不知道這場戰役會打這麼久,於是遷徙了漢中百姓八萬餘口入洛陽、鄴城等地。導致漢中四年之久的戰役中,缺乏民眾基礎。對於一場戰役勝負,民眾基礎不容忽視,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果得不到人民的保障,那麼軍隊的後勤補給以及物資的轉運等重擔,統統都落在了將士們的頭上。在漢中兵力本來就不足的情況下,將士們感到壓力倍增,怨聲載道。

漢末三國時期,曹操漢中之戰註定失敗,這幾個原因必須清楚!

3、孫權的幫腔、烏丸的起事,導致夏侯淵軍獨木難支

孫權舉兵十萬發動合肥之戰,是劉備能夠順利拿下漢中的最主要原因。

由於孫吳對合肥邊境的襲擾,曹操不得已撤走了漢中的大部分軍馬。雖然曹操趕回去後,張遼已經擊敗了孫權,但其十萬大軍損失並不大。如果不進一步將其擊敗,始終都存在一個邊境隱患。曹操只好繼續跟東吳周旋,連續發動了兩場濡須之戰,才打服了孫權。

打服孫權之後,曹操想趕緊支援漢中,於是親領大軍向漢中出發。大軍行至長安,收到北方烏丸部落叛變的消息。再次耽擱了支援漢中的速度。


從公元215年撤出漢中,到公元219年漢中失陷,曹操無暇顧及漢中戰事,沒有支援一兵一卒。夏侯淵、張郃等人駐守在漢中,全靠將士們自給自足,加之失其地利,以及民眾基礎不足等因素。——曹魏兵敗漢中是必然的結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