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從保護野生動物開始

己亥末庚子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人們新年的節奏。截至目前,僅我國就累計有8萬餘人確診感染,疫情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無法估量。雖然目前此次新冠病毒的確切來源還沒有定論,但是綜合各種現有信息來看,都和野生動物的濫殺濫食脫不了干係。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凸顯了敬畏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而保護野生動物需要國家、社會、個人的共同努力。

保護野生動物需要國家完善相關法律法規。有研究發現,超過70%的新發傳染病來源於動物。而人類的濫殺濫食野生動物,也多次遭受大自然的報復和懲罰。因此,早在十幾年前年就有不少學者呼籲禁食野生動物立法,讓人遺憾的是這些呼籲大多不了了之。而現有的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側重保護的是瀕危、珍稀的被列入保護目錄的野生動物以及有益、有經濟價值、有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動物,食用一般野生動物並未被法律全面明確禁止,亂販濫食現象依然客觀存在。讓人欣慰的是,就在2月24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可見我國最高立法機關對此已經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保護野生動物需要社會倡導文明的生態理念。從地球生態鏈來看,只有野生動物健康、生態系統健康,人類才會健康,才會有未來。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然之舉。野生動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野生動物,是為了保護生物多樣性,更是為了保護我們人類自己。不管是食用野生動物,還是人類對野生動物的濫殺濫捕,都使得越來越多曾與人類相伴的物種湮滅在歷史長河中,還給病毒從野生動物向人類的傳播創造了條件。因此,當務之急,在社會層面形成保護野生動物的生態理念也顯得尤為重要。

保護野生動物需要人人參與人人行動。恩格斯曾告誡人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了報復。”此次新冠肺炎來襲,再一次為吃野味敲響了警鐘。筆者認為,在個人層面,首先要堅決對食用野生動物說“不”。有一句公益廣告詞說得特別好,“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不食用野生動物,都不使用野生動物製品,那麼也就是從終端消費上斬斷了傷害野生動物的鏈條。我們應以此次疫情為契機,審視自己的行為,真正做到敬畏自然、保護自然、順應自然,從改變自身做起,讓綠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成為社會的主流。其次,要勇於和濫殺濫捕野生動物的行為作鬥爭。在日常生活中,若發現非法獵捕、殺害野生動物,或者非法收購、運輸、出售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要及時向有關部門報告。

總之,新冠肺炎疫情終將過去,但是我們絕不能“好了傷疤忘了疼”,要以此為契機,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形成國家立法保護、社會風尚倡導,個人努力踐行的良好局面,真正做到敬畏自然、保護自然、順應自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