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多斯姑娘出嫁時最華麗的裝飾

點擊右上角“關注”,免費訂閱內蒙古戶外旅行資訊

自古以來,我國就有“衣冠之國”的美稱。蒙古族在頭飾上十分講究,不同年齡段、不同地區的婦女使用的頭飾不一樣,她們喜歡用紅珊瑚、瑪瑙、綠松石來作裝飾。因此蒙古族頭飾的種類豐富多樣,且各具特色。


鄂爾多斯姑娘出嫁時最華麗的裝飾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鄂爾多斯地區的婦女頭飾。鄂爾多斯是蒙古族古老的部族之一,服飾文化積澱深厚,頭飾被譽為極品,有“頭飾之冠”的美稱。這些精美的頭飾由銀鏈、銀鈴、鏨花貼片相綴,耗銀較多,與成排成串的紅珊瑚鑲嵌,造型華美,工藝精湛,體積和重量都超過其他部落,是鄂爾多斯姑娘出嫁時最華麗的裝飾,成就了傳統的鄂爾多斯婚禮獨特的民族風情和熱鬧隆重的場面。


鄂爾多斯姑娘出嫁時最華麗的裝飾


為了遷徙的方便,蒙古族繼承了遊牧民族長衣盛飾,將財富——金銀珠寶全部佩戴在身上的傳統,而鄂爾多斯人更是如此。除此以外,頭飾對鄂爾多斯婦女來說,也不單純是裝飾,因為在鄂爾多斯地區有個傳統,頭飾是姑娘結婚時孃家給她的嫁妝,而在地廣人稀的草原,當時姑娘往往都嫁的很遠,再加上交通的不發達,嫁出去的姑娘要回一趟孃家是非常不易的。因此,過去鄂爾多斯婦女把她的嫁妝——即頭飾看做是自己唯一的孃家人,寄託著對親人的全部感情及思念。


鄂爾多斯姑娘出嫁時最華麗的裝飾


藏於北京民族文化宮博物館的這件蒙古族的新娘頭飾,就是徵集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的烏審旗烏蘭陶勒蓋鎮。頭飾選料珍貴,工藝精湛,製作精美,嵌有紅珊瑚、瑪瑙、松石、銀飾等,顯得雍容華貴。

這件頭飾由“希布閣”和“達如拉嘎”組成,漢語稱之“連垂”和“頭戴”。希布閣是由用布和棉絮縫製而成的兩個扁圓形物和其下伸出的兩截約5寸長的木棒組成的。這兩根木棒必須截取於蒙古包的兩根椽子。人們在小木棒上製作精緻的圓錐形外套,上面還繡有各種美麗的花紋圖案,綴上金、銀、珊瑚,使其成為精美的裝飾。在希布閣下沿垂下很多金銀製作的穗子,每個穗子下面各有一個小巧玲瓏的金銀小鈴鐺。戴上這頂頭飾的蒙古族新娘只要身子輕輕一動,小鈴鐺便發出悅耳的聲響。


鄂爾多斯姑娘出嫁時最華麗的裝飾


達如拉嘎中的掛串,是頭戴的最華麗壯觀部分,也是兩鬢垂至兩肩的最華美裝飾。青金石、珊瑚、綠松石,還有墜於下方的銀質花環和由小珠和珊瑚組成的穗子,交相輝映,將新娘的容貌襯托的更加美麗動人。


鄂爾多斯姑娘出嫁時最華麗的裝飾


下面請欣賞蒙古族新娘華麗的頭飾吧!


鄂爾多斯姑娘出嫁時最華麗的裝飾

鄂爾多斯姑娘出嫁時最華麗的裝飾

鄂爾多斯姑娘出嫁時最華麗的裝飾

鄂爾多斯姑娘出嫁時最華麗的裝飾

鄂爾多斯姑娘出嫁時最華麗的裝飾

鄂爾多斯姑娘出嫁時最華麗的裝飾

鄂爾多斯姑娘出嫁時最華麗的裝飾

鄂爾多斯姑娘出嫁時最華麗的裝飾

鄂爾多斯姑娘出嫁時最華麗的裝飾

鄂爾多斯姑娘出嫁時最華麗的裝飾

鄂爾多斯姑娘出嫁時最華麗的裝飾

鄂爾多斯姑娘出嫁時最華麗的裝飾

鄂爾多斯姑娘出嫁時最華麗的裝飾




鄂爾多斯姑娘出嫁時最華麗的裝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