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凡爾賽宮迎娶德韓混血“愛麗絲”上熱搜,這句評論最扎心

郎朗凡爾賽宮迎娶德韓混血“愛麗絲”上熱搜,這句評論最扎心

最近,郎朗在法國凡爾賽宮迎娶德韓混血“愛麗絲”的消息刷爆了網絡,人們在感嘆郎朗太太驚人的美貌與才華之餘,也都在感嘆這才是真正的郎才女貌門當戶對。我隨便點開了抖音裡的一條,發現了一條頂在最上面的評論:

“看到郎朗今天在凡爾賽宮的婚禮,出身普通家庭的郎朗爸爸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成就了今天享譽全球的郎朗。同樣身為家長的我們,自己天天玩手機,妄想著孩子啥都不用學,輕輕鬆鬆就能出人頭地。這就是我們和郎朗爸爸的差距,也是孩子們的人生差距。”


1.

每次提到郎朗的名字,郎朗爸爸是個必須提及的名字。我們很小就知道郎朗的名字,不是因為他鋼琴彈得多好,而是因為他有個瘋狂的鐵血爸爸。

這個早早發現郎朗音樂天賦的父親,在90年代放棄自己的工作,帶著郎朗來北京拜師,去德國參賽。近乎鐵血的每日訓練,甚至在沒有老師願意教郎朗的時候,逼著郎朗跳樓。在所有人看來,這個爸爸瘋了,被很多人吐槽過,罵過,覺得他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問題,郎朗肯定不會幸福。

但今天,當我自己也有了孩子,開始為如何教育苦惱的時候才發現,郎朗爸爸是多麼讓人敬佩,是真的敬佩,沒法說的敬佩。因為,我們大多數家長都做不到,做不到這麼專注和強大的付出和堅持,更做不到有如此強大的力量,在孩子一次次失敗和被罵之後,相信自己的孩子一定能成功。給我可能自己先崩潰了。

前幾天跟孩子同學的爸媽一起吃飯,談到孩子的教育,大家都不禁感嘆,沒孩子的時候覺得讓孩子啥都不用學,輕鬆快樂成長就行了。有了孩子才知道,各種興趣班唯恐有一個落下。上個幼兒園小班,看到同齡孩子都會算三位數加減法了,都認識不少漢字了,心裡一陣陣的慌。

不是慌孩子啥都不會,而是慌自己幹什麼吃的,怎麼心這麼大,什麼都沒教。

以前一直以為孩子學習是拼天賦,看學校。做了父母才知道,孩子的天賦固然有不同,但更關鍵的因素是父母。現在“家庭教育”的概念特別流行,說白了就是父母對子女教育的重視和參與,才是教育中起關鍵性因素的那一個。

就像學鋼琴的孩子很多,陪讀學習的家長也很多,肯砸錢砸時間的家長也很多,但為什麼郎朗只有一個?

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只有郎朗的爸爸,在學鋼琴這件事上,擁有絕對的堅持、努力、自信、勇氣,以及對成功的狂熱追求。

而大部分的家長,都只是抱著考十級,有個特長,陶冶情操。至於當鋼琴家,能當更好,當不上的話當個培訓班老師也不錯。當然,這也並沒有什麼錯。不過,哪個學琴的家長不想讓孩子成名成家呢?

郎朗凡爾賽宮迎娶德韓混血“愛麗絲”上熱搜,這句評論最扎心


2.

為什麼很佩服郎朗的爸爸?

因為他跟我們一樣,都是普通家庭的普通家長,不是富二代,沒有很多錢,只有擁有一顆望子成龍的心。但不一樣的是,郎朗爸爸雖然只有平凡的家境,卻擁有不平凡的是信念和付出。

郎朗爸爸郎國任是如何付出的呢?

  • 一歲多發現郎朗有音樂天賦,認為孩子是天才,立刻決定讓孩子學習鋼琴
  • 為了去北京求學,辭去自己穩定的工作,夫妻分居,與郎朗成為北漂
  • 被老師罵和驅趕,替兒子求情,不斷給兒子信念,一定能成功
  • 陪孩子上每一節課,聽懂老師的每一句話,回家輔導,幫孩子制定比賽策略
  • 不辭辛勞,不怕辛苦,數十年如一日,要把兒子培養成才
  • 選拔賽沒有被選上,自費帶孩子去德國報名參賽,一舉奪冠,讓全世界看到了郎朗

說來慚愧,我自己是怎麼付出的呢?可能大部分家長會跟我差不多吧:

  • 不辭辛勞地給孩子到處報班上課,陪讀的時候自己玩手機
  • 坐在孩子身邊盯著寫作業,自己玩手機;
  • 給孩子報了一堆網課,孩子一個接著一個上課,自己玩手機
  • 買了很多繪本,給孩子讀書超不過三本自己先睡著
  • 感嘆自己好累好辛苦,感覺週末兩天裡一天半都在帶孩子上課,自己老厲害了,但其實是玩了一天半手機。
郎朗凡爾賽宮迎娶德韓混血“愛麗絲”上熱搜,這句評論最扎心


3.

我有一個朋友是對孩子教育非常苛刻的媽媽,苛刻到什麼程度呢?

四歲的孩子上馬術課,上課到一半天下起雨,教練問孩子媽媽是否要換到室內場地或者停課?媽媽在操場邊示意繼續上。於是,四歲的孩子,在雨裡又繼續上了40分鐘的馬術課,而她在操場邊淋雨陪了40分鐘。

我們都吐槽她,這麼小的孩子,生病了怎麼辦?少上一節課也沒什麼吧。但是她說:

“起初自己也有點心軟,覺得孩子還小,沒必要這麼辛苦。但想到這是一次非常好的教育機會,一點小雨就退縮,以後孩子會遇到更多的困難,沒人能一直幫她。”

如果翻開任何一本講孩子教育的書都會發現,沒有一本書的主題是“家長啥都不管,孩子自由生長成材了”。相反,大部分優秀的孩子背後都有至少一個對孩子教育非常重視的家長。這種重視不是指重視考卷,而是那些“看不到但決定一個人成敗的能力”。

小時候特別流行的一本書叫《哈佛女孩劉亦婷》,幾乎人手一本,那年我十來歲,但看完之後,至今我記得其中的一件小事,就是劉亦婷的媽媽讓她徒手抓著冰塊堅持,鍛鍊孩子的忍耐力。

當時覺得簡直是瘋了吧,沒忍耐力又怎麼樣呢?淨整點這些個花裡胡哨沒用的。

但是,長大成年之後的我們才發現,自己的所有失敗,並不是來自外界,而恰恰都來自自身:懦弱,不堅持,沒毅力,抗壓能力差,懶惰,拖延症。

教育的本質,不僅僅是學會書本上的字母和公式,更重要的是培養孩子那些看不見,但會決定他一生能走多遠走多好的素質和能力。但在這一點上,大部分家長最先教會孩子的是:

“別太努力了,差不多就行了,壓力不要太大,不喜歡咱就不學了。”

郎朗凡爾賽宮迎娶德韓混血“愛麗絲”上熱搜,這句評論最扎心


4.

不說別人,就說我自己。

我的女兒從四個月開始參加親子游泳,那時候游泳館在家樓下,走路2分鐘就到,天天都去,風雨無阻。上到一歲半參加了一個比賽,獲得了2歲組的冠軍。

後來學校換地方,離家遠了,又趕上了冬天,我就懶得去了。等最近再去的時候,已經半年多的間隔,女兒很多技能都忘了,甚至以前做的很好的潛水,都忘記了。

教練問我:“為什麼這麼久不來上課?”

我說:“正好趕上冬天,怕孩子冷,就沒來,這到了夏天才來。”

教練聽到這句話都無奈的搖搖頭,說:“小孩子的很多技能,三個月不練就忘光了,但是既然報名了,就要堅持來。如果家長從小讓孩子學習學習是可有可無,有點困難就可以不去,吃喝玩樂都能給學習讓步的話,孩子是無法真正學到東西的。”

這句話,給了我當頭一棒,讓我知道了自己表面上很積極給孩子報課,但其實從思想上對孩子的教育根本沒有認真過。

哪裡是小孩子怕冷,分明是大冬天我懶得折騰懶得跑。說到底,不是孩子退步了,是我這個做家長的不盡職。

有句話說,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而這裡的教育,首當其衝指的就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態度和認識。

有一個評論說:“郎朗跟我一樣,都曾是個普通人家的普通孩子,但他的婚禮上,有我的男神周杰倫夫婦到場祝賀,還四手聯彈,而我只有當觀眾羨慕的份兒。”

成為媽媽的我,今天再回頭看郎朗爸爸郎國任的對孩子的教育,只有滿心的感動和敬佩,也再一次說明了一個道理:

身為普通人,瘋狂的努力才是取得成功的唯一捷徑;

別總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比,要比先比比別人的父母是如何付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