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分崩离析到底是什么原因?真的是“安史之乱”导致的灭亡吗?

大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王朝之一,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直到今日,在外国中国人民聚居地区,被外国人称为唐人街。可见唐朝在外国人眼中也是影响深远。

可是,即使像唐朝这样繁荣的朝代也没能传承长久。有的人认为,唐玄宗时期爆发的安史之乱是唐朝灭亡的原因。安史之乱的确是大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但是,它到底是不是唐朝灭亡的根源呢?


唐朝分崩离析到底是什么原因?真的是“安史之乱”导致的灭亡吗?

唐玄宗剧照(右)

其实,安史之乱对于唐朝灭亡是有影响的,但是大唐衰落主要是因为唐朝充满各种社会矛盾,要知道,社会矛盾一旦出现,如果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就会引起百姓的不满,而百姓又是统治的根基。这就直接导致统治根基不稳,这样什么朝代都不会长久!

而且晚年的玄宗皇一改早期联手朝臣,励精图治,缔造“开元盛世”的作派,变得懒政怠政,好大喜功,贪图享乐,沉溺女色;尤其是,他重用李林甫、杨国忠奸佞,极大地破坏了政治生态,直接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而安史之乱正是一把打开唐朝各种问题的钥匙。

唐朝分崩离析到底是什么原因?真的是“安史之乱”导致的灭亡吗?

杨贵妃剧照

百姓不再信任统治者,失去了民心

真实的历史中,安禄山叛军所到之处,有不少城池直接放弃扺抗、甚至主动开城迎接他,所以安禄山才能势如破竹,迅速挺进中原,占领了两京!这说明唐朝统治已经腐朽没落,百姓早有不满,社会已经民不聊生了!广大农民阶层不再信任大唐统治阶层这是要命的政治因素!

安史之乱发生前,皇帝早没为国计民生考虑了,朝廷大臣为了自己的利益拉帮结派、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相互倾轧,唐朝的各种管理制度已经形同虚设,各级官员已腐败透顶了;大唐宰相杨国忠与边关大员安禄山的矛盾已日益凸显出来,所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它的爆发绝非偶然,这是历史的必然。

唐朝分崩离析到底是什么原因?真的是“安史之乱”导致的灭亡吗?

杨国忠剧照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唐朝建立后,天下承平已百余年,国家的土地都被权贵集团和大地主们占有和兼并了,大唐赖之以崛起和生存的“府兵制”没有生存的土壤了,到了唐玄宗时期,不得不多设节度使,让各节度来自行募兵,这就是放弃皇权,是自取灭亡!

即使没有安禄山、史思明,也有会有他人来完成叛乱!满屋干燥的柴薪,一闪火星就会燃爆开来,安禄山就是这个点火人的罢了。当时,他身兼河东、范阳、平卢三镇节度使,拥兵十五万,根本没有人能够挡住他。

唐朝分崩离析到底是什么原因?真的是“安史之乱”导致的灭亡吗?

安禄山剧照

军阀拥兵自重,中央没有实权

安史之乱虽然因为叛军的投降而结束,但是叛军投降是有条件的。这时候,大唐的皇帝不想再打仗了,只想过几天太平日子,所以对头像的叛军根本没有做出任何处罚,反而是给他们升官加爵,让他们成为合法的军阀。

对唐朝来说,当时最繁华富足的地方收不到税,招不来兵,又要防备吐蕃、回纥等的入侵,日子确实挺艰难,好在当朔方、北庭等西北边兵留下来的老底子还顶用,还能活下来。

唐朝分崩离析到底是什么原因?真的是“安史之乱”导致的灭亡吗?

史思明剧照

当然,也应该认识到藩镇与中央朝廷的共生关系。藩镇名义上支持中央,可以获得合法身份,而朝廷也需要藩镇参与平叛,所以还是有一定共生关系的,大部分藩镇还是不希望唐皇帝倒台的。

安史之乱后,唐朝也有中兴,比如唐武宗重用李德裕、唐宪宗重用李愬,打掉了部分叛乱的藩镇,挫败了吐蕃对大唐的骚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有兴趣的可以查查李愬雪夜入蔡州等故事。可是,这中小小的中兴根本无法挽救迟暮的大唐王朝。

唐朝分崩离析到底是什么原因?真的是“安史之乱”导致的灭亡吗?

唐武宗剧照

所以,大唐分崩离析是唐朝社会各种矛盾演化至不可调和时产生的必然结果,权贵阶层的腐化堕落,加速了土地兼并,使下层人民没了好日子过,才让大唐由盛而衰,终至分崩离析!

我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的账号!

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最好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