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教和名門正派之間的關係是怎麼變壞的?罪魁禍首隻能是這個人

倚天屠龍記中,明教在江湖上可謂是眾矢之的,名門正派稱其為魔教,視其為洪水猛獸,禍害武林的惡魔,紛紛欲除之而後快。所以這才有了六大派圍攻光明頂的大戲。直到張無忌為明教解圍,並約法三章,重整教規,和名門正派言歸於好,這才使得明教在倚天后期徹底扭轉不好的名聲,成為武林的領袖。

明教和名門正派之間的關係是怎麼變壞的?罪魁禍首隻能是這個人

但是,明教真的從一開始就被名門正派所不齒嗎?我們來看射鵰英雄傳裡的一段故事。周伯通在桃花島給郭靖介紹九陰真經時曾講到,九陰真經是當年黃裳所著,當時黃裳奉朝廷之命剿滅明教,殺了他們不少高手,誰知這些人當中有不少來自名門正派,所以那些名門正派的人都來找黃裳報仇。可見,當時的明教和名門正派的關係時非常好的,名門正派的人甚至可以加入明教。

我們知道,明教歷來是朝廷的眼中釘,宋朝時明教多次起義,所以一直時朝廷重點打擊的對象。但是在江湖上,明教的口碑卻不錯,所以才有那麼多名門正派弟子加入明教。

明教和名門正派之間的關係是怎麼變壞的?罪魁禍首隻能是這個人

但是為什麼到了倚天時期,也就是元末時期,明教和江湖各派的關係就急轉直下了呢?當時的明教是反抗朝廷的啊,而且反的是蒙古的政權,是為漢人在做事,為什麼反而被各派如此仇恨呢?

也就是說,本來應該一致抗元的江湖大軍,自己內部卻先有了不可調和的矛盾,成為兩個對立面。我覺得,這很有可能是朝廷設下的奸計。

明教和名門正派之間的關係是怎麼變壞的?罪魁禍首隻能是這個人

要想讓敵人無法集中力量打擊自己,那麼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先讓他們窩裡鬥,讓他們自己內部先有矛盾,這樣力量就無法集中了。彭瑩玉曾分析過明教不受人待見的原因,說明教傳自波斯,教內的很多教義,儀式本就顯得很神秘很怪異,容易引起誤會,再加上個別教眾自己不檢點,更加深了這種誤會。其實這種現象應該在宋朝就有,但那時卻沒有如今的這種矛盾,所以,一定是當時的元朝廷暗自在江湖上強化明教的暗黑特質,刻意黑化,汙化明教,因此才會有這樣的局面。

那麼,那個躲在暗處為朝廷出謀劃策的人是誰呢?誰對中原武林能這麼瞭解?誰又如此痛恨明教,想盡辦法除掉他們?

明教和名門正派之間的關係是怎麼變壞的?罪魁禍首隻能是這個人

這個人,只能是成昆。

成昆和明教的過節不用多說,我們都非常清楚。重點是,成昆從很早開始就處心積慮搞垮明教。陽頂天死後,成昆開始一系列的策劃,在江湖的領域,他入少林,培養謝遜這個殺人機器,讓他成為明教的招黑王;在更大的領域,他進入汝陽王府,成為一名幕僚,暗中幫助元朝廷剿滅漢人反抗勢力,以及漢人的江湖組織。

明教雖然式微,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要滅掉明教當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以成昆才為朝廷出主意,在江湖上把明教的名聲徹底搞臭,使其成為武林的公敵,這樣,一來可以幫助朝廷滅掉敵人,二來,也順便完成自己的夙願。

明教和名門正派之間的關係是怎麼變壞的?罪魁禍首隻能是這個人

試想,在元末的特殊背景下,江湖各派應該統一戰線,合力抗元,明教那些惡行只是次要矛盾。但是,次要矛盾卻變成了主要矛盾。能造成這一局面的,也只有朝廷了。而這幕後的罪魁禍首,不是成昆是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