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大的危機正朝油市襲來……即使沙特停止價格戰也救不了油市!

3月26日,諮詢公司Energy Aspects Ltd預計,未來幾個月儲油罐將被填滿。IHS Markit稱,2020年上半年,石油庫存將增加18億桶,由於僅剩約16億桶的儲油能力,生產商將被迫減產,因為6月份後沒有地方存放多餘石油。

美國敦促沙特提高油價,但沙特暗示要觀察最新的油價再做決定。3月26日,諮詢公司Energy Aspects Ltd預計,未來幾個月儲油罐將被填滿。IHS Markit表示,全球石油供需嚴重失衡,三個月後恐將無處儲存,現在不得不降低石油產量甚至停產。

更大的危機正朝油市襲來……即使沙特停止價格戰也救不了油市!

IHS Markit暗示,6月份後沒有地方存放多餘石油

IHS Markit表示,目前的供需狀況意味著,在2020年上半年,石油庫存將增加18億桶。報告稱,由於僅剩約16億桶的儲油能力,生產商將被迫減產,因為到6月份將沒有地方存放多餘的原油。由於疫情爆發導致需求下降,石油市場受到重創。在OPEC及其俄羅斯等盟友的聯盟瓦解後,沙特誓言以大幅折扣向市場大量供應原油。3月26日(週四),巴基斯坦禁止進口原油和燃料,因為其儲存地點已經滿了。全球最大的兩家交易商維托爾集團(Vitol Group)和貢沃爾集團(Gunvor Group)表示,人們對儲存石油興趣濃厚,而一些交易商已預訂超級油輪,在海上囤積石油。IHS Markit稱,第二季度供應過剩的石油可能達到1240萬桶/日,其他交易商、銀行和諮詢公司也預計將出現鉅額盈餘。維托爾週三表示,原油需求量較去年大幅減少了2000萬桶/日。IHS Markit石油市場主管伯克哈德(Jim Burkhard)表示:“產量將不得不下調,甚至完全停止。現在的問題是去哪裡儲存生產出來的石油。”

更大的危機正朝油市襲來……即使沙特停止價格戰也救不了油市!

疫情重創石油需求,跌幅恐達2000萬桶/日左右


油價方面已經有跡象表明,存儲空間可能會出現飽和。WTI價格一度跌至2008年12月以來的最低水平,原因是市場預期未來幾周和幾個月,美國期貨交割點的過剩石油將大幅增加。IHS表示,在全球三大石油生產國中,俄羅斯的可用儲油能力最低,約為8天,沙特為18天,而美國為30天。這些數據是基於出口枯竭時可儲存的產量得出的。尼日利亞是非洲最大的產油國,是IHS觀測地區中最脆弱的國家。IHS表示,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每日生產的190萬桶石油能在1天半至2天內填滿當地可儲存的石油罐。諮詢公司Energy Aspects Ltd也預計,未來幾個月儲油罐將被填滿。該公司在一份報告中稱:“隨著OPEC將石油產量推高至紀錄高位,庫存將很快失去控制。我們將在2020年第三季度初耗盡原油儲備能力,需要提前控制石油生產。” 國際能源署署長比羅爾(Fatih Birol)表示,由於疫情擴散,全球石油需求直線下降,而沙特和俄羅斯之間的價格戰加劇了這種情況。他在週四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目前全球有30億人活動受影響。因此,市場可能看到石油需求減少約2000萬桶/日。全球原油儲備能力或將很快飽和。原油需求恢復恐不易,也不會很快到來。未來2周內,我們將就原油需求預期給出清楚的答案。”國際能源署還暗示,俄羅斯和沙特需要完全停止生產以平衡市場。 比羅爾的言論加劇了石油市場的可怕前景,交易員、銀行和分析師預計,隨著各國政府為防止疫情蔓延而控制經濟活動,石油供應將出現嚴重過剩。比羅爾稱,供過於求的影響將在未來幾年顯現出來,油價下跌可能導致美國頁岩油產量在下個季度大幅下降,美國石油工業將遭受“巨大的痛苦”。美國頁岩油產量和與之相關的數百萬就業崗位面臨風險,也是美國國務卿龐皮歐(Mike Pompeo)致函沙特王儲原因。他在信中敦促OPEC實際掌門人“抓住時機”,幫助推高油價。沙特則暗示,要觀察最新的油價再做決定,看上去減產態度暫時不是很積極。國際能源署的石油需求預測和高盛相呼應。高盛此前預測,全球對抗疫情的控制措施正導致石油需求出現前所未有的暴跌。高盛預測3月份石油需求將減少1050萬桶/日,4月份將減少1870萬桶/日(接近國際能源署預測的2000萬桶/日)。正如高盛所言,如此規模的需求衝擊將壓倒任何供應方面的反應,包括任何潛在的OPEC核心國家凍產或減產。從走勢圖上看,油價依然處於低位震盪格局。隨著全球石油儲備能力慢慢接近飽和,投資者需關注沙特、俄羅斯和美國等產油大國的後續表態,若釋放減產有望提振油價反彈。

更大的危機正朝油市襲來……即使沙特停止價格戰也救不了油市!

停止價格戰也救不了油市


目前為止,許多人都寄希望於美國能夠敦促沙特停止價格戰,以穩定油市。然而,就算沙特停止價格戰可能也沒用了。


大西洋理事會非常駐高級研究員艾倫·沃爾德認為,特朗普施壓沙特和俄羅斯削減石油供應來抬高油價的窗口在上週就關閉了。隨著歐洲、美國和印度的大多數國家的大部經濟活動的停止,需求崩潰已經不可避免。


高盛集團週三也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即便沙特徹底停止價格戰,也不足以拯救市場。


在價格戰剛打響的時候,特朗普還儼然一副坐收漁利的姿態,當時特朗普還稱讚了油價的下跌,表示這對美國人來說“就像減稅”。


過了幾周後,這場危機對特朗普來說仍是一個次要問題,他一直對廉價汽油表示滿意,而且他的議程已被處理冠狀疫情的事務所佔滿了。


不過,很快他就意識到低油價對美國來說就像一把“雙刃劍”。


如今,成千上萬的石油工作崗位岌岌可危,美國頁岩油行業動盪不安,許多頁岩油生產商不得不關閉油田。據達拉斯聯儲的數據,美國油田的開工量已跌至至少四年來的最低水平。此時特朗普自己採取的任何行動可能都太少,也太遲了。石油的低迷已從簡單的供應過剩迅速演變為最壞的情況——總需求嚴重受損。


此外,在數百萬人失業的情況下,美國的消費已經失去活力,油價再低也沒用。當生活都變得困難時,就算油價比水還便宜,大部分人還是會選擇買水,而不是買油。


而且,隨著美國疫情的不斷惡化,忙於應對疫情的特朗普,現在恐怕也沒有過多的精力放在干預油市上面了,光是美國超過300萬的失業人口(可能還在不斷增加)就夠他愁的了。


當油價處於20-29美元/桶的低位,德州石油監管機構和歐佩克官員還在討論協同減產的可能性。


然而,現在他們有點想放棄了,因為在全球石油過剩2000萬桶/日的情況下,他們覺得協同減產的想法既不切實際,又毫無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