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三個姑娘不同的職業選擇,我頓悟了……

一、詩和遠方

看這三個姑娘不同的職業選擇,我頓悟了……


朋友M,是那種很優秀、很有氣質的女生。畢業之後,她進入了一個不錯的外企工作,但因為覺得辦公室工作太枯燥,一眼看到頭的人生太無聊,所以放棄了這份工作。最終她應聘外航成功,成為了一名翱翔天際的空姐。

當她每天在朋友圈發環遊世界的快樂的時候,我們在埋頭加班。

當她每天穿行在不同時區、體驗不同國家文化、遇到不同有趣的人的時候,我們在埋頭加班。

當她擁有漫長的假期而不知怎麼打發、只能躺在沙發上思考人生意義的時候,我們在埋頭加班。

我們常常羨慕她活得自由、灑脫、盡興。

我們常常自愧不如,對比之下,我們的人生怎麼過得這麼枯燥乏味啊。

直到這次國外疫情爆發,她千里迢迢從國外,多趟轉機,輾轉回到國內。瞭解之後,我們才更明白,一切的職業選擇,不管表面多麼美好光鮮,都有需要揹負的風險和承受的代價。

我們在固定的城市裡擁有固定的工作和生活模式,我們日常的承受的風險其實不大。而她,穿梭於不同的時區和國家,長久的時差顛倒,讓她飽受失眠的困擾,她的身體也會出現不適。

我們待在家人身邊,下班以後可以和家人一起團聚吃飯。加班再晚,回去也總有一盞燈為你而亮。而她,在航班結束後回去面對的,總是空空的公寓、冰冷的房間。

我們可以在下班後,在週末,和喜歡的人見面約會,牽手擁抱。而她,談個戀愛就像是網戀。想要見面,需要付出跨越大半個地球的高成本。

這次疫情,國內對防疫工作高度重視、有序開展。相較之下,國外的自由,卻讓防疫變得困難重重、混亂不堪。當她看到自己所在的城市裡,連醫護人員都沒法得到口罩配置,當即決定,不管是千山萬水,還是千金所換,她都要回國。

知道了這些,我們也不再羨慕。每個人只是各自做出了不同的選擇,併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起應負的責任而已。

我們選擇了熟悉的城市,和相守的家人,我們於是埋頭守土,放棄飛翔。

她選擇了自由和遠方,於是她要忍受不解和孤獨。

一切都很公平。看你想要什麼,和願意付出什麼罷了。人生,不需比較,總是各有各的精彩。


看這三個姑娘不同的職業選擇,我頓悟了……


二、獨闖華爾街

有個遠房表姐,從小就很優秀。本科畢業後去了美國留學, 後來留在了華爾街工作。

她的母親常說,女兒很辛苦,工作壓力很大,長期失眠、焦慮不已,這種暴躁情緒還會影響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

想讓她調整狀態,放鬆一下,但是很難,除非換份工作。但她捨不得那樣的高薪。

“我從女兒身上看到的,就是優秀的人,不一定過得非常快樂,非常好。反而特別累。因為能力越大,責任越大,越沒有普通人那麼容易幸福。”

我聽完若有所思。我們終其一生在追求幸福,努力工作不就是為了給幸福生活以保障嗎。但很多時候,走了很遠抬起頭來,卻驚覺自己好像和幸福完全沾不上邊。

我們習慣於被很多外界的事情綁架——要實現個人更大的成就、要進入更高級的圈子、要收穫更多的名利和資源、要給家人更全面的保障、要給未來多創造一些可能,所以現在要熬,要忍耐。我們習慣於壓抑內心,犧牲自我,習慣於延遲滿足。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選擇了要擁有這樣優質的資源,高薪的工作,也要承受對應的壓力和挑戰。我們為這些選擇背後所承受的重量感到敬佩,人總在苦難中汲取營養、成長更快。

但是我們也知道,再高壓、再忙碌,都不要把全部時間都留給各種家庭責任和社會責任,而要留出適當空間給自己的內心,偶爾給自己放個假,自省和淨化。橡皮筋繃得太緊,會容易斷。

像是人大才女、鳳凰名主持人曾子墨,也是曾經逐夢華爾街的一員。在投行工作了幾年後,她最終選擇回國,從事媒體記者、主持人等職業,她沒有不斷push自己在崗位上做到極致,而是一直反問自己這樣的生活是否符合她內心所求。她為自己留白思考,選擇適時轉身,也收穫了豐富的人生。

職業會很大程度決定我們的生活方式,但這其中有很大的空間可以進行自我調節。工作和幸福並不是對立的,在努力的平衡中也能享受日常的幸福。


看這三個姑娘不同的職業選擇,我頓悟了……


三、回到故鄉

小Y兩年前,從大城市辭職回到四五線的小縣城。按照父母的願望,找了份穩定的工作,在家鄉過起了普通小鎮青年的生活。

最開始她極其不適應,大城市的光環漸漸遠去,她害怕自己被小鎮同化、把夢想忘卻,從此失去血液裡的激情澎湃。但是她也一邊沉下心來思考,深入基層去體會,以便確認自己的心之所向。

漸漸她發現,合適的工作節奏,讓她可以平衡好工作與生活,有時間去細細規劃自己的日子。工作之餘,她或陪伴家人、或提升自我。

濃郁的人情關係,其實並不難融入。親朋好友之間日常的互相幫助、節日的禮尚往來,同事之間距離適中的關懷,都讓人覺得比起冰冷的城市,更有人情味和煙火味。一切並非是想象中閒人嚼舌的無聊、好管閒事的厭煩。這裡淳樸的人際關係,有溫度、懂尊重、不浮躁、重實務,更讓人感到溫暖安心。

經濟方面,雖然工資無法與城市的水平相提並論,但由於生活簡單,沒有城市裡各種豐富的社交活動,職場上無需攀比各自精緻的妝容和身上的大牌,少了CBD高昂的房租開銷,她反而在不長的時間裡攢下了比原來更多的積蓄。

現在,沒有在大城市焦慮緊張的節奏,適應了家鄉生活的小Y,也在業餘時間進行興趣學習,用多樣化的方式把生活過得充實而精彩。

如今,像小Y一樣,回到小鎮的青年越來越多。不能說他們是逃避,他們只是在可選範圍內,找到了自己所能獨立承擔責任的生活方式。不再不甘於曾經的光鮮、逐夢的熾熱,而是選擇小鎮的平實,普通的幸福。不管哪一種方式,都是自己要面對的,鮮活的人生。


看這三個姑娘不同的職業選擇,我頓悟了……


四、關於選擇

年輕的時候,我們總羨慕那些光鮮亮麗的職業,但並不懂得那背後要付出多少的汗水和淚水。成功,從來都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年長了,我們終會明白張愛玲的那句話:“生命是一襲華美的袍,裡面爬滿了蚤子。”人生看起來很美好,但在享受這些風光的同時,也不得不忍受各種各樣的苦痛,承受對應的代價。

每個人都做出了自己的選擇,沿著這樣的道路一直前行,在路上書寫屬於自己的故事。我們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起責任,無愧於心,無悔於人,就是一段好故事。

看這三個姑娘不同的職業選擇,我頓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