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篇:WZ122 式主战坦克系列

WZ122 式主战坦克系列、新二代主战坦克 1969 年发生的珍宝岛事件,证明了一个严酷的事实:我军装备的主要反坦克兵器——各种破甲弹— —对T-62 这样的战后第二代主战坦克不起作用。

坦克篇:WZ122 式主战坦克系列

56式40毫米反坦克火箭筒手冒着极大危险前出至距T-62 八米的地方,也仅仅在车体上击穿了铅笔那么粗的一个小小的孔。这还是因为该坦克事先被反坦克地雷

炸断履带而不得不滞留原地。我军多种口径加农炮炮弹曾纷纷向这辆瘸了腿的巨兽身上招呼,但除了能 炸飞车身装甲外的一些附加装置,竟对其主装甲毫无办法。 这个结果直接刺激了中国坦克和火炮工业的神经,具体表现就是 1970 年开始的反坦克兵器大会战。

坦克篇:WZ122 式主战坦克系列

这次大会战结出了丰硕成果,新 100 毫米高压滑膛反坦克炮、红箭 73、大口径 120 毫米滑膛坦克炮和新型 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相继出现。120 毫米滑膛炮尤其引人注目,并装备了一种和 WZ111 重型坦克一样鲜为 人知的坦克——122 中型坦克及其改进型号包括 WZ122A 式中型坦克 、WZ122B 式中型坦克、中型坦克 试验车、1224 式主战坦克、1226 式主战坦克(试验样车)、1226F2 式主战坦克(试验样车)等型号。

坦克篇:WZ122 式主战坦克系列

122 坦克先后制造了“三液”(液力传动、液压操纵、液气弹簧悬挂)和“三机”(机械传动、机械操 纵、扭杆弹簧悬挂)样车,从 1970 年 9 月到 1973 年做了大量试验,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整车性能和部 件结构存在不少问题,终没有定型。122 坦克采用了新型装甲材料,抗弹性比 59 式强,炮塔更加低矮, 发动机功率加强到 650 马力,大速度 55 千米\\小时,大行程 500 千米。122 坦中型坦克配备了脱壳穿 甲弹,可对付当时出现的任何坦克,包括苏联的 T-62 和美国的 M60。

122 坦克的特色是除火炮外,还在 炮塔两侧加装了 4 枚红外有线制导反坦克导弹,导弹重 15 千克,全长 1156 毫米,弹径 120 毫米,射程 3000 米,破甲能力为 150 毫米\\65 度命中角。122 坦克的辅助武器比以前的型号多了一挺前机枪,“三液” 样车还一度采用过 20 毫米高射机关炮。坦克还采用了炮长二合一瞄准镜和主动夜瞄系统。

坦克篇:WZ122 式主战坦克系列

由此可见,122 坦克与当时世界上的先进坦克技术指标相比并不落后,有的方面甚至超前。该车大量采 用了高新技术,如果能够达成各个指标,将对敌对国家产生极大的震撼力。但问题就出在“高”与“新”上。


坦克毕竟必须是一种拥有高可靠性才能上阵冲锋的兵器,任何“高”与“新”的技术不在可靠的前 提下,就将成为鸡肋,甚至会在战场上成为致命的缺陷。122 坦克的指标过高,远远超出了中国的技术 得可靠。这样,122 坦克就只能作为一个试验性质的产品,成了中国自己研制的第二代坦克可敬的先驱 者。此后几近 10 年,中国没有新的坦克问世,国家都在做着 “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准备,一直 到改革开放开始的时候,才有新的坦克型号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