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筑墙,广积粮”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当前不得已的选择

最近有两个消息堪称重磅:

一是越南海关宣布从2020年3月24日零点开始,各种大米产品都要被列入禁止以任何形式出口。

二是我国外交部、国家移民管理局也发布公告,自2020年3月28日0时起,暂停持有效中国签证、居留许可的外国人入境。大家称之为“封国”。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两个石头,更激起大量民众心中的波澜,在网上引发热议。这两件事,堪称现代版的“高筑墙,广积粮”,直接的原因都是新冠疫情的全球大爆发。

先说“积粮”。越南其实不是第一个禁止粮食出口的国家,只是大米作为主粮之一,比较敏感。在其之前,已有主要小麦输出国哈萨克斯坦禁止小麦、胡萝卜,糖和马铃薯等产品出口;塞尔维亚停止葵花籽油等货品出口,俄罗斯植物油联盟要求限制葵花籽出口。另外,马来西亚放缓的出口,作为全球最大的稻米出口国的印度,也由于“封国”导致出口陷入停滞。

与此同时,部分国家加大了屯粮力度,越南国家储备总局计划在6月15日之前储存19万吨大米,主要小麦进口国阿尔及利亚和土耳其发出新标书,摩洛哥暂停征收小麦进口关税直至6月中。

民以食为天,这些国家的举措绝非杞人忧天。根据粮农组织的调查报告,在全球二百零六个国家与地区中,只有三十三个能够在粮食上做到自给自足,只有六个国家有对外援助能力,分别是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与新西兰。而在这关健时刻,全球的粮食生产也令人堪忧,在非洲蝗灾、澳洲火灾、亚洲旱灾、美洲农业政策调整的侵扰下,全球粮食主产国纷纷进入减产行列,更有极端的预测,假如疫情半年之内控制不住,今年全球粮食将减产三成以上,多国面临断粮的风险。

我国情况稍为乐观,根据《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的数据,2018年,我国谷物产量6.1亿吨,占粮食总产量的90%以上,谷物自给率超过95%。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简易仓容2.4亿吨,食用油罐总罐容2800万吨,按全国每年的消耗量,主粮存储能满足全国两年以上。但也并不是就能高枕无忧,因为另一方面,我国粮食还存在结构性短缺,特别是大豆,每年70%以上依靠进口。一旦全球粮食减产,价格必然大幅上涨,将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必须未雨绸缪,深挖潜力,立足自力更生,确保自己的粮食生产稳产、增产,做好“广积粮”,才能抗击可能出现的全球粮食危机。

再说“筑墙”。全球疫情的全面爆发,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按目前某些国家的防控措施,不排除全面失控的风险。南半球逐渐入冬,使全球疫情防控形势将面临更多不可预料的情况。我国在自己疫情尚未完全解除的情况下,不计前嫌,全球支援,表现出非凡的大国胸怀和格局。但更多的国家是互相指责,甚至以邻为壑,能够做到“各人自扫门前雪”已算好的。虽令人心寒,却也情有可原。“封国”抗疫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不得已的选择。

我们在广施人道主义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不能让全国人民几个月的努力功亏一篑。先保护好自己,才有能力支援别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