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髮鈿,金珠銀釵,明代女子的金銀世界

世人皆愛美,從古至今始終如此。對於女子而言,美既是最好的誇讚,也是畢生的追求。鑑賞一下四川博物管裡那些玲瓏精緻,細密得當的明代女子的飾品文物,讓我們一起來讚歎大明之美。

金銀髮鈿,金珠銀釵,明代女子的金銀世界

金銀髮鈿,金珠銀釵,明代女子的金銀世界

明·菊花帽銀髮簪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金銀髮鈿,金珠銀釵,明代女子的金銀世界

明·葉形花果紋銀髮簪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簪是由“笄”發展而來,是古人用來插定髮髻或連冠於發的一種長針,後專指婦女插髻的首飾。“釵”為古代婦女的頭飾,由兩股簪子合成,是簪的發展,兩者之間區分明顯。長期以來,簪和釵都是重要的首飾,至明代,首飾類型和樣式增多,大小各式的簪釵均依佩戴位置的不同,或紋飾、式樣乃至長短之異而各有名稱。此外,由於䯼髻的出現,首飾常以一副頭面為單位,形成較為固定的組合,簪釵的命名也大多著眼於其所在位置。銀質髮簪在“四川眉山彭山江口明末戰場遺址”中有大量發現,可見此類首飾在明代廣泛受到百姓喜愛。

金銀髮鈿,金珠銀釵,明代女子的金銀世界

據考證,明人稱作“釵”者往往也是簪,左圖明王圻等編《三才圖會》在“內外命婦冠服”中繪出的“釵”,卻是一隻腳的簪,可見當時人的一種認識。

金銀髮鈿,金珠銀釵,明代女子的金銀世界

金仙宮夜遊分心

“分心”是一種明代婦女所用的髮飾,她們主要將它插戴於腦後盤成的髮髻前或後。這款極盡工巧的“金仙宮夜遊分心”出土於平武王文淵夫人墓,和當時出土的金樓閣人物簪、金麒麟帶銙、金鑲寶腰帶等文物一樣,反映了當時土司家族錦衣玉食的生活狀態。

金仙宮夜遊分心整體呈山峰形,中部有兩柱葡萄,高柯擁接,抱成圓框。一人騎馬穿行其間,四十人的出行隊伍浩浩蕩蕩,十分壯觀。行列下方為一道欄杆,欄杆下方為朵朵流雲,背景為宮殿樓閣,周邊均環繞連珠紋。背面以金箔模壓出房屋及四個橫置的管狀穿孔,做工精美,足見當時工匠的技藝精湛,以及明代女性發飾的雍容華貴。

金銀髮鈿,金珠銀釵,明代女子的金銀世界

金銀髮鈿,金珠銀釵,明代女子的金銀世界

圖片來源於網絡、四川博物院等;文章內容參考自網絡、書籍;若有侵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