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故事|誓把“小紅薯”做成“大產業”

當你來到德泰隆路的耒陽土特產店,看到“耒陽刮皮”“耒陽粉皮”“紅薯條”“糖粑粒”這些讓人垂涎欲滴的“兒時味道”,你一定會禁不住發出感嘆:“沒想到,我們耒陽還有這麼多好吃的‘寶貝’!”

這家店子的主人叫譚運成,一個既樸實又精明的中年漢子,他還有一個身份是耒陽市第十屆政協委員。

提案故事|誓把“小红薯”做成“大产业”

幾年來,譚運成的提案始終圍繞“紅薯”在做文章,建議將“小紅薯”打造成耒陽的“大產業”。

為什麼他對紅薯產業一往情深呢?

從“下崗工人”到“紅薯老闆”

2002年,譚運成所在的白沙煤電集團進行改制,他成了一名下崗工人。16歲到煤礦上班,這一呆就是整整21年,人生最美好的年華都奉獻給了煤炭事業。

下崗之後,譚運成輾轉各地打工、做生意,在外面的他經常接到客戶的請求,“你耒陽的紅薯粉皮不錯,幫我帶幾斤過來。”

客戶的話觸動了譚運成,他想,為什麼不把耒陽的紅薯粉皮做大做強呢?

心動不如行動。2012年,他結束在外的漂泊生活,回到耒陽專心做紅薯粉皮。

他註冊成立了耒興薯業發展有限公司,在龍塘、東湖、導子等鄉鎮採取公司+農戶的形式建立紅薯生產基地,由於生產的紅薯粉皮口感好、價格公道,一下子就成為遠近聞名的“紅薯老闆”,粉皮供不應求。

從“耒陽粉皮”到“紅薯系列”

在做紅薯粉皮中,譚運成嚐到了甜頭。可是,另一個問題又困擾著他,粉皮生產是季節性的,一年就忙那麼幾個月,閒下的時間工人沒事可做,是極大的資源浪費。

能不能用紅薯開發其他產品呢?

提案故事|誓把“小红薯”做成“大产业”

他想到在耒陽西鄉以及永興等地都有用剩餘的紅薯釀酒的習慣,決心開發紅薯酒。說幹就幹,2014年,他著手紅薯酒的研發。功夫不負有心人,2016年,他生產的“神耒”牌紅薯酒成功上市。

沒想到,這款紅薯酒一推出,就備受耒陽人的熱捧。譚運成介紹說,紅薯酒是一種真正原汁原味的原生態酒,無酒精勾兌,無香精添加,濃度較低,特別適合南方人飲用。如今,耒陽人辦紅白喜事,都喜歡用他的紅薯酒款待客人,價格實惠,味道醇正。

譚運成每年一有時間,就會到外面考察學習。隨著對紅薯的深入瞭解,他更有了信心。他說,紅薯真是一個大寶貝,可以做出無數花式產品出來,不但有前途,更有“錢途”。

2017年,他又著手“紅薯刮皮”系列休閒食品的開發,幾經實驗,他成功引進“西瓜紅”“農9”等品種,生產出一種既甜又薄的“紅薯刮皮”,大受消費者歡迎。

譚運成說,紅薯在醫藥化工等方面還有廣闊的用途,可以提煉紫色素、做成紅薯全粉等,價格堪比黃金。

看得出來,他對未來充滿著信心。

從“耒陽味道”到“中國味道”

2016年,譚運成到福建連城縣考察學習,深受震憾。連城縣主要打造紅薯條等紅薯休閒食品產業,產值達50多個億。雖然自己的企業年產值也已上千萬,但與人家比起來,真是差距太大。

筆者從網上檢索了一下,連城縣這幾年又有新跨越:2018年,連城縣地瓜種植面積10萬畝,地瓜全產業鏈產值近80億元,產品外銷出口日本、韓國、新加坡、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年銷售量約佔全國地瓜幹消費量的80%以上。

譚運成說,耒陽是傳統的農業大市,在自然條件、交通條件等諸多方面都優於連城縣,耒陽人民歷來就有種植紅薯的傳統,如果我們專注做好這一產業,前景不可限量。可惜的是,耒陽的紅薯產業園一直沒有建成,各個企業都是單兵作戰,競爭力不強。

為了做大做強耒陽紅薯產業,譚運成一直在大力呼籲,建議成立農副產品加工工業園,統一產品質量標準,打造耒陽農產品公共品牌,抱團發展,讓“耒陽味道”走出湖南,走上全國,甚至全世界。

為了實現這一夢想,譚運成在不懈努力,2018年,他在德泰隆路租了門面,成立了“耒陽市農副產品展示交易中心”,把耒陽主要的特色農產品整合到一起,集中展示,集中推廣。

每年正月,出外的耒陽人總要從他店裡帶上幾樣“耒陽特產”,一是送給遠方的朋友,二是在外思鄉時品嚐“耒陽味道”。

如今,他正在籌措一個線上平臺,準備通過互聯網讓“耒陽味道”更好走出去,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味道”。

筆者問他為什麼這麼拼?他說,我不僅是一個企業老闆,還是一個政協委員,我不能愧對這個身份。(通訊員 陸小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