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初學到熟練,自學口琴的一些實用建議!

複音口琴是最普及的口琴,基本上三個月就可以有小成,本人吹複音也有些經驗,小編在此對複音口琴的練習做一些建議。

從初學到熟練,自學口琴的一些實用建議!

就口琴吹奏技法而言,有些是口琴自身特有的,如:低音伴奏、和音奏法、三、五、八和音、以及舌手震音……有些是模仿其他樂器的,如:小提琴、曼陀鈴等。因此,在運用這些技法時要認準它的特性,把他們加在最能體現這一演奏技法特點的樂段中才算恰到好處。

第一、要對複音口琴足夠熟悉,也就是練音階,這個過程要3~4天到一個星期

第二、就是練新式單音吹法,就是一次含多孔,再用舌頭堵住左邊多餘得孔,剩下右邊的一個孔,這個過程比較累,特別是對新人,大概要用一~二週,甚至更長(一個月)

第三、有了新式單音的基礎,下面就要練複音口琴最主要的技巧:舌加伴奏,這個技巧可以讓複音口琴好聽十倍以上。練舌加伴奏,要先買一本書參考一下,接著就是練音階,只不過要在練音階的同時,加上伴奏,這個練習十分枯燥,但是要有毅力,一步一步來,不要急於吹歌曲(沒練好舌加伴奏而用它,吹出來的歌曲會讓人打的^_^)這個過程要兩個星期到一個月。當把音節的伴奏練好後,就可以吹歌曲了,先找一些簡單而又好聽的(歡樂頌,最好)再找複雜的練。練好舌加伴奏至少要兩個月,我笨一點用了半年多

第四、練手震,這個很好練

好了,練好了舌加伴奏和手震後,你就可以到那些不很動口琴的朋友中炫耀炫耀

當你練會舌加伴奏後,可能會有一段時間你會發現自己進步不大,而且熱情慢慢被消磨,這時,你就要開始扒帶,剛開始的時候你會非常不習慣(我剛扒帶時,扒孫燕姿的一首歌用了兩週),但是當你扒成功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是多麼的棒,好了,繼續練扒歌吧(我現在扒一首歌,差不多聽2~5遍就可以大致的吹下來)

第五、關於小提琴奏法,對口琴來說不是強項,之所以引入這一奏法是為了豐富口琴的音色變化,借用近似小提琴的韻味表現一些優美、抒情的樂句起畫龍點睛之筆,故不可用的太多。

第六、關於大小伴奏,這是口琴的強項之一。一般常用在四拍子、尤以三拍子最見效果。而要很好的體現出它的“強”“弱”“弱”節奏,要點是八度和音(低音伴奏)與三度和音的交替。我在吹奏時是打完大伴奏後,迅速用舌尖向外頂口琴同時將口型縮到含三孔打小伴奏,也就是口琴在口中一深一淺交替,伴奏也就相應而出。

第七、關於八度和音,也是口琴的強項之一。但它有個美中不足的致命弱點,就是對有的口琴愛好者不太公平(據說口琴前輩“石人望“為此還作過手術)我在吹八度和音也是不太理想。我是這樣做的:除將牙齒有輕咬蓋板的感覺外,上下嘴唇的中部向口內回收,這樣兩嘴角就自然的向兩邊擴張,能起到擴漲含孔數也使兩邊氣流暢通。

從初學到熟練,自學口琴的一些實用建議!


練八度和音的小體會:

我這裡有一種方法 。用牙齒咬著琴蓋吹。這個方法挺奏效的。牙一咬, 馬上同時出來了。當時我樂顛了,這個難關終於被我攻下來了。有道是“十年磨一劍”,有道是“竅門不懂,眼窩哭腫”……開心,開心啊!

單獨吹出八度和音,這是第一步。接下來是如何吹出簡單的旋律。牙咬著琴蓋,有助於口含9孔,但不利於琴的移動。在利嘴型的基礎上,我稍稍地調整了牙與琴蓋的距離,使得唇琴相依,這樣琴身移動的問題就基本解決了。

剛吹八度音很不習慣,一次同時吹(吸)2個音,用氣量大,沒吹幾個音就得換氣。胸腹式呼吸就被逼著用起來了。口含9孔時間一長,下頷骨特別酸。對照演唱入門基本功(這方面我不懂,有不對的請各位指正),打開下頷骨,氣衝丹田,這是演唱者必須做到的。看來吹琴就是用琴唱歌了。

八度和音對琴的質量也有一些要求。要求各音的吹吸力度一致,簧片反應速度一致。一開始我用的是一把舊的友誼口琴,低音的2需很大氣力, 吹得很累,常常是高八度的音出來了,低8度的還沒出來。後來換了一把平時不大吹的#c調,吹奏就輕鬆多了。

八度音很和諧,有點教堂裡做彌撒的味道(只是感覺,我沒做過彌撒)。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討論討論吧。


從初學到熟練,自學口琴的一些實用建議!


自學須做到“三戒“。

一戒:心猿意馬,意志不堅定。說起來慚愧,我曾在《我的口琴情結》帖子裡說過我是20年前學吹口琴的,然而也是我讓那把上海“國光重音口琴“下崗近20年。究其原因除客觀原因外,我見異思遷,學琴意志不堅定是主要內因,留下許多遺憾。20年後重操口琴感慨萬千,假如……其實沒有假如,只有今後“而今邁步從頭越“。

二戒:悶頭苦練,缺乏交流。自學過程中勤學苦練固然很重要,但個人的見地、悟性必定有一定的侷限性。常言道“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加之我們本來就缺乏專業老師的指導,故琴友間的交流顯得很重要。我自己就走過這一彎路,表面看自己已經掌握了吹奏的基本技法,可一到關鍵時刻就掉鏈子。說到這使我想起一件事:臺灣著名口琴音樂人李孝明(小面老師),他在少年時期可謂口琴吹的瓜瓜叫,到處演奏。然而正式跟口琴教育家沈有樵學琴後,他發現自己以前的吹奏技巧都是錯誤的,只得從頭再學。我想我們應引以為鑑。

三戒:喜新厭舊,急功近利。“新”就是自己喜歡,別人愛聽,社會走俏的曲目;“舊“就是所謂的枯燥無味的基本功練習曲。“新“可以去嘗試,“舊“也不能忽視,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我理解就是無論做任何事情,基本功萬萬不可丟。我以前的學法就是典型的“急功近利“滿足於趕時髦追潮流,結果是一瓶不滿半瓶恍蕩,然而我真正理解這一道理且花費了高昂的代價。

以上是對初學者的一些建議(也是經驗),大家努力練習吧!

下面給大家推薦一款國光口琴,帶有音階刻度方便大家快速掌握音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