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笑果文化CEO:過去我們需要更多李誕,但現在想創造更多卡姆


問:笑果文化目前是否還是太依賴李誕了?

答:“ 還行,我已經很努力做到靠不住了。”

李誕在接受藍鯨財經記者採訪時說道。

對話笑果文化CEO:過去我們需要更多李誕,但現在想創造更多卡姆

隨著第五期節目的上線,笑果文化在騰訊視頻推出的喜劇綜藝《笑場》即將收官。

作為脫口秀節目形式的又一次嘗試,《笑場》與此前的《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有什麼不同?疫情的突襲給喜劇產業帶來哪些影響?在此之後,笑果文化會進行怎樣的創新型業務探索?

對此,藍鯨財經與笑果文化CEO賀曉曦、COO李誕進行了一次深度對話。


《笑場》收官在即

線下演出視頻化是一次好的嘗試嗎?


成立於2014年的笑果文化,近5年來已連續推出多檔脫口秀節目,在這其中《吐槽大會》系列、《脫口秀大會》系列更是成為喜劇類綜藝節目中的王牌IP,憑藉犀利的語言和獨特的節目形式,兩者在國內掀起一波脫口秀文化熱潮。

然而作為一家內容驅動的喜劇產業公司,笑果文化目前仍在探索更多喜劇產品形態新的可能性,《笑場》便是其中之一。

“未曾開言我先笑場,笑場完了聽我訴一訴衷腸。”

對話笑果文化CEO:過去我們需要更多李誕,但現在想創造更多卡姆

從節目的名字來看,《笑場》與李誕2016年出版的首本個人自選故事集《笑場》同名,上述句子也同時被收錄在書中,但當被問到新節目取名有何寓意時,李誕戲稱:“沒啥寓意,就挺合適,大家想來想去也想了一堆,還是覺得我會起名字。”

自2月26日《笑場》在騰訊視頻首播第一期至今,已過去一個月。脫口秀專場嘉賓從呼蘭、程璐、思文、到張博洋,已經連續推出五期,並且即將迎來收官。從節目形式來看,《笑場》每期30多分鐘,一期一個脫口秀嘉賓專場,沒有競爭,沒有比賽,單純是個人小專場。

對話笑果文化CEO:過去我們需要更多李誕,但現在想創造更多卡姆

李誕稱:“《笑場》也談不上太多形式,其實公司大部分人都想做沒什麼形式的脫口秀。但是,對吧。”

對話笑果文化CEO:過去我們需要更多李誕,但現在想創造更多卡姆

但在笑果的掌門人看來,《笑場》的上線,是中國喜劇視頻市場發展過程中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賀曉曦對記者表示,《笑場》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STAND-UP COMEDY SPECIAL 喜劇脫口秀專場節目,與以往的脫口秀綜藝節目不同,它呈現了一場完整的演出,擴充了國內視頻市場的品類。

對方舉例稱,《吐槽大會》像灌籃集錦,你很容易欣賞它;《脫口秀大會》有點像賽事集錦,剪輯一場比賽的精彩片段,你會發現除了灌籃還有絕殺、投籃、運球;專場更像是一場真正的比賽,而看比賽全場的人一定是最少的。

線下演出視頻化對笑果文化而言無異於一次新的嘗試,以目前中國脫口秀行業的普及度而言,觀眾對這種類型節目仍存在接受度不足的問題。記者查詢數據發現,五期節目騰訊視頻播放量約在6000萬左右,豆瓣評分6.8,從流量和評分來看中規中矩。

但在賀曉曦看來,不同類型的節目都有固定受眾群。做產業公司,需要不斷地用好的產品與市場接觸。市場是需要互動和培育的,如果你不去做,它永遠不會成熟。


線下演出遭疫情突襲

笑果文化加速直播佈局

對於笑果文化而言,線上拓寬內容賽道只是一方面,線下演出領域也是近年來重點佈局的業務。只不過疫情的突襲暫停了原本的計劃進程。

根據中國演出協會最新消息,今年3月份,全國20餘省市,近8000場次演出(包含劇場和大型演出)被取消或延期。線下演出停擺下,3月份直接票房損失超過10億元。2020年一季度,總計全國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萬場,直接票房損失已超過20億元。

在這一情勢下,笑果文化的喜劇演出也同樣受到影響。目前線下的商演都處於暫停階段,《李誕和他的朋友們全球巡演》在日本、加拿大、美國、澳洲、新西蘭站的全球巡演也相繼延期。

對話笑果文化CEO:過去我們需要更多李誕,但現在想創造更多卡姆

賀曉曦對記者表示,海外演出在收入上的損失並不大,但像我們原定今年在墨爾本喜劇節上的表演有著將中國喜劇推向海外的里程碑意義,這是第一次在國際喜劇節裡有了華語板塊,原本可以將中國年輕人的喜劇形式與全世界的喜劇愛好者一起分享,現在只能延遲,這是非常遺憾的。

不可否認的是,線下演出業務受到一定影響,但另一方面,疫情的到來也加速了笑果在線直播領域的業務佈局。

連麥撞臉giao哥引熱議

李誕:做主播難,但有意思


疫情期間李誕入駐快手,開啟了《誕願人長久》系列4期節目,在線與giao哥、朱一旦等多位快手網紅“雲串門”,通過實時直播、連麥為觀眾呈現出一場“雲端聚會”。

對話笑果文化CEO:過去我們需要更多李誕,但現在想創造更多卡姆

數據顯示,《誕願人長久》前兩期累計觀看人數超過1000w,直播互動的玩法受到了觀眾的熱議。首期直播中,李誕撞臉Giao哥的微博話題閱讀量高達2223萬,並在多平臺引發熱議。第二期直播中,陳小春驚現李誕直播間,並一度登上禮物榜前列。隨後,#陳小春給李誕刷禮物#這一話題便在各大社交媒體廣泛傳播。

除了快手外,笑果文化在西瓜視頻、今日頭條、抖音上推出《喜劇週末Online》,團隊派出了李誕、王建國、程璐等三十多組藝人參與此次線上直播。主題分享、脫口秀表演、遊戲互動、魔術表演等多種節目形式輪番上演,被網友戲稱為笑果團隊的“雲團建”。

對話笑果文化CEO:過去我們需要更多李誕,但現在想創造更多卡姆

事實上對脫口秀演員而言,轉型主播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當被問到做直播和平時做綜藝有什麼不同感受時,李誕對藍鯨財經記者表示, 快手直播已經形成自己的語態,快手的主播和觀眾有默契,有固定的播法,比如點關注,甩人等等。難點就是我並不會使用那種語態,也不想,帶不起那樣的激情,先天激情不夠。所以在快手直播要先適應人家的語態,再慢慢想辦法用我自己的語態。

“其實幹啥都這樣,難但是有意思。”

李誕認為,喜劇類內容還是適合線上直播模式的,具體到我們的話,必須使用並堅持自己的語態,找到我們的觀眾,不要慌,慢慢來。

對話笑果文化CEO:過去我們需要更多李誕,但現在想創造更多卡姆

據不完全統計,笑果文化旗下脫口秀演員3月已開啟了超過30場線上直播。笑果透露,流量方面頭部卡司的直播流量比較大,例如李誕、呼蘭就有幾十萬人觀看,其他一些演員會相對少一點,維持在幾千幾萬的量級。

賀曉曦表示,如今的笑果文化正在不斷輸出高水平的脫口秀演員,過去我們需要更多李誕,但現在想創造更多的卡姆。

疫情特殊時期,線下劇場的停擺並未降低觀眾對喜劇的需求,“雲喜劇”的誕生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人們的娛樂消費內容,緩解了宅家期間觀眾的焦慮與壓力。


做直播不是為了“救命”

線下還有更多可能性


疫情期間影視、旅遊、餐飲等各大行業著手變法自救,但在賀曉曦看來,不能用自救來形容喜劇行業疫情下的線上直播。

他認為,做直播不是為了“救命”,也不是完全為了營收,只是一種開拓型的業務。從某種程度來說,疫情只是加速和推動了笑果文化在直播上的佈局,不至於對公司的經濟或整個體系造成傷害。

當被問到直播業務的營收來源時,賀曉曦稱:“目前在直播方面還是一個to B的模式,短視頻平臺會和我們合作採買內容,未來還會有廣告植入等變現方法。C端可能會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在C端的開發上,公司會開拓內容付費、增值服務等更多營收模式。至於打賞目前不是我們的主要盈利模式,但也是我們研究的下一個課題方向。”

除了線上綜藝,笑果文化還發展了藝人經紀、線下演出、大型生活節、線下消費場景經營、整合營銷、藝人經濟等多元業務體系。

雖然疫情給線下演出造成了影響,但在笑果文化也沒有停止在這一領域的創新,今年6月笑果文化在上海新天地會開設旗艦店,嘗試更多線下喜劇新玩法。事實上去年開始就嘗試了很多線下的新喜劇形式,例如《車間訪談》、Roast Battle、互動秀等等。

賀曉曦認為,線下是這個行業的本源。我們希望通過《吐槽大會》《脫口秀大會》《笑場》,讓大家接受脫口秀這種形式,將這種形式帶入到更多消費場景裡。視頻產品能夠儘可能彌補現場感的缺失,但對於脫口秀而言,最好的消費場景仍然是線下,那裡有最舒服的消費體驗,消費的是脫口秀產品的內核。

李誕也說過,線下更有意思。


喜劇內容陷入“審美疲勞”?

李誕:觀眾還是很仁慈


作為一家內容生產公司,笑果文化常常面對的詰問大多來自於“創新力”,“笑果怎樣保證內容的持續輸出能力”,“《吐槽大會》和《脫口秀大會》不好看了怎麼辦”,“你們擔心沒有爆款內容嗎”等問題。

據官方數據顯示,《吐槽大會》從第一季到第四季播在騰訊視頻的放量分別為14億、17.5億、22億、21億,四季累計播放量超過74億。然而在高播放量的背後,節目評分卻在逐季下滑,四季分別為7.6、6.9、6.3、6.2分。

人氣下滑和觀眾的審美疲勞是綜藝N代老生常談的問題,《吐槽大會》似乎也沒能逃過這一定律。

對話笑果文化CEO:過去我們需要更多李誕,但現在想創造更多卡姆

面對外界的質疑賀曉曦對藍鯨記者表示,單單用豆瓣評分去得到觀眾審美疲勞這個結論不夠完全準確。雖然目前沒有很好的辦法去解決單個節目評分降低的問題,但我們可以通過構建一個完整的喜劇產品矩陣,連通線上綜藝節目和線下劇場演出的商業閉環,來解決審美疲勞的問題。

“當看完線上節目上後再回到線下體驗,可以最大程度的幫助觀眾理解和享受喜劇者這種文化產品。此外,評分的不同也在客觀上承認了線上節目並非喜劇最好的消費場景,觀眾需要在更多的場景中才能得到更好的消費體驗。”

另一方面,李誕對記者表示,我覺得並不是審美疲勞的原因,就是我們做得不夠好,你說漫威電影疲勞不疲勞,太疲勞了,我現在看著人飛來飛去子彈打不著就困,但看的人越來越多。

我們離那個絕對高點還很遠很遠很遠,無論是觀眾的數量,還是我們自己的質量。我們離成為一個讓人一提就覺得有點驕傲,就那種我喜歡看漫威的東西我也是個不錯的人,那種感覺,還得努力兩百多年吧。所有問題都是因為不夠好,分析都是多餘的,繼續努力就好了。

李誕最後稱:“但是哈,我覺得6.2挺高的了,我自己打分是5,觀眾還是很仁慈的。”

雖然以脫口秀起家,但是如今的李誕早已超越“脫口秀演員”的身份,現在的李誕是一個全能藝人。他熟悉各種綜藝節目的套路,並擅於在這些節目上給出恰當又討喜的展示。比如在《做家務的男人》他可以自然地調侃朱丹,在《奇葩說》他也能上場辯論碾壓羅振宇。

正如他在《十三邀》中表達的那樣:“我的戲謔有時候是自我保護。”

對話笑果文化CEO:過去我們需要更多李誕,但現在想創造更多卡姆

對話笑果文化CEO:過去我們需要更多李誕,但現在想創造更多卡姆

對話笑果文化CEO:過去我們需要更多李誕,但現在想創造更多卡姆

據說笑果文化內部流傳著一個說法,李誕只要好好活著就是kpi。然而對於太過於依賴李誕這一說法,其本人卻表示:“ 還行,我已經很努力做到靠不住了。”


線上節目+線下演出+整合營銷

笑果佈局喜劇全產業鏈


作為一家涉及脫口秀全行業、全產業鏈的公司,目前笑果文化的收益來源於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線上節目的收益分成以及廣告收入分成;第二部分是線下演出等產品的娛樂消費;第三部分是整合營銷,這一部分包含了廣告製作、全案代理等業務。

賀曉曦表示,目前營銷業務上公司與Nike、Beats、滴滴、Vivo、歐萊雅、肯德基、寶馬、高露潔、飛書、企業微信等企業均有合作。通過這種輕鬆的喜劇形態,可以更好的完成品牌和年輕人之間的溝通。


對話笑果文化CEO:過去我們需要更多李誕,但現在想創造更多卡姆

或許在美國脫口秀已經成為很成熟的行業,但在中國脫口秀依然只是大眾諸多內容消費的一種,甚至是相對小眾的一種。

賀曉曦也表示,如果要從市場規模、體量以及人們的消費習慣這幾個維度來說,中國的喜劇脫口秀目前還處於起步的過程中。在這樣一個環境中,笑果文化通過打造不同平臺不同形式的年輕態喜劇產品,為脫口秀演員的培育成長以及喜劇產業的商業變現,勾勒出一條清晰的路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