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50多天完成救援任務

3月28日,山西支援湖北醫療隊員高曉玲帶領團隊成員,踏上歸途。

  高曉玲是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副主任,2月2日凌晨接到醫院通知,作為該院第二批支援湖北醫療隊隊長,奔赴湖北抗疫一線。50多天,該團隊所負責病區的住院患者清零,患者死亡率為零,醫護人員感染率為零。

堅守50多天完成救援任務

236名醫務工作者,平安抵達太原。 胡靜 攝

  高曉玲所支援的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整建制接管一個50多張床位的新冠肺炎重症病區。進行救治工作,首先要做好自身防護。

  作為隊長,高曉玲邀請北京中日友好醫院有經驗的院感老師連夜進行新冠知識及院感、個人防護的培訓,指導隊員們穿脫防護隔離衣的每一個步驟和細節,糾正不正確的穿脫方式,一直練習到很晚。

堅守50多天完成救援任務

機場的“過水門”儀式為他們接風洗塵。 胡靜 攝

  進入隔離病區,層層防護服和隔離衣,如同盔甲一樣讓人“窒息”,不能吃東西和上廁所。為了不浪費每一件防護服,隊員們穿上了成人紙尿褲。第一天下來,高曉玲的顴骨處和鼻樑處皮膚都磨破了,脫下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就成了“水人”。她想辦法、找竅門,指導隊員們貼水膠體、塗抹凡士林“護膚”。

  武漢的冬季溼冷漫長,高曉玲聯繫愛心人士,為全體隊員準備暖手寶、棉拖鞋、電飯煲、熱水壺以及麵條小米,解決了隊員初到疫區的生活困難。

  高曉玲所在的病區,收治的都是從各處轉運來的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大多要佩戴無創呼吸機和高流量吸氧儀。

堅守50多天完成救援任務

236名醫務工作者,平安抵達太原。 郝東亮 攝

  她帶領醫生團隊將入院患者的病歷、醫囑等進行整理、劃分,總結和標註在一張Excel表中,重點的化驗結果用黃色字體標出,突發病情變化用紅色字體標識,大家只要隨時更新,認真交接,對患者精細化管理、個體化治療。

  病區部分患者生命體徵雖穩定,但總處於極度焦慮狀態。高曉玲多次進行心理疏導,聊聊家長裡短,讓患者逐漸釋然。遇到年齡大、少言寡語的,她會給予更多關注。

  一位77歲女性患者,入院時精神情況尚穩定,但很快呼之不應,意識不清。正值值班的高曉玲根據多年臨床工作經驗,分析病情,緊急應對。半小時後患者意識逐漸恢復,拉著高曉玲的手哭了。

堅守50多天完成救援任務

236名醫務工作者,平安抵達太原,隊員家屬迎接。 胡靜 攝

  一位常年吃降壓藥的男性患者,自己的藥快吃完了,但堅決不換醫院現有的降壓藥。高曉玲和醫療隊員一邊安撫患者,一邊冒著風雪騎自行車挨個藥店找。當接過醫護人員送來的藥,患者翹起大拇指連說“感謝”。

  結束救援任務,28日下午,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和山西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的236名醫務工作者,平安抵達太原,機場的“過水門”儀式為他們接風洗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