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老人被冷落的现象?

王宗林


我的堂哥,性子很慢,年轻时候有比较懒,所以一直讨不到媳妇。等到五十岁以后还没结婚,但是对媳妇充满了向往,每天邋里邋遢的去打工,挣到的钱全部交给了婚姻介绍所,还被女人骗我了存款。如今快七十了,每天更邋遢了,头发从来都是油腻腻的,每次走近他都会有一股人肉发馊的味道。现在没有了工作能力又没有存款,他侄子每个月给他二百块钱生活费,加上五保户补贴,也够他生活,谁成想他攒了5000块钱又去找媳妇,人家看他只有5000块,搂完又跑了。这事被他侄子知道气到发疯,对他逐渐冷淡,可是有什么用吗?年轻的时候就如此,懒,不卫生,喜欢找女人……

老人不是被冷落,而是不知好歹的年轻人变老了。



轻飞扬扬


老人就像小孩子,说道理很难说通,那就只能哄,就像我们小时候大人哄我们一样,跟他们说话的时候一定要语气缓和,面带笑容,跟他们说说笑,老人都喜欢回忆过去,喜欢讲一些过往的经历,因为越是久的事情他们记得越深。

老人都很敏感,不能被冷落。我们一定要主动的找他们聊天,要多夸夸他们,正如前面所说,他们就想小孩子一样,被重视被表扬会让他们很开心。

老人也喜欢热闹,同样是一个人吃饭与一大家子一起吃饭,大家围坐在一起吃饭,儿孙满堂的感觉会让他们有幸福感。

老人们都很节省,经常固执的不听话,不舍得把变质或者过期的实物扔掉,我们不能当着他们的面扔掉,只能偷偷的换掉,与其费口舌不如用小小的行动来解决。

老人都有一些唠叨,经常自言自语,这是他们自己的世界,我们不需要打扰。

老人们有自己的习惯和节奏,我们不能硬让他们适应我们年轻人的生活,只能由我们迁就他们。

老人通常喜欢看戏,可以多陪他们看戏,讲讲戏曲。

老人不能长时间呆在家里不运动,会导致血脉不通,要经常带他们去室外空气好的地方走走。



情感鸡汤砖家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更何况人。

人都有父母老人,为了孩子含辛茹苦辛劳了大半辈子的老人是世界上最应该受到尊重的人。作为孩子,无论你或为官或为民,也不管你贫穷还是富贵,都不能丢弃生育下自己的父母不管,在我们这个具有悠久传统文化的国度里尤为如此。百善孝为先,不尽孝道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品格。可是,让人不尽人意的是,一个“忙”字竟成了不少现代的人金字招牌,“生意很忙”、“走不开”、“没有时间”成了他们不尽孝道,丢弃老人的托词和借口。

为人父母,到了老年健康状况大都不如以前,积劳成疾,多数老人都有不同的疾病缠身。他们最需要的是亲情关怀和日常生活的细微照料,老人也都能体恤孩子的处境,尽量减轻孩子的负担。哪怕一天中有一声问候,端一碗热汤,陪老人吃一顿饭,老人都会感到心满意足。但是,作为孩子应当怎样理解父母的心情呢?有些人视而不见父母的身体状况,用“忙”来搪塞敷衍。有些兄弟姊妹多人,居然相互推诿责任,把老人当做包袱。这里绝不是“忙”就能解释的,实在是缺少孝道的德性,是极端自私的一种表现。自私到连自己的老人都可以当作包袱的人在事业上也绝不会有大的发展,因为他们的胸怀就只有那么一点点,自己的父母都装不下还能装得下别人吗?做事业或生意能成功那才是怪事。

忙,不应该成为冷落老人的理由。大家都忙,难道都可以只够自己的那点事,把老人放在一边不管不问吗?那样,我们的社会将成为什么样子了呢?


我要认真了


国家和社会应在保证老年人的物质养老的同时,多关注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如创办老年大学、老年培训中心,或建设老年活动中心,扩大老年人交流范围,增加老年人知识储备,提升老年人认识水平,减少老年人被骗现象,让他们感到充实,不再被冷落。


分享到:


相關文章: